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089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9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该气泡消除系统包括:用于盛装并分配液体的第一驱动件,其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驱动件,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连接;以及第一阀门,连接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之间,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之间的连通状态;其中,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的连通而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全部排出;第一驱动件配置为被重新注入液体,以消除第一驱动件中液体的气泡,避免了第一驱动件内的气泡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提高了第一驱动件的定量精度,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确性与重复性。确性与重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泡消除系统以及一种样本分析仪。

技术介绍

[0002]在样本分析仪,例如血液细胞分析仪中,一般需抽取一定量的血液样本,然后与相关试剂进行定比例的混合、反应,再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测,为了保证仪器的准确性以及检验结果的稳定性等,必须保证一起所需检验的血液样本与相关试剂的配比准确及稳定,这就需要控制血液样本与相关试剂的加样准确性。而现有的样本分析仪的加样及分配定量通常通过注射器提供,如果注射器中存在气泡,则会对注射器的分配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降低、重复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泡消除系统,以消除第一驱动件中液体的气泡,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气泡消除系统,包括:第一驱动件,用于盛装并分配液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驱动件,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连接;以及第一阀门,连接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之间,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之间的连通状态;其中,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的连通而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全部排出;第一驱动件配置为被重新注入液体,以消除第一驱动件中液体的气泡。
[0005]可选地,第一阀门连接于第二开口与第二驱动件之间,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二开口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排出。
[0006]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取样器;以及第一管路,连接于取样器和第一驱动件之间,并通过第一开口与第一驱动件连通;其中,取样器配置为为第一驱动件吸取液体。
[0007]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第二管路,连接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一阀门之间,并通过第二开口与第一驱动件连通;以及第三管路,连接于第一阀门和第二驱动件之间。
[0008]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第四管路,第四管路与第一阀门连接,其中,第一阀门还用于控制第二驱动件与第四管路的连通状态。
[0009]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液体盛放装置,液体盛放装置通过第四管路和第一阀门连接;液体盛放装置配置为盛放第二驱动件排出的液体,或者提供用于注入第一驱动件的液体。
[0010]可选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三管路、第二管路、第一驱动件、第一管路以及取样器的连通而进行抽吸,以将第一驱动件中的液体从第二开口吸出,并使得第一驱动件充满空气;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三管路与第四管路的连通
而将所吸取的空气经第四管路排出,并将从第一驱动件中吸取的液体排至液体盛放装置;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三管路、第四管路以及液体盛放装置的连通而从液体盛放装置中吸打液体;以及第二驱动件还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三管路、第二管路、第一驱动件、第一管路以及取样器的连通而将从液体盛放装置中吸打的液体通过第二开口向第一驱动件、第一管路、取样器注入液体以重新充满第一驱动件、第一管路以及取样器。
[0011]可选地,第一阀门为三通电磁阀,包括:第一端子,与第三管路连接;第二端子,与第二管路连接且与第一端子相对设置;以及第三端子,与第四管路连接且位于第二端子一侧。
[0012]可选地,第二驱动件的最大抽吸体积大于取样器、第一管路及第一驱动件的容纳体积之和,以使得第二驱动件从液体盛放装置中吸打的液体可重新充满第一驱动件、第一管路与取样器。
[0013]可选地,取样器为采样针和/或试剂针。
[0014]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一管路上,以用于控制取样器和第一驱动件之间的连通状态;第五管路,分别与第二管路、第四管路连接;第三阀门,设置在第五管路上,以用于控制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第四管路之间的连通状态。
[0015]可选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三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一驱动件的连通,以及第二阀门的关闭而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通过第二开口全部排出,以使第一驱动件处于负压状态;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三管路以及第四管路的连通而将所吸取的空气经第四管路排出,并将从第一驱动件中吸取的液体排至液体盛放装置;液体盛放装置配置为基于液体盛放装置与第四管路、第五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一驱动件的连通,以及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关闭而将液体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中,以重新充满第一驱动件。
[0016]可选地,第一阀门连接于第一开口和第二驱动件之间,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二开口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排出。
[0017]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连接在第一开口和第二驱动件之间;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第二驱动件包括:容器,与第一驱动件连接;气压源,与容器连接,气压源配置为控制容器呈负压状态或正压状态。
[0018]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液体盛放装置,液体盛放装置与第二开口连接,并配置为盛放从第一驱动件排出的液体,或者提供用于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的液体;第二管路,连接于液体盛放装置和第二开口之间;以及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与液体盛放装置之间的连通状态。
[0019]可选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当容器处于正压状态时,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一管路、第一驱动件、第二管路以及液体盛放装置的连通而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经第二开口压至液体盛放装置中,以使第一驱动件充满空气;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当容器处于负压状态时,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一管路、第一驱动件、第二管路以及液体盛放装置的连通而将液体盛放装置内的液体从第二开口进行抽吸以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中,以重新充满第一驱动件。
[0020]可选地,气压源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第二驱动件还包括:第三阀门,连接在出气端和容器之间,用于控制出气端和容器之间的连通状态;和第四阀门,连接在进气端和容器
之间,用于控制进气端与容器之间的连通状态。
[0021]可选地,气压源配置为基于出气端与容器的连通以及第一阀门的关闭而将气体注入容器中,从而控制容器呈正压状态;气压源配置为基于进气端与容器的连通以及第一阀门的关闭而抽吸容器中的气体,从而控制容器呈负压状态。
[0022]可选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为液体动力装置。
[0023]可选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主体,开设有容置腔,第一主体的一个端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对的另一端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容置腔连通;和第一柱塞,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容置腔内,且可在容置腔内运动,第一柱塞的运动为沿垂直于第一开口的端壁的方向朝向或远离第一开口的运动。
[0024]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壳体;容置装置,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容置样本;检测系统,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对样本进行检测;以及上述的气泡消除系统,气泡消除系统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从容置装置中取出样本并将样本分配至检测系统中。
[0025]本申请通过在气泡消除系统中设置第二驱动件,并通过第一阀门控制第一驱动件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件,用于盛装并分配液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连接;以及第一阀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之间的连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连通,而将所述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全部排出;所述第一驱动件配置为被重新注入液体,以消除所述第一驱动件中所述液体的气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将所述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样器;以及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取样器和所述第一驱动件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通;其中,所述取样器配置为为所述第一驱动件吸取液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一阀门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通;以及第三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四管路的连通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盛放装置,所述液体盛放装置通过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第一阀门连接;所述液体盛放装置配置为盛放所述第二驱动件排出的液体,或者提供用于注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液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取样器的连通而进行抽吸,以将所述第一驱动件中的液体从所述第二开口吸出,并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充满空气;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管路以及所述第四管路的连通而将所吸取的空气经所述第四管路排出,并将从所述第一驱动件中吸取的液体排至所述液体盛放装置;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以及所述液体盛放装置的连通而从所述液体盛放装置中吸打液体;以及所述第二驱动件还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取样器的连通而将从所述液体盛放装置中吸打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向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管路、所述取样器注入液体以重新充满所
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取样器。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为三通电磁阀,包括: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且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对设置;以及第三端子,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端子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最大抽吸体积大于所述取样器、所述第一管路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容纳体积之和,以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件从所述液体盛放装置中吸打的液体可重新充满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取样器。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任一项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为采样针和/或试剂针。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以用于控制所述取样器和所述第一驱动件之间的连通状态;第五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四管路连接;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五管路上,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五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之间的连通状态。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管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敬生李洋董钊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