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POLO衫的门襟裁片及POLO衫,门襟裁片具有展开状态和贴合状态;在展开状态,门襟裁片具有第一面布、第二面布和第三面布;第一面布为矩形,其一长侧边连接第二面布,其一短侧边连接第三面布;在贴合状态,门襟裁片形成适于贴合于第一前片外表面的第一门襟和适于贴合于第二前片内表面的第二门襟,第一门襟由第一面布和第二面布贴合形成,第二门襟由第三面布形成,第一面布和第三面布之间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对折线和高于第一对折线0.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POLO衫的门襟裁片及POLO衫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OLO衫的门襟裁片及POLO衫。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激光镭射无缝贴合技术在服装领域运用的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运动品牌的产品更是越来越多,镭射贴合已经不只是户外的冲锋衣的专属名词,各类型服装都也开始运用镭射贴合技术。越来越多的POLO衫的门襟也采用镭射无缝贴合工艺制备,POLO衫考虑到款式的特殊性,门襟结构的单一性,基本上款式为前中开一个14cm
‑
15cm长的门襟,门襟上订两颗纽扣。以男款POLO衫为例,当扣子全部被打开的时候,此时领围和门襟的有效的开口周长约为68cm左右,男性成年人体的头围约围60cm左右,所以常规穿着时前中门襟下端开口不同程度上会受到拉伸,并且衣服在洗涤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拉伸。传统缝纫工艺外观有缝纫线,所以没有被拉伸撕裂的风险,镭射无缝贴合技术制备的POLO衫门襟却因为这一问题不断受到顾客的投诉和退货,针对这一个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为在开口的底端增加一个套结以增加牢度,由于门襟的正面和反面都容易撕裂,需要在门襟的正面和反面都增加套结,正面的套结露出于门襟外,不够美观,反面的套结则容易扎肤,且加套结的方式与无缝贴合工艺初衷相违背,本应以激光无缝线高品质、美观作为买点产品,却因一个小小的套结大大的打了一个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用于POLO衫的门襟裁片及POLO衫,采用激光镭射无缝贴合工艺制备,美观舒适,且有效地避免了POLO衫的门襟开口的底端在拉扯过程中撕裂。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技术方案一,一种用于POLO衫的门襟裁片,所述POLO衫的衣身包括由一整片面料沿第一方向裁切形成第一裁切口的第一前片和第二前片,所述门襟裁片具有展开状态和贴合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门襟裁片具有位于同一平面并连为一体的第一面布、第二面布和第三面布,所述第一面布、第二面布和第三面布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面布为矩形,其一长侧边连接所述第二面布,其一短侧边连接所述第三面布;在所述贴合状态,所述门襟裁片形成适于贴合于第一前片外表面的第一门襟和适于贴合于第二前片内表面的第二门襟,所述第一门襟由第一面布和第二面布贴合形成,所述第二门襟由第三面布形成,所述第一面布和第三面布之间形成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对折线和高于第一对折线0.15
‑
0.2cm的缝纫线。
[0006]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第二面布沿第一方向设有邻接的第一贴合区和第二贴合区,所述第一贴合区适于贴合所述第一面布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贴合区适于贴合所述第二前片的内表面。
[0007]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第二贴合区为扇形。
[0008]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第一贴合区适于与第一面布完全重叠,所述第二面布与第一面布之间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对折线;所述第一面布沿第二方向设有邻接的第三贴合区和第四贴合区,所述第四贴合区适于与第三面布完全重叠;所述第三贴合区远离第二对折线;所述第一门襟对应于第三贴合区的部分适于贴合于第一前片的外表面。
[0009]基于技术方案一至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缝纫线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固区。
[0010]技术方案六,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POLO衫,其衣身包括由一整片面料沿第一方向切开的第一前片和第二前片,其采用技术方案一至五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襟裁片,所述第一门襟贴合于第一前片的外表面形成内门襟,所述第二门襟贴合于第二前片的内表面形成外门襟。
[0011]基于技术方案六,还设有技术方案七,技术方案七中,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装饰膜;所述内门襟设有至少一个纽扣,所述外门襟设有适于与纽扣相扣合的扣眼;所述装饰膜贴合于第一前片的外表面和第二前片的外表面并具有第一裁切口对应的第二裁切口。
[0012]基于技术方案七,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所述装饰膜还设有位于第二裁切口下方的加固部,所述加固部贴合于第一前片和第二前片的外表面。
[0013]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技术方案一中,在门襟裁片的贴合状态,第一面布和第三面布之间形成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对折线和高于第一对折线0.15
‑
0.2cm的缝纫线,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第一方向在POLO衫中为竖直方向,第一对折线即为第一裁切口底端所在处,缝纫线高于第一对折线0.15
‑
0.2cm,使得POLO衫的门襟开口被拉扯时,缝纫线处形成加强点使得拉扯力大部分在缝纫线处被分担,从而使得POLO衫的第一裁切口底端的受力大大减小,避免了POLO衫的第一裁切口在反复拉扯中撕裂;门襟裁片由一整片面料形成,由于第一对折线位于第一裁切口的底端,同一块面料对折加强了第一裁切口底端的强度,进一步避免了POLO衫的第一裁切口撕裂;此外,缝纫线只形成于第一面布和第三面布之间,使得缝纫线在外可被第二前片遮挡,在内可被第二面布遮挡,更为美观舒适;可知,采用本技术方案,可避免激光镭射无缝贴合工艺制备的POLO衫的门襟开口(第一裁切口)撕裂,且更美观舒适。
[0015]2、技术方案二中,第一面布形成第一贴合区和第二贴合区,第二贴合区适于贴合第二前片的内表面,使得第一门襟既可与第一前片贴合,也可与第二前片贴合,第一门襟的结构更为稳固。
[0016]3、技术方案三中,由于第二贴合区与第二前片的内表面贴合,第一面布的第二贴合区直接与皮肤相触,设置第二贴合区为扇形,避免了边角摩擦皮肤,更为舒适。
[0017]4、技术方案四中,第一贴合区与第一面布完全重叠,使得第一门襟形成双层结构,强度大;第四贴合区与第三面布完全重叠,第三贴合区可作为第一门襟与第一前片的连接部分,强度大,且结构简单易加工。
[0018]5、技术方案五中,缝纫线两端设有加固区,可对缝纫线处形成加强点,进一步使得POLO衫的第一裁切口在拉扯过程中着力点集中于缝纫线处,避免了POLO衫的第一裁切口的
底端撕裂。
[0019]6、技术方案六中,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POLO衫,其采用上述门襟裁片,具有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技术优势,具体为POLO衫通过镭射无缝贴合工艺制备内门襟和外门禁,既保留了POLO衫的美观和科技感,同时,门襟开口的底端,也即第一裁切口和第二裁切口的底端不容易在拉扯过程中撕裂,保证了其质量。
[0020]7、技术方案四中,设置装饰膜,装饰膜贴合于第一门襟的外表面和第二前片的外表面,使得门襟开口处更为美观。
[0021]8、技术方案八中,装饰膜底端形成加固部,使得装饰膜在第一裁切口和第二裁切口的底端拉扯过程中也不易撕裂,同时,还可对第一裁切口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OLO衫的门襟裁片(30),所述POLO衫的衣身包括由一整片面料沿第一方向裁切形成第一裁切口(01)的第一前片(10)和第二前片(20),其特征是,所述门襟裁片(30)具有展开状态和贴合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门襟裁片(30)具有位于同一平面并连为一体的第一面布(31)、第二面布(32)和第三面布(33),所述第一面布(31)、第二面布(32)和第三面布(33)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面布(31)为矩形,其一长侧边连接所述第二面布(32),其一短侧边连接所述第三面布(33);在所述贴合状态,所述门襟裁片(30)形成适于贴合于第一前片(10)外表面的第一门襟(34)和适于贴合于第二前片(20)内表面的第二门襟(35),所述第一门襟(34)由第一面布(31)和第二面布(32)贴合形成,所述第二门襟(35)由第三面布(33)形成,所述第一面布(31)和第三面布(33)之间形成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对折线(03)和高于第一对折线(03)0.15
‑
0.2cm的缝纫线(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POLO衫的门襟裁片(30),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面布(32)沿第一方向设有邻接的第一贴合区(321)和第二贴合区(322),所述第一贴合区(321)适于贴合所述第一面布(31)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贴合区(322)适于贴合所述第二前片(20)的内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POLO衫的门襟裁片(30),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贴合区(322)为扇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POLO衫的门襟裁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坤,
申请(专利权)人:迪桑特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