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线衍射返回式光波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71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线衍射返回式光波导,具体涉及AR显示技术领域,包括衍射光波导,所述衍射光波导包括:至少一耦入区、至少一耦出区、至少一返回区和至少一光波导基底材料,所述耦入区、耦出区和返回区位于光波导基底材料的同一侧,所述耦出区位于耦入区和返回区之间,所述耦入区、耦出区和返回区分别设置有耦入光栅、耦出光栅和返回光栅,所述耦入光栅为倾斜槽型设置,所述耦出光栅为矩形槽型设置,所述返回光栅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反射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返回光栅,将单向传输光线返回并重复多次经过耦出区,以保证AR显示区域亮度均匀的衍射光波导,从而光学效果来讲,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外界光线透过率和较低的外侧漏光率。较高的外界光线透过率和较低的外侧漏光率。较高的外界光线透过率和较低的外侧漏光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线衍射返回式光波导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AR显示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线衍射返回式光波导。

技术介绍

[0002]已知增强现实(AR)正在诸如智能制造、交通、医疗、信息、游戏、购物等领域广泛普及,极大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尤其随着技术的成熟,消费级电子产品如穿戴式近眼显示(NED)、车规级抬头显示(HUD)得到快速发展。
[0003]其中,衍射光波导在AR显示技术中扮演重要作用,具有轻薄、视场角大、显示区域大的优势,但存在光能利用率低,显示区域亮度不均匀的问题,而光能利用率带来的附属问题是严重的侧面漏光和无法控制的光污染。
[0004]现有技术中,通过调节耦出光栅衍射效率的渐变分布,无法兼顾光能利用率和亮度均匀性;而理论上,要达到完美的的亮度均匀性和百分之百的光能利用率,需调控显示区域内耦出光栅1级衍射效率在0.1

1之间(扩瞳十次)变化,但实际上,通过一维矩形光栅结构参数变化无法实现如此大变化范围的耦出效率调控。业界目前采用的策略是降低区域内整体耦出效率,如0.0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线衍射返回式光波导,包括衍射光波导(1),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波导(1)包括:至少一耦入区(11)、至少一耦出区(12)、至少一返回区(13)和至少一光波导基底材料(14),所述耦入区(11)、耦出区(12)和返回区(13)均被设置在光波导基底材料(14)的表面,且所述耦入区(11)、耦出区(12)和返回区(13)位于光波导基底材料(14)的同一侧,所述耦出区(12)位于耦入区(11)和返回区(13)之间,所述耦入区(11)、耦出区(12)和返回区(13)分别设置有耦入光栅(111)、耦出光栅(121)和返回光栅(131),所述耦入光栅(111)为倾斜槽型设置,所述耦出光栅(121)为矩形槽型设置,所述返回光栅(13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反射槽(1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线衍射返回式光波导,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反射槽(132)均匀的分布在返回光栅(131)的表面,所述反射槽(132)的形状设置成V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线衍射返回式光波导,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衍射光波导(1)平行且与入射光线垂直的面设置为基准面(A),衍射光波导(1)内部的入射光线与所述反射槽(132)垂直的面设置为反射面(B),所述反射面(B)与基准面(A)的夹角设置为闪耀角(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线衍射返回式光波导,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陈火耀郑贤鑫张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科光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