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顶式除盐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92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顶式除盐水箱,该浮顶式除盐水箱包括水箱、进水管和固定件,所述水箱包括储水腔和连通所述储水腔的进水口,所述储水腔内设有浮顶,所述进水管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所述直管段安装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弯管段位于所述储水腔内,所述弯管段的进水端与所述直管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弯管段的出水端朝向所述储水腔底部;所述固定件用于使所述弯管段与所述储水腔底部相对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解决了进水流量过大造成的浮顶易产生在水中堆叠、抱团、沉降,且无法随着液位的升高而自行展开,影响除盐水箱内部的水质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顶式除盐水箱


[0001]本技术涉及除盐水箱
,尤其涉及一种浮顶式除盐水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力行业普遍采用浮顶式除盐水箱来储存电站运行所需除盐水,该类型的除盐水箱有着严格的进水要求:水箱液位在0

1.5米时,进水流量必须<30立方米/小时;水箱水位1.5

5米时,进水流量必须<80立方米/小时。
[0003]浮顶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膜体柔软,延展性能较好,进水流量超过了规定限制时,会对浮顶造成较大的冲击,导致浮顶在水中堆叠、抱团、沉降,且无法随着液位的升高而自行展开,水箱中的除盐水和空气直接接触,水质迅速下降。为保证两台核电机组的正常运行,除盐水系统的设计出力一般为180立方米/小时,远远大于除盐水箱浮顶的进水流量要求,此时浮顶会遭受进水水流产生的横向冲击力,易产生在水中堆叠、抱团、沉降,且无法随着液位的升高而自行展开的现象,造成除盐水箱内部的水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顶式除盐水箱,以解决进水流量过大造成的浮顶易产生在水中堆叠、抱团、沉降,且无法随着液位的升高而自行展开,影响除盐水箱内部的水质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浮顶式除盐水箱,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包括储水腔和连通所述储水腔的进水口,所述储水腔内设有浮顶,所述浮顶式除盐水箱还包括进水管和固定件;
[0006]所述进水管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所述直管段安装在所述进水口处;
[0007]所述弯管段位于所述储水腔内,所述弯管段的进水端与所述直管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弯管段的出水端朝向所述储水腔底部;
[0008]所述固定件用于使所述弯管段与所述储水腔底部相对固定。
[0009]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刚性支脚,所述刚性支脚的一端与所述弯管段固定连接,所述刚性支脚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腔底部固定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支脚的数量为三个且间隔设置;
[0011]和/或,所述刚性支脚的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弯管段的出水端,所述刚性支脚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储水腔底部。
[0012]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弯管段的出水端与所述储水腔底部的距离不超过100mm。
[0013]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直管段水平设置,所述弯管段为90度弯头。
[0014]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直管段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用于检测进水流速。
[0015]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储水腔内部设有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
集装置用于采集浮顶的图像。
[0016]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水下摄像头,所述水下摄像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储水腔底部,且朝向所述浮顶。
[0017]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直管段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进水流量。
[0018]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浮顶式除盐水箱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电连接;
[0019]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浮顶的图像确定所述浮顶是否抱团,且在所述浮顶抱团时输出流量控制信号;
[0020]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基于所述流量控制信号降低阀门开度以减小进水流量。
[0021]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进水管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所述直管段安装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弯管段位于所述储水腔内,所述弯管段的进水端与所述直管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弯管段的出水端朝向所述储水腔底部。所以进水水流会通过直管段进入弯管段的进水端,最后由弯管段的出水端排出至储水腔内部。弯管段能够将水流的方向由侧向的横冲改为向下冲击,尽可能的使水流全部冲向储水腔底部,避免横向冲击,同时设置了固定件使所述弯管段与所述储水腔底部相对固定,使得弯管段能够较为稳固,尽可能的将全部进水水流冲向储水腔底部,在储水腔进水前,将浮顶展平,进水管附近的浮顶平整的铺盖在进水管的弯管段上部。从而维持了储水腔内部除盐水的水质,能够在保证水质指标的前提下,满足了核电厂对用水需求量的设计要求,解决了进水流量过大造成的浮顶易产生在水中堆叠、抱团、沉降,且无法随着液位的升高而自行展开,影响除盐水箱内部的水质的问题。
[0022]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根据本技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浮顶式除盐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顶式除盐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顶式除盐水箱的电路框图。
[0027]其中:1、水箱;11、储水腔;12、进水口;2、浮顶;3、进水管;31、直管段;32、弯管段;4、固定件;5、流量计;6、图像采集装置;7、流量调节阀;8、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
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0]现有相关技术中,除盐水系统共设计3台除盐水箱,规格为内径18m,总高度为18m,总容积为3888m3,有效容积为3600m3,进水管3道直径250mm,进水流速187.5m3/h,如图1所示,原有的进水方式为:在水箱1侧面开孔设置进水管3,进水管3为水平不锈钢管,箱内无导流装置,除盐水直接进入。进水流量超过了规定限制时,会对浮顶2造成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顶式除盐水箱,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包括储水腔(11)和连通所述储水腔(11)的进水口(12),所述储水腔(11)内设有浮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顶式除盐水箱还包括进水管(3)和固定件(4);所述进水管(3)包括直管段(31)和弯管段(32),所述直管段(31)安装在所述进水口(12)处;所述弯管段(32)位于所述储水腔(11)内,所述弯管段(32)的进水端与所述直管段(3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弯管段(32)的出水端朝向所述储水腔(11)底部;所述固定件(4)用于使所述弯管段(32)与所述储水腔(11)底部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顶式除盐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包括刚性支脚,所述刚性支脚的一端与所述弯管段(32)固定连接,所述刚性支脚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腔(11)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顶式除盐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脚的数量为三个且间隔设置;和/或,所述刚性支脚的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弯管段(32)的出水端,所述刚性支脚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储水腔(11)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浮顶式除盐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段(32)的出水端与所述储水腔(11)底部的距离不超过100mm。5.根据权利要求1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慧段琰璞郭述志张德亮杨庆学张国平张明吴越刘光磊孙悦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