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019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材料选择: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未花芽分化的艾母株上采集木质化程度较低的部位作为插穗;插穗处理:把采集好的插穗按照每片展开叶分为一段作扦插插穗,每段长2~3cm,保留叶片、生长点及腋芽,然后把处理好的插穗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捞出控干水分;扦插:准备好基质,并把配比好的基质放入育苗田(1)中,然后用1500~2000倍多菌灵溶液浇透对基质进行消毒,浇透水后马上把经过消毒处理的插穗插入基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喷雾结构,可以简单的实现间歇性喷雾,同时近远处植物受水率相同,提高种植研究精确度;通过驱鸟结构,实现驱鸟的目的,提高种植的安全性。提高种植的安全性。提高种植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育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扦插繁殖技术是指苗木利用自身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的一部分做繁殖材料,插入基质中进行营养繁殖的一种育苗方法。因为它属于无性繁殖,可以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是现代育苗的理想方法。依据取材的不同,扦插又分为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根插和叶插等,中药材艾是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

150(

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

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其在生长前,需要进行繁育。
[0003]但是现有的繁殖方法普遍采用根茎繁殖或分株法进行繁殖,用根茎繁殖虽然繁殖容易,但是存在严重的混杂现象,分株繁殖虽然繁殖纯度比较高,但是繁殖系数较低。
[0004]但是现有的技术是在育苗盘中,并不能大量种植,间歇性喷洒都是人工或者定时控制水管喷出,远处的植物受水率远远不如近处的受水率,人工喷洒,消耗时间太长,同时成本高,所以我们设计一种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通过设置的喷雾结构,可以简单的实现间歇性喷雾,同时近远处植物受水率相同,提高种植研究精确度;通过驱鸟结构,实现驱鸟的目的,提高种植的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材料选择: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未花芽分化的艾母株上采集木质化程度较低的部位作为插穗;
[0009]插穗处理:把采集好的插穗按照每片展开叶分为一段作扦插插穗,每段长2~3cm,保留叶片、生长点及腋芽,然后把处理好的插穗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捞出控干水分;
[0010]扦插:准备好基质,并把配比好的基质放入育苗田中,然后用1500~2000倍多菌灵溶液浇透对基质进行消毒,浇透水后马上把经过消毒处理的插穗插入基质;
[0011]插后管理:全日照间歇喷雾法扦插后不遮阴,只进行间歇喷雾,待生根后逐渐增加喷雾间隔时间,并在扦插后叶面喷施生根剂,后每间隔3天叶面喷施一次生根剂;
[0012]移栽:扦插后20天左右,扦插苗根系即长成,达到移栽标准进行移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插穗处理过程中用的所述消毒剂为多菌灵,浸泡时间为5~10s。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后管理在扦插后用生根剂进行叶面喷施后,还
应以后每隔三天喷施一次,连喷三至四次,喷施生根剂选择在下午停止间歇喷雾后进行。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后管理中间歇喷雾的具体方法为:喷雾水分管理每天8:00~18:30间歇喷雾,晴天时每间隔20~30秒喷雾5~10秒,阴天每间隔30~40秒喷雾7~12秒,雨天不喷雾。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根剂为萘乙酸,其用量为75mg/kg;所述基质为河沙、珍珠岩和营养土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河沙、珍珠岩和营养土的质量配比为1:1:1。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育苗田一侧设置有设备箱,且所述设备箱上安装有喷雾结构;
[0018]所述喷雾结构包括定位框架,所述设备箱底部内壁安装有水泵和水箱,且所述水泵输入端与水箱通过水管连接;
[0019]所述设备箱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b,所述转轴b套接有底盘和驱动盘b,所述设备箱顶部内壁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转轴a,所述转轴a上套接有驱动盘a;
[0020]所述底盘外缘通过安装柱安装有弧形板a,所述设备箱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另一端连接有弧形板b,所述弧形板b内侧安装有第一导电块,且所述设备箱内壁对应第一导电块位置安装有第二导电块,所述导向杆位于弧形板b内侧与设备箱内壁之间部位套接有复位弹簧a,且所述复位弹簧a两端分别与弧形板b内侧与设备箱内壁固定连接;
[0021]所述定位框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框架在育苗田上均匀分布,且定位框架通过底部安装的地插插接在育苗田上,所述定位框架内侧开设有多个喷孔,位于同一列的多个所述定位框架底部通过U形支管连接,位于同一列的尾部一个所述定位框架底部通过U形支管与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与水泵输出端连接。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盘a包括三角板a、圆柱和旋转槽,所述驱动盘a一侧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顶部安装有三角板a,所述三角板a尖端底部安装有圆柱;
[0023]所述驱动盘b包括U形导向槽和弧形导向槽,所述驱动盘b等角度开设有5个U形导向槽,所述驱动盘b位于两个U形导向槽之间均开设有弧形导向槽;
[0024]所述驱动盘a外缘可贴合弧形导向槽转动,所述三角板a位于驱动盘b顶部上方位置,所述圆柱直径与U形导向槽内径相等;
[0025]所述伺服电机为调速电机,所述弧形板a和弧形板b可抵触压紧配合。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地插为螺纹式伸缩杆结构。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育苗田设置有驱鸟结构;
[0028]所述设备箱底部内壁上安装有弧形安装盒,所述弧形安装盒包括转动槽、复位弹簧b和弧形转动板,所述弧形安装盒顶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通过转轴d转动连接有弧形转动板,所述弧形转动板一端底部通过复位弹簧b与转动槽底部连接,所述弧形转动板处于翘起的状态,且翘起的方向与伺服电机转动方向相同;
[0029]所述转轴b上套接且位于底盘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一侧安装有三角板b,所述三角板b尖端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位于弧形安装盒正上方位置;
[0030]所述转轴d另一端伸出弧形安装盒且套接有锥齿轮b,所述设备箱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c,且转轴c上套接有锥齿轮a,所述锥齿轮a与锥齿轮b啮合连接,所述转轴c顶端套
接有链轮a,所述育苗田的田垄之间插接有多个插杆,所述设备箱外部两侧地面插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和插杆上均转动连接有链轮b,所述链轮a与多个链轮b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插杆上的链轮b底端安装有多个转板。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2]1、通过设置的喷雾结构,可以简单的实现间歇性喷雾,同时近远处植物受水率相同,提高种植研究精确度;
[0033]2、通过驱鸟结构,实现驱鸟的目的,提高种植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材料选择: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未花芽分化的艾母株上采集木质化程度较低的部位作为插穗;插穗处理:把采集好的插穗按照每片展开叶分为一段作扦插插穗,每段长2~3cm,保留叶片、生长点及腋芽,然后把处理好的插穗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捞出控干水分;扦插:准备好基质,并把配比好的基质放入育苗田(1)中,然后用1500~2000倍多菌灵溶液浇透对基质进行消毒,浇透水后马上把经过消毒处理的插穗插入基质;插后管理:全日照间歇喷雾法扦插后不遮阴,只进行间歇喷雾,待生根后逐渐增加喷雾间隔时间,并在扦插后叶面喷施生根剂,后每间隔3天叶面喷施一次生根剂;移栽:扦插后20天左右,扦插苗根系即长成,达到移栽标准进行移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插穗处理过程中用的所述消毒剂为多菌灵,浸泡时间为5~10s。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后管理在扦插后用生根剂进行叶面喷施后,还应以后每隔三天喷施一次,连喷三至四次,喷施生根剂选择在下午停止间歇喷雾后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后管理中间歇喷雾的具体方法为:喷雾水分管理每天8:00~18:30间歇喷雾,晴天时每间隔20~30秒喷雾5~10秒,阴天每间隔30~40秒喷雾7~12秒,雨天不喷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剂为萘乙酸,其用量为75mg/kg;所述基质为河沙、珍珠岩和营养土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河沙、珍珠岩和营养土的质量配比为1: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草全光间歇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田(1)一侧设置有设备箱(4),且所述设备箱(4)上安装有喷雾结构(2);所述喷雾结构(2)包括定位框架(21),所述设备箱(4)底部内壁安装有水泵(219)和水箱(220),且所述水泵(219)输入端与水箱(220)通过水管连接;所述设备箱(4)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b(29),所述转轴b(29)套接有底盘(210)和驱动盘b(211),所述设备箱(4)顶部内壁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6),且所述伺服电机(26)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转轴a(27),所述转轴a(27)上套接有驱动盘a(28);所述底盘(210)外缘通过安装柱(212)安装有弧形板a(213),所述设备箱(4)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杆(217),所述导向杆(217)另一端连接有弧形板b(214),所述弧形板b(214)内侧安装有第一导电块(215),且所述设备箱(4)内壁对应第一导电块(215)位置安装有第二导电块(216),所述导向杆(217)位于弧形板b(214)内侧与设备箱(4)内壁之间部位套接有复位弹簧a(218),且所述复位弹簧a(218)两端分别与弧形板b(214)内侧与设备箱(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架(2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长有曹双刘瑞袁璋阴志刚张秋月周青辉廖兴佑黄冉涛郭双双欧保红秦扬扬赵倩吕少洋刘蕾陈培育牛银亭鞠乐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蓝海森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