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量分类预储及动态调整的微电网集群协同策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49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能量分类预储及动态调整的微电网集群协同策略,涉及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目前微电网集群间缺少电能量协同调配策略,资源浪费,且配电网运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BP神经网络进行光伏发电量预测,基于历史用电负荷曲线进行用户用电量预测,区域电能量分配平台基于个体微电网中的电能量预测模块上送的预测信息将其分类为一类、二类微电网,通过合理分配下一段时间周期内各微电网的预分配电能量,实现集群中各类微电网有序协同运行,并建立考虑应急用电需求的电能量动态调配数学优化模型,通过对分配电能量的动态调度,实现应急用电需求迅速响应,降低区域微电网集群的弃光率,增加区域微电网集群供电可靠性。电可靠性。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能量分类预储及动态调整的微电网集群协同策略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能量分类预储及动态调整的微电网集群协同策略,涉及资源与环境


技术介绍

[0002]低压侧分布式微电网中成员主要包括有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用电用户、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其中分布式电源如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站均具有随机性较强的特性,分布式光伏直接接入低压侧配电网,将改变配电网的潮流分布,甚至改变潮流方向,这种改变影响了电网的电压,同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逆变器是产生谐波污染的主要来源,其向低压侧电网注入的谐波会引起沿线电压畸变,而电动汽车充电站对配电网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叠加或负荷高峰时段充电会加剧配电网的负担,二是由于充电设施属于非线性负载,充电时产生大量的谐波,其影响与光伏发电入网相同。
[0003]一般情况下利用储能系统,与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用户负荷形成微电网,区域内多个微电网形成区域微电网集群,理想状态下,引入储能设备后,微电网可实现孤岛运行,完成自产自销,供需自我调节,但目前部分微电网内由于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量分类预储及动态调整的微电网集群协同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区域划分将个体微电网组合成为区域微电网集群,区域微电网集群包含区域微电网集群储能系统(3)、区域电能量预分配平台(2)、个体微电网;S2、各个体微电网利用电能量预测模块(1)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计算得出光伏发电量预测值基于历史用电负荷曲线计算得出用户用电量预测值向区域电能量预分配平台(2)上送下个时间周期T的光伏发电量预测值用户用电量预测值当前微电网i内储能设备可用电能量S3、电量分配处理模块(21)获取配电网分配至某区域微电网集群的限额电能量及各微电网上送的电量预测值数据,电量分配处理模块(21)根据预测值对配电网总限额电能量E
0T
进行初分配,分配时保证微电网i初分配电能量为S4、通过遍历的方式依次判断各微电网光伏预测发电量、储能设备可支配电量、预分配电量之和是否大于其用户预测用电量;S5、若某微电网i满足步骤S4中涉及的判断,则进一步判断该微电网光伏预测发电量、储能设备可支配电量之和是否大于其用户预测用电量,若满足,则定义该微电网为一类微电网,若不满足,则定义该微电网为二类微电网;S6、对一类微电网进行预分配电能量的重新调配,将微电网i初分配电能量调整为该微电网最小应急用电预留值;S7、计算并记录微电网i原预分配电能量与最小应急用电预留值之差,并将此差值计入所属区域微电网集群未分配电能量;S8、若微电网i不满足步骤S4中涉及的判断,则区域电能量预分配平台(2)进一步判断区域微电网集群是否由未分配的电能量,若有,则定量增加微电网i下一时间段的预分配电量,并再次判断是否满足步骤S4涉及的判断,若区域微电网集群没有未分配的电能量,则对区域微电网集群中非一类微电网进行电能量的重新预分配,并再次判断是否满足S4;S9、通过遍历将区域微电网集群中所有微电网进行判断,利用区域电能量预分配平台(2)的功率接收/下发处理模块(22)将预分配电能量指标下发至各个体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澜徐志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