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限定信标间距的超大规模MIMO可视区域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多天线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限定信标间距的超大规模MIMO可视区域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为第六代移动通信(6G)热点技术,而可视区域(VR)是其超大孔径阵列部署方式下出现的新的信道特性,即不同位置处的用户各自可见整体天线阵列的不同部分。通过选择VR正交用户联合进行传输设计,可大幅降低通信复杂度,因此超大规模MIMO系统中用户VR分布的识别至关重要。当前VR识别通常从大量的用户中随机选择一些用户(信标用户)发送上行导频,测量其位置坐标与在天线阵列上对应的用户VR,构建起一个用于参考的位置
‑
VR数据集。然而,随机选择信标用户的分布既不均匀性,也不可控,这必然导致信标用户分布密集的区域识别准确率较高,但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而信标用户分布稀疏的区域识别准确率低劣,并由此造成传输困扰。因此,如何均匀、合理地选取信标用户用于实现高效的VR识别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定信标间距的超大规模MIMO可视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给定的超大规模MIMO环境中,移动站侧从大量的用户中随机选择一些信标用户测量其位置坐标并发送上行导频,然后测量基站侧天线阵列上接收导频信号的强度,确定用户位置对应的可视区域(VR),从而建立一个用于候选信标用户数据的位置
‑
VR数据集S;步骤2、设置所需选出的信标用户数量N,并合理设置信标用户位置间距的上界限D
max
和下界限D
min
;步骤3、从S中随机选取少量位置
‑
VR数据作为初始元素,构成最初的信标用户集B,依据该集合实现基于位置的用户VR的最初划分;步骤4、每次从S中选取一个满足与B中所有信标位置距离均在[D
min
,D
max
]范围内的数据s,并将其加入集合B,从而达到扩展信标用户集的目的;步骤5、重复执行步骤4,循环迭代,每次为集合B扩展一个元素,直至B中的信标用户个数达到N,此时的集合B即为优化后的信标用户集,该集合包含信标位置和对应的VR标签信息;步骤6、以此信标用户集B为基础,根据信标用户的位置信息对所有用户分布区域进行划分,将VR标签信息相同的位置区域合并在一起,从而得到位置区域
‑
VR数据集步骤7、大量VR信息未知的普通用户以数据集为参考,根据自身位置信息从中找出与其距离最近的信标用户s,s所属位置区域判为该VR未知用户所属位置区域,并由此获得对应的VR信息,从而实现VR识别优化目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定信标间距的超大规模MIMO可视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立数据集S包括:集合S中每个元素s表示一个候选信标用户,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凯,高锐锋,李业,胡英东,王珏,杨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