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109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升降调节组件,所述升降调节组件的顶部设有头骨模型,所述头骨模型在颞骨和冠突之间设有颞肌弹簧组,在颧弓和下颌角下缘外侧面之间设有咬肌弹簧组,在上颌骨上颌结节后内方与下颌角下缘内侧面之间设有翼内肌弹簧组,在髁突颈部的关节翼肌窝与翼外板之间设有翼外肌弹簧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头骨模型在升降调节组件的顶部可以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直观显示与颞下颌关节及与关节脱位密切相关的升颌肌群,模拟口腔内部肌肉行走,从而真实的模拟颞下颌关节复位过程中对升颌肌群的力量对抗,而且还能够进行角度调节,兼顾不同方位的学生学习。兼顾不同方位的学生学习。兼顾不同方位的学生学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教学
,尤其涉及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是口腔急诊常见的一种疾病,可为单侧脱位或双侧脱位,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口内手法复位,需要医生准确掌握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附着肌肉的解剖形态、判断脱位情况,关键点在于对抗升颌肌群的力量、使得脱位关节越过下颌结节回到关节窝。不规范的复位会造成患者极大痛苦,多次复位失败会造成患者情绪紧张、导致肌肉紧张收缩、增加复位难度,复位动作不准确也可能会造成医生手指被咬伤、交叉感染。因此,标准复位手法的教学极其重要,然而目前只能通过解剖图片、视频等进行教学,缺乏直观的教具,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0003]公开号为CN108847107B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颞下颌关节复位的教学模型,包括底板,底板顶部一端垂直焊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头骨模型,头骨模型靠近底板的一端两侧开设有圆弧形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滚珠,滚珠伸出滑槽的一端焊接有摆动杆,两组摆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铰接有与头骨模型大小匹配的U型结构的颞下颌关节模型,滑槽远离支撑杆粘附有与头骨模型表面固定连接的长条形肌肉模型,肌肉模型远离头骨模型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固定套接有弹性顶块。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一方面利用模拟不同倾斜角度的方式,来模拟不同复位手法,同时及时显示不用倾斜角度时的复位的结果,方便进行教学,方便学生进行观察。但是该教学模型并不能模拟口腔内部肌肉动作,无法在复位过程中对抗升颌肌群的力量;此外,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没法进行旋转调节,从而无法兼顾不能方位的学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既能直观显示与颞下颌关节及与关节脱位密切相关的升颌肌群,模拟口腔内部肌肉行走,从而真实的模拟颞下颌关节复位过程中对升颌肌群的力量对抗,而且还能够进行角度调节,兼顾不同方位的学生学习。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升降调节组件,所述升降调节组件的顶部设有头骨模型,所述头骨模型在颞骨和冠突之间设有颞肌弹簧组,在颧弓和下颌角下缘外侧面之间设有咬肌弹簧组,在上颌骨上颌结节后内方与下颌角下缘内侧面之间设有翼内肌弹簧组,在髁突颈部的关节翼肌窝与翼外板之间设有翼外肌弹簧组。
[0007]进一步的,所述颞肌弹簧组包括两个螺钉,两个所述螺钉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均固定有与所述螺钉相匹配的挂钩;
[0008]所述咬肌弹簧组、翼内肌弹簧组和翼外肌弹簧组的结构与所述颞肌弹簧组的结构相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伸缩杆,以及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之间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固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左安装板,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部固设有右安装板,所述左安装板与所述右安装板相互接触的一侧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头骨模型安装在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上;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液压杆的顶部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头骨模型包括左颅骨与上颌骨部件、右颅骨与上颌骨部件、左下颌骨部件和右下颌骨部件,所述左颅骨与上颌骨部件和所述左下颌骨部件连接,所述右颅骨与上颌骨部件和所述右下颌骨部件连接;且所述左颅骨与上颌骨部件与所述左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右颅骨与上颌骨部件与所述右安装板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左安装板靠近所述右安装板的一侧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左安装板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右端面的左滑动槽,所述左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左滑动块,所述左滑动块的顶端与所述左颅骨与上颌骨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右安装板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左端面的右滑动槽,所述右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右滑动块,所述右滑动块的顶端与所述右颅骨与上颌骨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左滑动块、右滑动块、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之间还设有固定组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左滑动块右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台阶板,以及与所述右滑动块左侧固定连接的第二台阶板,所述第一台阶板与所述第二台阶板的凹部相互匹配,所述右安装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活动贯穿所述右安装板、左安装板、左滑动槽、第一台阶板和第二台阶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弧形的第一滑动槽,所述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槽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动槽以所述第一伸缩杆和左安装板的连接点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为圆心。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左安装板之间还设有转动限位组件,所述转动限位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左安装板底部的固定齿轮,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顶部固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设有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在所述左安装板上的投影与所述固定齿轮相互啮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安装盒内部右侧面上的方杆,所述方杆上滑动套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左侧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靠近所述驱动块的一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让位槽,所述方杆位于所述让位槽内,且所述第二螺纹杆活动贯穿所述安装盒的左侧壁,所述驱动块的底部固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安装盒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块的顶部与所述升降杆的底端通过连动组件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动组件包括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均通过连动块与所述安装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底端与所述滑动杆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动块与所述驱动块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且所述滑动杆与所述驱动块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中的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在头骨模型的颞骨和冠突之间设有颞肌弹簧组,在颧弓和下颌角下缘外侧面之间设有咬肌弹簧组,在上颌骨上颌结节后内方与下颌角下缘内侧面之间设有翼内肌弹簧组,在髁突颈部的关节翼肌窝与翼外板之间设有翼外肌弹簧组,通过弹簧组的设置可以模拟人体口腔内部肌肉行走,从而能够在复位的过程中对抗升颌肌群的力量,使得脱位关节越过下颌结节回到关节窝。
[0019]2、本专利技术中将头骨模型分为四部分,其中,左颅骨与上颌骨部件与左下颌骨部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右颅骨与上颌骨部件与右下颌骨部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这两个整体的结构可以固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头骨模型进行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和练习,也可以将这两个整体的结构分开,从而口腔内部的解剖结构以及肌群和咬合关系进行观察和讲解。
[0020]3、本专利技术的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升降调节组件,所述升降调节组件的顶部设有头骨模型(2),所述头骨模型(2)在颞骨和冠突之间设有颞肌弹簧组(3),在颧弓和下颌角下缘外侧面之间设有咬肌弹簧组(4),在上颌骨上颌结节后内方与下颌角下缘内侧面之间设有翼内肌弹簧组(5),在髁突颈部的关节翼肌窝与翼外板之间设有翼外肌弹簧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颞肌弹簧组(3)包括两个螺钉(301),两个所述螺钉(301)之间设有弹簧(302),所述弹簧(302)的两端均固定有与所述螺钉(301)相匹配的挂钩(303);所述咬肌弹簧组(4)、翼内肌弹簧组(5)和翼外肌弹簧组(6)的结构与所述颞肌弹簧组(3)的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底板(1)上的第一伸缩杆(7),以及与所述底板(1)滑动连接的第二伸缩杆(8),所述第一伸缩杆(7)与所述第二伸缩杆(8)之间设有液压杆(9),所述液压杆(9)固设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第一伸缩杆(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左安装板(10),所述第二伸缩杆(8)的顶部固设有右安装板(11),所述左安装板(10)与所述右安装板(11)相互接触的一侧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头骨模型(2)安装在所述左安装板(10)和所述右安装板(11)上;所述第一伸缩杆(7)和所述第二伸缩杆(8)的伸缩端之间连接有横杆(12),所述横杆(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7)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8)可拆卸连接,所述液压杆(9)的顶部与所述横杆(1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骨模型(2)包括左颅骨与上颌骨部件(201)、右颅骨与上颌骨部件(202)、左下颌骨部件(203)和右下颌骨部件(204),所述左颅骨与上颌骨部件(201)和所述左下颌骨部件(203)连接,所述右颅骨与上颌骨部件(202)和所述右下颌骨部件(204)连接;且所述左颅骨与上颌骨部件(201)与所述左安装板(10)滑动连接,所述右颅骨与上颌骨部件(202)与所述右安装板(11)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板(10)靠近所述右安装板(11)的一侧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左安装板(10)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右端面的左滑动槽(1001),所述左滑动槽(1001)内滑动连接有左滑动块(1002),所述左滑动块(1002)的顶端与所述左颅骨与上颌骨部件(201)固定连接;所述右安装板(11)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左端面的右滑动槽(1101),所述右滑动槽(1101)内滑动连接有右滑动块(110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春琳田磊刘义闻赵路黄冲肖运唐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