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993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涉及窑壁裂纹修补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在待补窑炉上测定修补区域,所述修补区域闭合且以裂纹为中心将裂纹包裹完全;步骤2:将待补窑炉上的修补区域切除,形成挖补区,并根据修补区域尺寸制作备件;步骤3:将备件焊接在挖补区内,完成修补,本发明专利技术舍弃以往补焊裂纹的方式,而采用裂纹区域整体挖补更换,降低了备件成本,修补总时长在24小时内能够完成,而更换筒体至少需要192小时,节省了大量的备件人力物力与时间支出,进而提升了主机台的时运转率,保障生产任务完成效率,且修补后原变形无裂纹再发生,无变形现象,能够长时间保持修补效果,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窑壁裂纹修补
,具体涉及一种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回转窑是RKEF工艺生产镍铁工序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作用为提高物料温度、脱水和预还原。在回转窑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大型回转窑,环形砌筑的耐火砖内衬被流动的高温固体物料冲刷,导致耐火砖表面破损或局部松动脱落,高温物料对掉砖处窑壁不断冲刷会影响整个回转窑的运行并且会加剧周围耐火砖的脱落,因安装、维护及配料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回转窑筒体出现裂纹。回转窑窑壁的建造需要高工时、高投入,更换产生裂纹的筒体不仅需较长时间,而且需大量资金,造成浪费,大多厂家采用补焊裂纹的方式对裂纹进行修补,而这种补焊方式由于补焊部位与深度裂纹部位存在应力关系,多次焊接处理后均无法彻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本专利技术舍弃以往补焊裂纹的方式,而采用裂纹区域整体挖补更换,降低了备件成本,修补总时长在24小时内能够完成,而更换筒体至少需要192小时,节省了大量的备件人力物力与时间支出,进而提升了主机台的时运转率,保障生产任务完成效率,且修补后原变形无裂纹再发生,无变形现象,能够长时间保持修补效果,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0004]一种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1:在待补窑炉上测定修补区域,所述修补区域闭合且以裂纹为中心将裂纹包裹完全;
[0006]步骤2:将待补窑炉上的修补区域切除,形成挖补区,并根据修补区域尺寸制作备件;
[0007]步骤3:将备件焊接在挖补区内,完成修补。
[0008]作为优选地,所述测定修补区域过程中,对修补区域的边角做圆角处理,所述圆角处理时圆角半径至少为200mm。
[0009]作为优选地,在切除所述修补区域时,预先对待补窑炉采取加固措施,所述加固措施具体为:在修补区域周围焊接定位支撑板。
[0010]作为优选地,将待补窑炉上的修补区域切除,形成挖补区后,对挖补区采取支撑措施,所述支撑措施具体为:在待补窑炉内部沿挖补区两侧径向焊接米字支撑架。
[0011]作为优选地,将备件焊接在挖补区内时,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31:对备件进行分层处理,分离为若干备件层,所述备件层包括外壁、内壁,所述外壁分为4层备件层,所述内壁分为3层备件层;
[0013]步骤32:向挖补区内焊接备件层时,根据备件层顺序调节焊接电流大小。
[0014]作为优选地,根据备件层顺序调节焊接电流大小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0015]焊接第一层外壁时采用一型电流,焊接第二层外壁和第三层外壁时采用二型电流,焊接第四层外壁时采用三型电流;
[0016]焊接第一层内壁时采用一型电流,焊接第二层内壁时采用二型电流,焊接第三层内壁时采用三型电流;
[0017]所述一型电流为120

140A,所述二型电流为160

200A,所述三型电流为140

180A。
[0018]作为优选地,向挖补区内焊接备件层时,焊接过程中使用电镐敲击焊缝。
[0019]作为优选地,在步骤31中,完成修补后,采用修涂料对焊口部位进行修涂填补,填补后静置焊口部位并清水养生,所述修涂料以稀释的硅质热补料和高温粘结剂与清水混合而成。
[0020]作为优选地,所述稀释的硅质热补料和高温粘结剂比例为3:4。
[0021]作为优选地,所述稀释的硅质热补料中含有质量比为15

25%的硅砖骨料,所述硅砖骨料的颗粒度为7

25mm。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3]舍弃以往补焊裂纹的方式,而采用裂纹区域整体挖补更换,降低了备件成本,修补总时长在24小时内能够完成,而更换筒体至少需要192小时,节省了大量的备件人力物力与时间支出,进而提升了主机台的时运转率,保障生产任务完成效率,且修补后原变形无裂纹再发生,无变形现象,能够长时间保持修补效果,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中将备件焊接在挖补区内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9]如图1所示,一种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
[0030]步骤1:在待补窑炉上测定修补区域,所述修补区域闭合且以裂纹为中心将裂纹包裹完全;
[0031]步骤2:将待补窑炉上的修补区域切除,形成挖补区,并根据修补区域尺寸制作备件;
[0032]步骤3:将备件焊接在挖补区内,完成修补。
[003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裂纹区域整体挖补更换,降低了备件成本,短,节省了大量的
备件人力物力与时间支出,进而提升了主机台的时运转率,保障生产任务完成效率,且修补后原变形无裂纹再发生,无变形现象,能够长时间保持修补效果,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0034]整个窑壁裂纹修补作业过程中,回转窑筒体应处于完全冷却状态,以消除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数据不准;步骤2中,将待补窑炉上的修补区域切除后,还需对切除后留下的坡口进行打磨,打磨至呈30
°
的V型,步骤3中,备件采用以往更换下的旧筒体中无裂纹的部位,采用以往的旧筒体,既能够保障备件与待补窑炉的适配性,还能够达到旧物利用的目的,取用方便,无需额外修筑窑炉备件。
[0035]更为具体的,所述测定修补区域过程中,对修补区域的边角做圆角处理,所述圆角处理时圆角半径至少为200mm。
[0036]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待补窑炉中的裂纹已经改变了待补窑炉内部的受力环境,若切割时对修补区域边角采用直线切割的方式,直线间的夹角受力过大,容易使得窑炉进一步沿夹角处发生变形,从而影响修补区域后续的切割效果,甚至可能造成窑炉坍塌,所以根据圆弧边缘受力难以形变的特性,采用对修补区域的边角做圆角处理的方法,使得切割边角呈圆弧状,较之直线夹角处有更大的承力范围,切割过程中切割边角的形变度小甚至无形变,一来能够保障切割过程中的安全性,二来保障切割后的挖补区完整性,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备件相配合,在采用以往更换下的旧筒体中无裂纹的部位制备备件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待补窑炉上测定修补区域,所述修补区域闭合且以裂纹为中心将裂纹包裹完全;步骤2:将待补窑炉上的修补区域切除,形成挖补区,并根据修补区域尺寸制作备件;步骤3:将备件焊接在挖补区内,完成修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修补区域过程中,对修补区域的边角做圆角处理,所述圆角处理时圆角半径至少为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切除所述修补区域时,预先对待补窑炉采取加固措施,所述加固措施具体为:在修补区域周围焊接定位支撑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补窑炉上的修补区域切除,形成挖补区后,对挖补区采取支撑措施,所述支撑措施具体为:在待补窑炉内部沿挖补区两侧径向焊接米字支撑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备件焊接在挖补区内时,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对备件进行分层处理,分离为若干备件层,所述备件层包括外壁、内壁,所述外壁分为4层备件层,所述内壁分为3层备件层;步骤32:向挖补区内焊接备件层时,根据备件层顺序调节焊接电流大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窑炉用窑壁裂纹修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锋万彬丁小平袁华岳俊明于淑钧葛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甘肃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