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源火山
‑
湖泊沉积相划分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沉积相划分
,尤其涉及一种远源火山
‑
湖泊沉积相划分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火山碎屑沉积是当下沉积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现有研究中对于火山沉积相划分尚未形成统一具体的科学标准的划分方案,而湖盆中火山碎屑沉积物质为主体的沉积岩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现有火山
‑
湖泊沉积研究当中,往往根据岩相及其组合特征进行沉积相的划分,但国内对于火山
‑
湖泊沉积体系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出现科学规范定量化的岩相划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远源火山
‑
湖泊沉积相划分方法及应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远源火山
‑
湖泊沉积相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对岩石样品采集,样品所属沉积相为火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源火山
‑
湖泊沉积相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岩石样品采集,样品所属沉积相为火山
‑
湖泊相,采集样品的岩相类型包括块状火山角砾岩、块状粗粒凝灰岩、薄层状粗粒凝灰岩、薄层状中粒凝灰岩、块状细粒凝灰岩、块状中粒凝灰岩、薄层状细粒凝灰岩、薄层状钙质细粒凝灰岩、纹层状凝灰质泥岩和块状凝灰质碳酸盐岩;S2:根据样品及岩心的岩性进行记录沉积充填序列、岩性特征及薄片微观特征,对不同的种类进行组合岩相,并观察其特征;S3:按照S1中火山
‑
湖泊相中沉积物的沉积环境的差异及沉积形式、搬运堆积方式等不同,对野外露头剖面进一步细分为四种沉积亚相:近火山口亚相、火山斜坡亚相、远火山口亚相与火山
‑
深湖亚相;S4:S3中,近火山口亚相主要发育在火山口周围,受到强烈的水下火山喷发作用,沉积物补给主要来源于水下火山喷发所带来的火山物质,由于其发育位置靠近火山口,其沉积坡度较大故火山碎屑沉积物较难停留,仅存在少量的粒度较大的火山碎屑流堆积物,多溢流熔岩沉积,根据其沉积成因的不同,将近火山口亚相分为两种沉积作用类型:生成溢流熔岩沉积与火山喷发碎屑流沉积;S5:S3中,火山斜坡亚相主要发育在近火山口到远火山口的斜坡过渡地带,较近火山口的坡度较低,仍到强烈的水下火山喷发作用影响,沉积物供给主要来源于近火山口沉积物向下流动所带来的火山物质,由于其紧邻近火山口亚相,其中仍存在火山喷发碎屑流沉积产物,但沉积较少,火山斜坡亚相的沉积作用类型主要为中粗粒的火山异重流沉积;S6:S3中,远火山口亚相主要发育在远离火山靠近深湖的位置,此时火山坡度较低,虽离火山口较远但仍受到的水下火山喷发作用影响,沉积物供给主要来源于火山斜坡向下移动的沉积物,但此沉积亚相受到陆源输入的影响较火山斜坡亚相大,岩石矿物组成除火山物质外其他成分增加。由于其远离火山口,所以其中不存在溢流沉积的产物,远火山口亚相的沉积作用类型主要为细粒的火山异重流沉积,在靠近火山斜坡位置仍存在粒度较粗的火山异重流沉积;S7:S3中,火山
‑
深湖亚相主要发育在深湖,火山喷发作用可以通过水或空气等介质传播很远,所以此时沉积物仍受火山作用影响,但由于离火山口较远,所以不“直接”接受火山的物质输入,沉积物供给来自于陆源输入、火山物质沉降等,主要为混源沉积,由于物源供给类型丰富,故火山
‑
深湖亚相的沉积作用为火山灰异轻流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思源,姜在兴,张家志,徐杰,宋立舟,刘桐,薛欣宇,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