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机系统的散热方法及车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0216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机系统的散热方法及车机系统;所述散热方法包括:车机系统完成上电,系统端的各驾驶辅助功能模块从休眠模式进入正常模式;然后实时监测所述各驾驶辅助功能模块芯片内部温度传感器或热敏电阻的温度,进一步根据所述温度控制所述各驾驶辅助功能模块进入相应的工作模式,以保证各驾驶辅助功能模块正常运行。其中,所述驾驶辅助功能模块至少包括SOC模块,语音识别模块,仪表屏模块,主驾驶屏模块,副驾驶屏模块和功放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通过软件精准控制,将各驾驶辅助功能模块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各驾驶辅助功能模块的工作寿命得到提高,并使车机系统工作稳定且可靠,同时减少用户的不良体验。户的不良体验。户的不良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机系统的散热方法及车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机系统散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机系统的散热方法及车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新四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已经逐步转变到智能化与电动化,汽车发展趋势导致车机系统算力和功能的需求也急剧上升。算力的提高及功能的增加往往代表着车机系统能耗的增加,散热方式成了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在行驶过程中,车机系统发生卡顿,黑屏,甚至驾驶系统停止运行的情况,会极大影响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0003]目前的车机系统大多依靠的是传统的散热翅片进行自然散热,自然散热为被动散热,空气流速相对较慢,产品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强度不高。当产品功率密度较大时,自然对流散热无法将元器件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导致运算吃力,卡顿或闪退的情况频频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机系统的散热方法及车机系统;通过控制各驾驶辅助功能模块的工作模式,以保证其的正常运行,从而减少用户的不良体验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0005]具体的,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机系统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车机系统完成上电,系统端的各驾驶辅助功能模块从休眠模式进入正常模式;S20:实时监测所述各驾驶辅助功能模块的发热情况,根据所述发热情况控制所述各驾驶辅助功能模块进入相应的工作模式,各工作模式均为独立运行完成驾驶辅助功能模块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机系统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辅助功能模块至少包括SOC模块,语音识别模块,仪表屏模块,主驾驶屏模块,副驾驶屏模块和功放模块;其中,所述SOC模块包括SOC休眠模式,SOC第一正常模式,SOC第二正常模式,SOC第三正常模式,待机模式和SOC关闭模式;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包括语音识别休眠模式,语音识别正常模式和语音识别关闭模式;所述仪表屏模块包括仪表屏休眠模式,仪表屏正常模式和仪表屏降亮度模式;所述主驾驶屏模块包括主驾驶屏休眠模式,主驾驶屏正常模式和主驾驶屏降亮度模式;所述副驾驶屏模块包括副驾驶屏休眠模式,副驾驶屏正常模式和副驾驶屏降亮度模式;所述功放模块包括功放休眠模式,功放正常模式和降输出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机系统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实时监测的是各驾驶辅助功能模块芯片内部温度传感器或热敏电阻的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机系统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具体为:当所述SOC模块的温度T1为T1<T10时,所述SOC模块正常工作,并保持在SOC第一正常模式,此时风扇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SOC模块的温度T1为T10≤T1<T11时,所述SOC模块正常工作,并从所述SOC第一正常模式进入SOC第二正常模式,所述风扇开始转动;当所述SOC模块的温度T1为T11≤T1<T12时,所述SOC模块正常工作,并从所述SOC第二正常模式进入SOC第三正常模式,所述风扇以最大转速转动,对所述SOC模块进行降频处理;当所述SOC模块的温度T1为T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鑫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