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34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3
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电磁线圈、触控屏和散热导流结构;散热导流结构位于底壳内,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分别设置在底壳的上端,且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分别与散热导流结构连接,第一面板、底壳和散热导流结构围合成第一容置腔,第二面板、底壳和散热导流结构围合成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相互隔离,电磁线圈位于第一容置腔内,触控屏位于第二容置腔内。由于将电磁炉的腔体通过散热导流结构分为相互隔离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电磁线圈位于第一容置腔,触控屏位于第二容置腔,电磁线圈和触控屏位于不同的容置腔内,使得电磁线圈产生的热量被中间的散热导流结构隔档,较难传递到触控屏上,散热导流结构实现对触控屏的隔热保护,能够提高触控屏的使用寿命。屏的使用寿命。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炉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厨电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炉。

技术介绍

[0002]带触控屏的电磁炉的内部包括电磁线圈、触控屏和IGBT等元器件。目前的带触控屏的电磁炉设有一个腔体,将电磁线圈、触控屏和IGBT等元器件设置在腔体内的不位置处,电磁线圈和IGBT等元器件产生的热会传递给触控屏,使触控屏稳定升高,影响触控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用于解决电池线圈和触控屏之间的隔热问题。
[0004]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电磁线圈、触控屏和散热导流结构;
[0005]所述散热导流结构位于所述底壳内,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壳的上端,且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分别与所述散热导流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面板、所述底壳和所述散热导流结构围合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面板、所述底壳和所述散热导流结构围合成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相互隔离,所述电磁线圈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触控屏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电磁线圈、触控屏和散热导流结构;所述散热导流结构位于所述底壳内,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壳的上端,且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分别与所述散热导流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面板、所述底壳和所述散热导流结构围合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面板、所述底壳和所述散热导流结构围合成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相互隔离,所述电磁线圈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触控屏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元器件,所述散热导流结构内设有散热通道,所述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元器件与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触控屏信号连接;所述散热通道的一端具有进风口,所述散热通道的另一端具有出风口,所述底壳的两侧设有通风口,所述散热通道的进风口与所述底壳一侧的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散热通道的所述出风口端与所述底壳另一侧的所述通风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底壳的所述通风口之间设有第一散热风扇;或者,所述散热通道内设有第一散热风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内设有散热器,所述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散热器上设有散热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阵列分布的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吹风的风速方向平行或重合;或者,所述散热结构包括一条或多条散热风道或散热槽,所述散热风道或散热槽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吹风的风速方向平行或重合。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包括连通的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对接,所述元器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相对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述第一散热风扇吹风的风速方向平行或重合。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导流结构的出风口的面积大于所述散热导流结构的进风口的面积。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导流结构与所述第一面板之间的连接处有第一密封条,所述散热导流结构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诗雷罗凯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虎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