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结构,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落叶箱,所述落叶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叶板,所述压叶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落叶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外壳,所述升降机构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杆外壳,所述连杆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纵杆外壳,所述纵杆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踩踏外壳,所述升降机构外壳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高柱套壳,所述升高柱套壳内壁转动连接有阻降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纵杆与连杆的连接处为动力点,升高齿与连杆连接点为阻力点,两点到连杆与升高柱套壳连接点也就是支点的距离,明显看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节省了操作者的力气,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市政道路两侧一般会栽种一些树木,以提高的城市绿化效果。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11368246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结构,解决了清扫人员在清扫道路上的树叶时,需要一直带着用于收集树叶的垃圾桶,十分费力的问题,其包括路层,所述路层上设有树池,所述路层于所述树池旁侧设有收集池,所述收集池内放置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池上设有用于盖住所述收集池池口的盖板。本技术具有能提供落叶收集池,减轻清洁人员工作负担的效果;但是在将落叶扫进收集框后,如何取出是个问题,在秋天雨水多,输液若是遭遇雨水之后,在收集框里的树叶就会结成一块一块的,在将树叶从收集框中取出就会变得非常麻烦,如若再经由压板机挤压就更不容易取出了。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在考虑落叶收集时,往往忽略了落叶由收集处如何清理出去的问题,造成一件事情反复做的情况,使得清洁人员时间上的浪费;压板会挤压落叶,但是清洁人员需要蹲下拉起等清扫完之后在放下的一系列操作,对清洁人员的体能造成一定的消耗,而且在弯腰与直立中来回切换对清洁人员的身体也造成了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包括落叶箱,所述落叶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叶板,所述压叶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落叶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外壳,所述升降机构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杆外壳,所述连杆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纵杆外壳,所述纵杆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踩踏外壳,所述升降机构外壳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高柱套壳,所述升高柱套壳内壁转动连接有阻降齿,所述齿条的外壁搭接有夹爪,夹爪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长弹簧。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降齿的一侧搭接有升高柱,所述升高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搭接有落叶箱。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高柱套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升高齿,所述升高齿的一侧与升高柱的外壁搭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纵杆,所述纵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踩踏外壳,所述踩踏外壳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下壳,所述压缩下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缩上壳,所述压缩下壳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短弹簧,所述短弹簧的顶部与压缩上壳的内壁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缩上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踩踏板。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爪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顶部外壳,所述横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结构,采用短弹簧、纵杆、连杆、升高柱、升高齿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短弹簧可实现反复踩踏,在踩下之后,松开脚及自动回弹,简单省力踩踏可以将操作者的自身重力直接运用到,不必操作者刻意处理,减少了对操作者的体力消耗,进而提高了劳动效率,纵杆与连杆的连接处为动力点,升高齿与连杆连接点为阻力点,两点到连杆与升高柱套壳连接点也就是支点的距离,明显看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节省了操作者的力气,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结构,采用拉杆、压叶板、顶部外壳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左右拉动拉杆将压叶板提高或者放下,不必弯腰站着即可完成,避免了反复弯腰直立对操作者腰部造成损伤,站立不动一会即可完成升降,提高了工作效率,压叶板可对蓬松的落叶进行挤压,提高了落叶箱对落叶的收集储存能力,降低了清理落叶箱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踩踏踩踏板时,可以扶着顶部外壳保持平衡,以免发生意外,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也可以在上放置一些随身用具,提高了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拉伸机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升降机构剖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踩踏机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顶部外壳;11、拉杆;12、横杆;13、夹爪;14、长弹簧;15、齿条;16、转轴;2、踩踏外壳;21、踩踏板;22、纵杆外壳;23、连杆外壳;24、升降机构外壳;25、连接板;26、升高柱;27、升高柱套壳;28、阻降齿;29、升高齿;210、连杆;211、纵杆;212、压缩上壳;213、压缩下壳;214、短弹簧;3、落叶箱;31、压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
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包括落叶箱3,落叶箱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叶板31,压叶板3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15,落叶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外壳24,升降机构外壳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杆外壳23,连杆外壳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纵杆外壳22,纵杆外壳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踩踏外壳2,升降机构外壳24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高柱套壳27,升高柱套壳27内壁转动连接有阻降齿28,齿条15的外壁搭接有夹爪13,夹爪1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长弹簧14。
[0027]在本实施例中,在清扫落叶时,先握住拉杆11左右拉动,反复的左右拉动拉杆11会使得齿条15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压叶板31向上移动,在压叶板31运动到合适距离后,停止拉动拉杆11,夹爪13两爪会钩住所在的齿条15的凹槽,保持稳定,将落叶清扫到落叶箱3内,清扫完毕后,来回拉动拉杆11带动齿条15下移,随之在动压叶板31下移,压紧落叶,在需要清理落叶箱3中的落叶时,拉动拉杆11将压叶板31带到合适高度,来回踩踏踩踏板21,在踩下去时,使得升高柱26上升一格,也是带动连接板25上升一格,进而带动落叶箱3上升一格,反复踩踏踩踏板21,便会使得落叶箱3逐渐上升,至合适位置,着手一拉即可取出落叶箱3而后将其中落叶倒入收集处即可,通过短弹簧214可实现反复踩踏,在踩下之后,松开脚及自动回弹,简单省力踩踏可以将操作者的自身重力直接运用到,不必操作者刻意处理,减少了对操作者的体力消耗,进而提高了劳动效率,在踩踏踩踏板21时,可以扶着顶部外壳1保持平衡,以免发生意外,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也可以在上放置一些随身用具,提高了方便性。
[0028]实施例2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包括落叶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叶箱(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叶板(31),所述压叶板(3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15),所述落叶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外壳(24),所述升降机构外壳(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杆外壳(23),所述连杆外壳(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纵杆外壳(22),所述纵杆外壳(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踩踏外壳(2);所述升降机构外壳(24)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高柱套壳(27),所述升高柱套壳(27)内壁转动连接有阻降齿(28);所述齿条(15)的外壁搭接有夹爪(13),夹爪(1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长弹簧(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降齿(28)的一侧搭接有升高柱(26),所述升高柱(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顶部搭接有落叶箱(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高柱套壳(2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杆(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晓峰,赵定福,赵仕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亿业市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