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打火电路和美容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973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打火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打火电路和美容仪器。防打火电路包括mos管Q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输入正极接头、输入负极接头、输出正极接头和输出负极接头,mos管Q1的漏极和源极中的一者与输出负极接头连接,另一者接地,mos管Q1的栅极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mos管Q1的接地端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二端和输入负极接头,输入正极接头与输出正极接头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R1的第二端同时连接于输入正极接头和输出正极接头。本方案利用简单的电子元器件组成防打火电路,有效避免上电打火的现象,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稳定性好成本低。并且稳定性好成本低。并且稳定性好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打火电路和美容仪器


[0001]本技术涉及防打火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打火电路和美容仪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各种家用美容仪器,便携小电器等越来越多走入家庭,其中,配备DC输入插头的适配器越来越多,但因为设备内上电时内部有大容量电容或者上电有大的冲击电流,导致DC输入头插入设备的DC接口时,产生电火花,给使用者造成极差的体验感,如果遇到易燃物,严重时甚至可以引发火灾等。
[0003]在现有的技术中,有部分电路组成的上电防止打火的电路,使用元件多,导通电阻大,损耗大,而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打火电路和美容仪器,旨在解决现有的防止打火电路使用元件多,导通电阻大,损耗大,而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打火电路,所述防打火电路包括mos管Q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输入正极接头、输入负极接头、输出正极接头和输出负极接头,所述mos管Q1的漏极和源极中的一者与所述输出负极接头连接,另一者接地,所述mos管Q1的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打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打火电路包括mos管Q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输入正极接头、输入负极接头、输出正极接头和输出负极接头,所述mos管Q1的漏极和源极中的一者与所述输出负极接头连接,另一者接地,所述mos管Q1的栅极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mos管Q1的接地端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输入负极接头,所述输入正极接头与所述输出正极接头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R1的第二端同时连接于所述输入正极接头和所述输出正极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打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1为N型mos管,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于所述输出负极接头,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为接地端,并且所述mos管Q1的源极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输入负极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打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打火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2、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同时连接于所述输入正极接头和所述输出正极接头,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音冯瑞丰马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米谷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