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旁瓣毫米波间隙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98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旁瓣毫米波间隙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该阵列天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金属板M1、空气间隙层A1、金属板M2、空气间隙层A2、金属板M3;其中金属板M1及其上方的下层金属柱和金属脊、空气间隙层A1、金属板M2共同构成间隙波导馈电网络;金属板M2及其上方的上层金属柱、空气间隙层A2、金属板M3共同构成间隙波导背腔耦合网络;金属板M2上设置有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旁瓣毫米波间隙波导缝隙阵列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
,具体涉及一种低旁瓣毫米波间隙波导缝隙阵列天线。

技术介绍

[0002]时下,移动通信正处于5G增强演进的阶段,对微波回传提出了更高的传输速率要求,于是,业界便把目光投向频谱资源丰富的毫米波。其中V

Band(57GHz~66GHz)相对带宽较宽,频谱费用低或免费,故备受关注和研究。
[0003]此外,随着5G基站建设的加速,很多地区的回传网络将变得非常拥挤,同站址中的微波天线就会面临密集部署带来的同频干扰痛点。于是,业界便对应用于5G微波回传的天线提出更高的低旁瓣要求。
[0004]再者,人们对视觉和电磁污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视觉要求高的城区,传统主流的微波天线——抛物面反射面天线由于不易集成美化,已不再是首选,人们更青睐于拥有低轮廓、结构紧凑、辐射效率高、功率容量大、易集成等诸多优点的波导缝隙阵列天线。然而,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在性能和成本方面的劣势,始终制约着其大规模商用。
[0005]对于性能,传统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多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旁瓣毫米波间隙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阵列天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金属板M1、空气间隙层A1、金属板M2、空气间隙层A2、金属板M3;所述金属板M1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层金属柱和金属脊;所述金属板M2上表面设置有上层金属柱;所述金属板M1、下层金属柱、金属脊、空气间隙层A1、金属板M2共同构成脊间隙波导馈电网络;所述脊间隙波导馈电网络用于将馈入的TE
10
模转换成准TEM模,然后等功率地分成2^K路后,再转换成TE
10
模从2^(K/2)
×
2^(K/2)阵列排布的输出端口输出,且奇数行和偶数行输出的TE
10
模极化方向反向;所述金属板M2设置有2^K个、呈2^(K/2)
×
2^(K/2)阵列排布的90
°
扭波导单元,且奇数行的90
°
扭波导单元和偶数行的90
°
扭波导单元反向设置,用于使脊间隙波导馈电网络馈入的TE
10
模的极化方向同相后,再馈入至间隙波导背腔耦合网络;所述金属板M2、上层金属柱、空气间隙层A2、金属板M3共同构成间隙波导背腔耦合网络;所述间隙波导背腔耦合网络包括2^K个、呈2^(K/2)
×
2^(K/2)阵列排布的间隙波导谐振腔;所述间隙波导谐振腔将馈入的TE
10
模等幅同相地分成4路,然后分别馈入至4个辐射单元中;所述金属板M3设置有2^(K+2)个、呈2^(K/2+1)
×
2^(K/2+1)阵列排布的辐射单元,用于将馈入的电磁信号辐射至自由空间中;所述辐射单元,为贯穿金属板M3的缝隙结构,由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激励缝、匹配缝、辐射缝组成;所述激励缝、匹配缝、辐射缝均为短边倒圆角处理的矩形缝隙;其中,所述激励缝的长边平行于间隙波导谐振腔的长边,所述匹配缝和所述辐射缝的长边与所述激励缝的长边呈夹角θ设置,θ的取值范围为

37
°


33
°
或33
°
~37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旁瓣毫米波间隙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缝的尺寸小于辐射缝的尺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旁瓣毫米波间隙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响王秉中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