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冲击方法及动力工具技术

技术编号:378015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动力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冲击方法及动力工具。其中,组合式冲击方法包括交替进行的轴向冲击和径向冲击,工作过程中,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冲击凹槽内,阻力增大时,所述凸部从冲击凹槽内脱出并与冲击凸台的冲击面接触,驱使所述输出轴向前运动,形成一次轴向冲击;工作过程中,所述冲击翼位于冲击槽中,外界阻力增大,冲击座逐渐向下产生轴向位移至冲击翼从冲击槽中脱出,冲击块的上端面越过冲击翼的下端面,在复位弹簧复位作用下,冲击座迅速复位,冲击块对冲击翼进行敲打,形成一次径向冲击。上述组合式冲击方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轴向冲击或径向冲击形式,极大地提升了动力工具的工作效率,拓展了动力工具的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冲击方法及动力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冲击方法及动力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动力工具,泛指电动扳手或电钻,由于动力源输出的动力是线性的,在有些应用场合,电动扳手或电钻遇到的阻力过大时,线性输出的动力源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具有冲击功能的动力工具应运而生,当随着螺丝、钻头等钻入的深度增加、外界的阻力增大时,通过冲击结构产生冲击力,从而使得电动扳手或电钻的应用范围更广。
[0003]常见的冲击式动力工具,仅配置有轴向冲击结构或径向冲击结构,即,现有的冲击式动力工具,仅仅可以实现径向冲击或轴向冲击。相对非冲击式动力工具而言,其性能提升明显,适用范围更广。但是,仅具有径向冲击或轴向冲击功能的动力工具,依然具有性能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具有轴向冲击功能,又具有径向冲击功能的组合式冲击方法及应用该组合式冲击方案的动力工具,以进一步提升冲击式动力工具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冲击方法,应用于动力工具,所述动力工具至少包括输出轴和传动轴,所述输出轴配置为可做旋转运动和轴向运动,所述传动轴配置为可做旋转运动,所述传动轴的上端面与所述输出轴的下端面接触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冲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轴向冲击;所述输出轴的下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凸部,所述传动轴的上端面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冲击凹槽和冲击凸台;工作过程中,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冲击凹槽内,阻力增大时,所述凸部从冲击凹槽内脱出并与冲击凸台的冲击面接触,驱使所述输出轴向前运动,形成一次轴向冲击;步骤B:径向冲击;所述输出轴邻接下端的位置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冲击翼,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套设有可相所述传动轴轴向运动的冲击座,所述冲击座面向输出轴的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冲击块,相邻冲击块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冲击翼的冲击槽,所述冲击座远离输出轴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工作过程中,所述冲击翼位于冲击槽中,由冲击块作用于冲击翼,带动输出轴旋转,外界阻力增大,冲击座逐渐向下产生轴向位移至冲击翼从冲击槽中脱出,冲击块的上端面越过冲击翼的下端面,在复位弹簧复位作用下,冲击座迅速复位,冲击块对冲击翼进行敲打,形成一次径向冲击;所述步骤A的轴向冲击和步骤B的径向冲击交替进行。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冲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在所述冲击块的上端面越过冲击翼的下端面的过程中,所述凸部从冲击凹槽内脱出并与冲击凸台的冲击面接触,驱使所述输出轴向前运动,形成步骤A所述的轴向冲击。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群刘玉宏刘永骆锐张天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和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