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河湖清淤疏浚污泥处理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河湖污泥处理
,具体为移动式河湖清淤疏浚污泥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底泥是水环境生态的重要部分,由于排污不当,各种污水大量排入自然水体,造成了水质的恶化和底泥的污染水体和底泥之间存在着吸收和释放的动态平衡,当水体存在较严重污染时,一部分污染物能够通过沉淀吸附等作用进入底泥中,形成受污染的污泥;当外源造成的污染得到控制后,这些污泥中污染物的释放可能会导致水体再次污染。
[0003]河湖底泥污染常用的处理技术是将污染后的污泥进行清淤疏浚后外运集中处理,然后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处理后的河湖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为填埋。采用外运集中处理的方式处理河湖污泥需要消耗一定的运输成本,且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容易污泥泄露导致二次污染。采用填埋方式处置河湖污泥不能最终解决底泥的污染问题,并且没有达到资源化处置的目的。也有采用清淤后河湖污泥直接堆肥的处理处置方式。而河湖污泥中也含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因此采用直接堆肥方式处理河湖污泥,其中的有害物质极易造成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式河湖清淤疏浚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底架(1)和污水处理压滤机(2),污水处理压滤机(2)包括进泥管(201)、出料口和压滤后污水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板体上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位于污水处理压滤机(2)的出料口正下方,矩形槽底部设置有运泥组件(5),运泥组件(5)内设置有蒸汽消毒装置(8),运泥组件(5)的底部设置有输送组件(6),底架(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滚动组件(4),底架(1)一侧设置有牵引组件(7),污水处理压滤机(2)的出水管连接有过滤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河湖清淤疏浚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顶端固定有围挡(3),围挡(3)和污水处理压滤机(2)之间形成有通道,用于工作人员进行走动,围挡(3)的顶端固定有多组提升环(301),提升环(301)穿过绳索后可通过吊机将该装置吊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河湖清淤疏浚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9)包括过滤箱、固定在过滤箱内的多个过滤板和排水管,最底部的过滤板为活性碳板,排水管的管体上连接有水阀,压滤后污水通过出水管进入到过滤箱的顶部后,通过多个过滤板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干净水通过排水管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河湖清淤疏浚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4)包括竖向块(401)、滚动轴(402)和滚轮(403),滚动轴(402)与竖向块(401)滚动连接,两个滚轮(403)分别与滚动轴(402)的两端相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河湖清淤疏浚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7)包括固定轴(701)和活动牵引板(702),活动牵引板(702)与固定轴(701)活动连接,在活动牵引板(702)的板体上开设有多个牵引孔(7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河湖清淤疏浚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泥组件(5)包括与矩形槽壁相固定的顶部围板(501),顶部围板(501)的底部形成有半圆板(502),半圆板(502)内壁滚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轴体上固定有螺旋板(503),半圆板(502)一侧底部开设有出泥口(504),半圆板(502)外侧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端部相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河湖清淤疏浚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消毒装置(8)包括蒸汽发生器和蒸汽输出管(802),螺旋板(503)和转轴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计盛,张俏云,叶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之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