一种桁架板辐射地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126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采暖供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桁架板辐射地暖系统,包括:顶板、底板、桁架层,桁架层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桁架层内设有桁架与供暖水管,桁架的底部坐落在底板的上表面,桁架的顶部支撑起顶板的底面,供暖水管均匀分布于桁架层内,通过在桁架层内设置正四面体状桁架,供暖水管将热量从供暖热水传递到桁架层内的空气和钢制顶板,之后在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作用下,热量传递至供暖房间,供暖水管与顶板为非接触方式,桁架与桁架之间采用装配连接,重物挤压及砸落不会造成加热管变形损坏、检修维护时能够针对故障点进行精准施工,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地暖系统具有良好的力学承载性及装配性。性及装配性。性及装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板辐射地暖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采暖供热
,涉及一种桁架板辐射地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是通过对供暖房间的地板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供暖的一种供暖方式。该供暖方式由于散热面积大,因此对供暖温度要求较低,即要求的供暖热量中辐射热量占总热量的50%以上。低温地板辐射采暖能够使热量自下而上地均匀在整个房间范围内散热,运行安静且满足人体的热舒适性。同时,所需的室内空气温度可较其它供暖方式低2℃~3℃,从而达到节能10%左右的效果。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所需供暖的热水温一般低于60℃。在辐射供暖不断升级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在埋管式辐射供暖中,提出采用预制沟槽保温板的施工方式,将加热管与绝热层合二为一,之后在其上部铺设水泥砂浆填充层,从而达到方便施工、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在埋管式辐射供暖中,为了减小传热热阻,提高辐射供暖的传热效果,对布管方式和管间距进行设计规划,从而满足辐射供暖最低温度和温度均匀性的要求。
[0003]然而,埋管式辐射供暖在施工时的一次性铺设方式以及直接在加热管上铺设水泥砂浆填充层的施工方式下,当出现加热管管路问题时及时检测到故障点往往需将整个地面全面破坏后取出加热管甚至全部更换加热管的情况,另外,施工时或者使用中,由于加热管力学承载性较差,地面重物挤压、空中重物砸落导致的加热管变形损坏往往会影响供暖使用,因此,埋管式辐射供暖的加热管力学承载性不足以及装配性较差,无法满足局部坏点装配检修及施工使用期间力学承载的需求。
[0004]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良好力学承载性和施工检修装配性的辐射地暖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桁架板辐射地暖系统,包括:顶板、底板、桁架层,桁架层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桁架层内设有桁架与供暖水管,桁架的底部坐落在底板的上表面,桁架的顶部支撑起顶板的底面,供暖水管均匀分布于桁架层内,供暖水管用于加热桁架层内的空气进而通过自然对流和热辐射供热至顶板,顶板为导热材料制成,顶板上表面还铺设有装饰面层,供暖水管设有供水口与回水口,供暖水管内有自供水口流入后又自回水口流出的往复循环的供暖水流;供暖时,供暖水流流经供暖水管,之后一部分热量传递至桁架层内的空气,另一部分热量通过导热直接传递至顶板,之后桁架层内的空气通过对流传热进一步加热顶板起到地热供暖的作用,桁架支撑起顶板,保障顶板具有良好力学承载性。
[0006]优选的,所述桁架为多个正四面体状框架结构相互连接组成;正四面体具有良好的物理刚性、稳定性、可靠性且加工、装配、施工方便。
[0007]更优的,所述桁架与供暖水管为一体结构,桁架为空心管状,供暖水管位于桁架的
空心管状内,桁架层内的全部桁架相互连通为一个连通器,供暖水管的供水口内的水流流经全部桁架后自回水口流出;由于桁架与供暖水管的一体结构以及全部桁架相互连通成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良好力学承载性之外,当供暖水管出现故障点时,仅需要将故障点处的桁架及供暖水管拆除后快速更换新部件,而无需大面积破坏地面甚至破坏整个供暖水管,因此,桁架板辐射地暖系统具有良好的装配性,能够满足检修维护地暖系统的需求。
[0008]优选的,所述供暖水管外壁设有散热器状的翅片;翅片通过强化导热性能,从而提高辐射供暖的传热效果。
[0009]更优的,所述翅片呈多层薄片圆环状,翅片的旋转轴与供暖水管的旋转轴重合;多层薄片圆环状的翅片在不影响桁架生产加工及装配施工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传热性能,翅片的结构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比如螺旋状、梯度状。
[0010]优选的,所述供暖水管上设有相变微胶囊,相变微胶囊呈胶囊状或球状,相变微胶囊均匀分布在供暖水管中,相变微胶囊内设有相变材料,相变微胶囊内的相变材料用于高温时吸热、低温时放热;相变微胶囊在当供暖水管内的水温高于供暖温度时,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大量潜热,对通过相变微胶囊的水流进行温度控制,而当供暖水管内的水温低于供暖温度时释放潜热热量,对供暖温度进行稳定控制。
[0011]优选的,所述顶板为钢制,钢制的顶板保证了承载性同时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提高了桁架板辐射地暖系统向上的传热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底板为保温隔热材料制成;保温隔热材料制成底板能够有效防止热量向下传导导致地暖供热的热量损失,提高了传热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底板下方依序设有保温层、楼板。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在桁架层内设置正四面体状桁架、供暖水管,将热量从供暖热水传递到桁架层内的空气、钢制顶板和底板,之后在导热、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的作用下,将热量传递至供暖房间,供暖水管与顶板为非接触方式,桁架与桁架之间采用装配连接,重物挤压及砸落不会造成加热管变形损坏、检修维护时能够针对故障点进行精准施工,因此,本技术地暖系统具有良好的力学承载性及装配性。
[0016]2、本技术通过在供暖水管上设置翅片,增强了供暖水管的传热性能,使得桁架层中的空气温度更加均匀,进而使得顶板加热更为均匀,保证了地暖系统的温度均匀性与舒适性。
[0017]3、本技术通过在供暖水管内设置相变微胶囊,使得当供暖水管内的水温高于供暖温度时,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并存储潜热,进而对通过相变微胶囊的水流进行温控,而当供暖水管内的水温低于供暖温度时释放潜热量,进而对通过相变微胶囊的水流进行温控,因此地暖系统的供热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一种桁架板辐射地暖系统正视图;
[0019]图2是桁架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桁架零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顶板;2、底板;3、桁架层;4、桁架;5、供暖水管;6、供水口;7、回水口;8、翅
片;9、相变微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相关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考图1~3,一种桁架板辐射地暖系统,包括:顶板1、底板2、桁架层3,桁架层3位于顶板1与底板2之间,桁架层3内设有桁架4与供暖水管5,桁架4的底部坐落在底板2的上表面,桁架4的顶部支撑起顶板1的底面,供暖水管5均匀分布于桁架层3内,供暖水管5用于加热桁架层3内的空气进而传热至顶板1,顶板1为导热材料制成,顶板1上表面还铺设有装饰面层,供暖水管5设有供水口6与回水口7,供暖水管5内有自供水口6流入后又自回水口7流出的往复循环的供暖水流;供暖时,供暖水流流经供暖水管5,之后一部分热量传递至桁架层3内的空气,另一部分热量通过导热直接传递至顶板1,之后桁架层内的空气通过对流传热进一步加热顶板1起到地热供暖的作用,桁架4支撑起顶板1,保障顶板1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板辐射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底板(2)、桁架层(3),所述桁架层(3)位于所述顶板(1)与所述底板(2)之间,所述桁架层(3)内设有桁架(4)与供暖水管(5),所述桁架(4)的底部坐落在底板(2)的上表面,所述桁架(4)的顶部支撑起顶板(1)的底面,所述供暖水管(5)均匀分布于桁架层(3)内,所述供暖水管(5)用于加热桁架层(3)内的空气进而通过自然对流和热辐射供热至顶板(1),所述顶板(1)为导热材料制成,所述顶板(1)上表面还铺设有装饰面层,所述供暖水管(5)设有供水口(6)与回水口(7),所述供暖水管(5)内有自所述供水口(6)流入后又自所述回水口(7)流出的往复循环的供暖水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架板辐射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4)为多个正四面体状框架结构相互连接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桁架板辐射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4)与供暖水管(5)为一体结构,所述桁架(4)为空心管状,所述供暖水管(5)位于桁架(4)的空心管状内,所述桁架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洁辛力杨肖虎夏建伟喻家帮韦攀胡汝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