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沥青热分解机理研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989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沥青热分解机理研究方法,属于沥青材料火灾安全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尚未能从微观尺度上研究沥青热分解反应机理的问题。首先将沥青分离为四种组分,通过分析试验数据构建沥青及其四组分的分子模型;然后对沥青及其四组分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热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沥青热分解机理研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沥青热分解机理研究方法,属于沥青材料火灾安全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一个半封闭的狭长管状空间,当隧道发生火灾时,短时间内在火源下的路面温度可达到700℃以上,远远超过沥青的起始热分解温度。沥青作为石油加工的副产品,属于易燃危险品,高温下会热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烟气。这些有毒烟气不仅会对人体眼部、鼻咽部和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作用,更会助长火势的蔓延。因此沥青材料的火灾安全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0003]沥青是一种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目前对沥青热分解机理的研究方法仍停留于宏观试验方法,尚未在微观分子层面上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深入研究沥青的热分解机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理论,对大量分子的运动轨迹进行的统计分析。该模拟方法是以统计力学和热力学理论为基础,模拟各种原子和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行为,并提供原子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计算方法,通过模拟可以得到分子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热力学特性。在此之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沥青热分解机理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对沥青进行化学组分分离试验,将沥青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四种组分,分别称量各组分质量,并对各组分试样进行元素分析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试验,根据四组分质量比、元素摩尔比、官能团种类以及氧(O)、氮(N)、硫(S)原子数量,建立沥青及其四组分的分子模型;(2)取沥青及其各组分试样进行热重

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分析试验,在氮气气氛下从室温升温到800℃,采用微分法对热重试验曲线进行拟合,求解沥青及其各组分的反应动力学参数;(3)在分子动力学软件中将力场设置为反应力场,引用包含碳(C)、氢(H)、O、N和S元素的C/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涛董明夏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