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作敏专利>正文

全自动萃取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19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自动萃取仪,用于化学实验室中萃取实验,包括壳体、吸气装置及固装在壳体上的萃取容器、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位于萃取容器的上方;萃取容器通过导气管与吸气装置连通,且连接处均密封;萃取容器的底端设有吸液长管;吸液长管穿过分液漏斗顶部的开口至分液漏斗底部;分液漏斗底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有控制阀;吸气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其输出口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伸出壳体外。采用间歇式抽真空原理,导引有机相和水相在萃取容器、分液漏斗两个容器中来回遄动,使目标化合物从水相充分转移到有机相中,实现液液萃取分离。能代替人工操作,省时省力,均匀性好,且实验人员不会吸入有害气体,有利于保护其身体不受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萃取实验用装置,具体是一种全自动萃取仪
技术介绍
目前,化学实验室中,做萃取实验时,将需要萃取的溶液装在一容器中, 将容器密封好后,人工摇晃,实现液体分层。由于受人为因素影响,均匀性 不一致。而且摇晃完毕后,需要将容器打开,将萃取的液体倒出。打开容器 的同时,容器内产生的气体散发出来,很容易被实验操作人员吸入体内,对 自身健康不利。而且人工摇晃劳动强度大,试验效率低。此外,实验完毕后, 需要人工清洗实验容器,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 萃取仪,它能代替人工操作,省时省力,均匀性好,耳实验人员不会吸入有 害气体,有利于保护其身体不受伤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全自动萃取仪,包括壳体、吸气装置及固装在 壳体上的萃取容器、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位于萃取容器的上方;萃取容器通过导气管与吸气装置连通,且连接处均密封;萃取容器的底端设有吸液长管; 吸液长管穿过分液漏斗顶部的开口至分液漏斗底部;分液漏斗底部设有出液 管,出液管上设有控制阀;吸气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其输出口连接有排气管, 排气管伸出壳体外。它利用吸气装置使萃取容器的吸液长管产生负压,采用间歇式抽真空原理,导引有机相和水相在萃取容器、分液漏斗两个容器中来回遄动,使目标 化合物从水相充分转移到有机相中,达到液液萃取分离之目的。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该全自动萃取仪中,所述萃取容器顶端设置瓶口,瓶口与一冲洗塞密 封配合;冲洗塞设有内腔,且顶端、底端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开口;顶端开口 上密封配合一连接在导气管上的通气塞,通气塞设有轴向通孔;所述冲洗塞 内设有一与通气塞相通的内管,内管顶端与通气塞的底端卡接;冲洗塞的侧 壁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连接进水管;冲洗塞的底部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冲 洗孔。在该全自动萃取仪中,其特征是所述分液漏斗的瓶口上密封配合一冲 洗塞,该冲洗塞设有内腔,且顶端、底端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开口,顶端开口 与萃取容器的吸液管间隙配合,冲洗塞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连通进水管,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冲洗孔。在该全自动萃取仪中,还包括缓冲瓶,缓冲瓶的顶部设有一个进气口、 一个出气口,底部设有一个出液口;所述进气口通过导气管与萃取容器的通 气塞连通;缓冲瓶内设有一小导气管,该小导气管一端与进气口连接,另一 端靠近缓冲瓶底面;所述出气口通过另一段导气管与吸气装置连通;出液口 上设有控制阀。在该全自动萃取仪中,所述的壳体内设主控制电路,吸气装置通过控制 开关与主控制电路连接。在该全自动萃取仪中,壳体内设置计量泵、清洗液容器,该计量泵的输 入口连接清洗液容器,输出口与进水管连通;壳体表面设有与清洗液容器对 应的液位计,计量泵与主控制电路电连接。在该全自动萃取仪中,所述壳体表面设有萃取功能键、洗涤功能键、清洗功能键、手动/自动选择键、手动设定键、萃取指示灯、洗涤指示灯、清 洗指示灯、手动指示灯、自动指示灯、显示屏、萃取/停机/洗涤选择开关, 都与主控制电路导线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集液液萃取、全自动清洗于一体;能代替人工 操作,省时省力,且实验人员不会吸入有害气体,有利于保护其身体不受伤 害。该仪器可广泛适用于环境保护、卫生防疫、供排水、高校、科研院所、 厂矿企业等各类化学实验室需要萃取处理的场所,如挥发酚、石油类、阴离 子表面活性剂等项目的萃取操作。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l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萃取容器及其冲洗塞、通气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分液漏斗及其冲洗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缓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I处放大图,图中l壳体,2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4真空泵,5萃取容器,51瓶 口, 52冲洗塞,53进水口, 54冲洗孔,55内管,56通气塞,57吸液长管, 6分液漏斗,61瓶口, 62冲洗塞,63进水口, 64冲洗孔,65出液管,66控 制阀,7排气管,8缓冲瓶,81进气口, 82出气口, 83出液口, 84小导气管, 85控制阀,9导气管,IO导气管,ll计量泵,12清洗液容器,121加液口, 122上盖,13进水管,14液位计,15电源开关,16电源线,17萃取功能键, 18洗涤功能键,19清洗功能键,20手动/自动选择键,21萃取指示灯,22洗涤指示灯,23清洗指示灯,24萃取/洗涤选择开关,25显示屏,26接液槽,27手动指示灯,28自动指示灯,29手动设定键。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l、图2所示,该全自动萃取仪主要包括壳体1、真空泵4、萃取容 器5、分液漏斗6。真空泵4设置在壳体1内,其输出口连接有排气管7,排 气管7由壳体后引出。萃取容器5固装在壳体的上固定板2上,分液漏斗6萃取容器固装在壳 体的下固定板3上。如图4所示,萃取容器5为球形瓶,顶端设置瓶口51,萃取容器5的底 端设有吸液长管57。瓶口 51与一冲洗塞52密封配合。冲洗塞52设有内腔, 且顶端、底端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开口,其顶端开口上密封配合一连接在导气 管上的通气塞56,通气塞56设有轴向通孔。冲洗塞52内设有一与通气塞56 相通的内管55,内管55顶端与通气塞56的底端卡接。壳体内设置有缓冲瓶8,如图6所示,缓冲瓶8的顶部设有一个进气口 81、 一个出气口 82,底部设有一个出液口 83。进气口 81通过导气管9与通 气塞56连通。缓冲瓶8内设有一小导气管84,该小导气管84 —端与进气口 81连接,另一端靠近缓冲瓶8的内底面。出气口 82通过另一段导气管10与 真空泵连接,如图3所示,出液口 83向下延伸的出液管上设有控制阀85。如 果吸气时部分液体被吸出,则会沿导气管9、进气口81、小导气管84进入缓 冲瓶,气体比重小处于缓冲瓶的上部,由出气口82吸走。待实验完成后,缓 冲瓶内回收的液体通过出液口 83排出,流到其下方的接液槽26中。冲洗塞52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 53,进水口 53连接进水管13。冲洗塞52 的底部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冲洗孔54。如图5所示,分液漏斗6也为球形瓶,其顶端设置瓶口61,瓶口61密封装配一冲洗塞62。冲洗塞62设有内腔,且顶端、底端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开口, 顶端开口与萃取容器的吸液管57间隙配合。冲洗塞62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 63与进水管13连通,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冲洗孔64。分液漏斗6 的底端设置出液管65。出液管65上设有控制阀66。吸液长管57穿过冲洗塞 62至分液漏斗6的底部。为了保证吸液更彻底,吸液长管57的底端可插至出 液管65中,只要使吸液长管57底面与出液管65内安装控制阀66处之间保 留间隙,供液体流过进入吸液长管57即可。壳体内设置计量泵11、清洗液容器12。如图3所示,该计量泵11的输 入口连接清洗液容器12,输出口与进水管13连通。壳体表面设有与清洗液容 器对应的液位计14,计量泵ll与主控制电路电连接。洗涤时,将特殊清洗液 置于清洗液容器12中,利用计量泵ll打入进水管中,形成洗涤液进行洗涤。该萃取仪的壳体内设置有主控制电路,真空泵4、计量泵ll都与主控制 电路连接。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萃取仪,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吸气装置及固装在壳体上的萃取容器、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位于萃取容器的上方;萃取容器通过导气管与吸气装置连通,且连接处均密封;萃取容器的底端设有吸液长管;吸液长管穿过分液漏斗顶部的开口至分液漏斗底部;分液漏斗底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有控制阀;吸气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其输出口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伸出壳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作敏
申请(专利权)人:段作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