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口一体式玻纤熔断管,包括芯管、铜质接头以及外管,所述外管包括若干浸润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呈管状的缠绕于铜质接头以及芯管的外表面外上后浸润的环氧树脂硬化成型;所述铜质接头呈T型并具有直径较小的第一端和直径较大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防退螺纹,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还设置至少一条轴向延伸的分断槽,以将防退螺纹分断,所述玻璃纤维与防退螺纹同向螺旋的缠绕于芯管和第一端上,玻璃纤维缠绕于第一端上的部分嵌设于防退螺纹的沟槽中,浸玻璃纤维中的环氧树脂浸入分断槽中并在硬化后形成防退凸块。通过上述结构,有效消除了铜质接头与外管连接处的间隙,避免了冷却油由熔断管流出的问题。由熔断管流出的问题。由熔断管流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口一体式玻纤熔断管
[0001]本技术涉及熔断管,特别是一种接口一体式玻纤熔断管。
技术介绍
[0002]熔断器有油浸式和跌落式两种,油浸式熔断器在结构上主要由熔断管、熔体及导电部件等元器件组成。其中熔体是主要部分,它既是感测元件又是执行元件。熔断管则起到保护、灭弧的作用。已知熔断管包括一个由硬质纤维材质的外管以及设置在外管内部的带有灭弧作用的芯管,在熔断管的一端螺接有一个铜质接头以实现熔体在熔断管内的固定连接以及与变压器的电连接。现有问题是,当熔断器长时间浸入至变压器中的冷却油中后,常常出现冷却油经由熔断器流出的情况。工人通过原因排插后发现,铜质接头与外管二者之间的结合是通过后期加工出的螺纹实现螺接的,二者在螺接后,螺纹副之间难免存在间隙,冷却油往往通过该间隙渗入到熔断器中然后再从熔断器中流出。而为了防止该种情况出现,工人在螺接铜质接头与外管时,往往会在铜质接头的螺纹上涂覆密封胶。然而,在高温以及高电压的情况下,工人发现绝缘胶也只能保持一段时间的密封性,在一定时间后密封胶在高温、高电压的情况下消散后还是会出现冷却油渗漏的情况,而当冷却油渗入芯管后,冷却油会经历一个在芯管中积留然后满出的过程,而当芯管内部被冷却油填满后就会导致熔体熔断时芯管中的氯化锌无法快速受热反应的问题,氯化锌的阻燃效果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极易引起爆燃。
[0003]为此,就需要一种能够杜绝铜质接头与外管之间的连接间隙的玻纤熔断管,以保证熔断器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口一体式玻纤熔断管,以改善传统玻纤熔断管中铜质接头与外管存在的连接间隙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接口一体式玻纤熔断管,
[0007]包括芯管;
[0008]铜质接头,芯管一端同轴的插接于铜质接头中;
[0009]外管,包括若干浸润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呈管状的缠绕于铜质接头以及芯管的外表面外上后浸润的环氧树脂硬化成型;
[0010]所述铜质接头呈T型并具有直径较小的第一端和直径较大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防退螺纹,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还设置至少一条轴向延伸的分断槽,以将防退螺纹分断,所述玻璃纤维与防退螺纹同向螺旋的缠绕于芯管和第一端上,玻璃纤维缠绕于第一端上的部分嵌设于防退螺纹的沟槽中,浸玻璃纤维中的环氧树脂浸入分断槽中并在硬化后形成防退凸块。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同轴设置一圈防退环,所述防退环的外径大于第一
端上螺纹的外径。
[0012]优选的,所述铜质接头内部设置阶梯孔,所述芯管的一端插入至阶梯孔中后端面抵接在阶梯孔的阶梯面上,所述芯管插入阶梯孔一端的外表面上还涂覆有使铜质接头与芯管粘结的粘胶层。
[0013]有益效果:相较于原有的铜质接头与外管通过后续车螺纹实现螺接的方式,本方案的优点在于,本方案中的外管在铜接头的螺纹上一体成型制成。成型时玻璃纤维中浸润的环氧树脂将玻璃纤维与螺纹之间的间隙填满,避免了间隙的形成,进而有效的防止了冷却油从铜质接头与外管间隙中渗出的问题。另外,在环氧树脂硬化时所形成的填充于分断槽中的防退凸块能够有效防止铜质接头与外管之间的相对转动,避免了后期二者相对转动而再次出现间隙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铜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铜质接头上缠绕一圈玻璃纤维时的剖视图;
[0017]图4是玻璃纤维嵌入防退螺纹中时的状态图。
[0018]附图标记:100.芯管 200.铜质接头 210.第一端 211.防退螺纹 212.分断槽 220.第二端 230.防退环 300.外管 310.玻璃纤维 320.环氧树脂321.防退凸块400.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4所示的一种接口一体式玻纤熔断管,包括芯管100,该芯管由氯化锌无棉纤维纸卷制而成,即俗称的钢纸管。在芯管的一端同轴的连接有一个铜质接头200。在铜质接头以及芯管的外表面上密封的包裹有一层外管300,以实现三者的固定连接。具体的,铜质接头200呈T型的阶梯管结构,该铜质接头可分为直径较小的第一端210和直径较大的第二端220。其中,第一端的外表面上预先车加工有防退螺纹211,同时该防退螺纹被至少一条沿着铜质接头的轴向延伸的分断槽212所分断。而外管300则由若干缠绕在铜质接头以及芯管外表面上的玻璃纤维310以及浸入在玻璃纤维中的环氧树脂320构成。其中,外管中缠绕在铜质接头表面的玻璃纤维与铜质接头上的防退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同且螺距也相同,以保证最内则的玻璃纤维能够呈嵌设在防脱螺纹的状态缠绕于铜质接头上。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环氧树脂在硬化前会从玻璃纤维中浸出并填满玻璃纤维与铜质接头之间的间隙。而浸入分断槽的环氧树脂在烘干硬化后则形成防退凸块321,该防退凸块卡在分断槽中,起到后续防止铜质接头与外管相对转动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环氧树脂在硬化前为流质状态,因此能够充分填充玻璃纤维与铜接头之间的间隙,避免间隙的形成。
[0021]作为可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升降低外管与铜质接头发生相对转
动的可能,在第一端210的端面上同轴的设置有一圈防退环230,该防退环的外径大于第一端上防退螺纹的外径。即当外观与铜接头如果要产生相对转动,则因为相对转动会导致铜质接头从外观中退出,而铜质接头中第一端轴向退出过程中必然是带着防退环也从外管中退出,然而因为防退环的外径大于螺纹的外径,就会导致防退环无法通过从螺纹中退出,即防退环无法轴向移动,也就起到了防止铜质接头与外管发生相对转动的作用。
[0022]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为了方便生产时玻璃纤维在铜质接头以及芯管上的缠绕,可以将铜质接头与芯管二者先行连接,而为了保证芯管与铜质接头连接的精准性,铜质接头内部的通孔为阶梯孔,而芯管插入阶梯孔中的一端的端面抵接在阶梯孔的阶梯面上。同时,为了防止缠绕玻璃纤维时铜质接头与芯管发生抖动,在芯管插入阶梯孔一端的表面上还涂覆有一层粘胶层400来提升铜质接头与芯管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口一体式玻纤熔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管;铜质接头,芯管一端同轴的插接于铜质接头中;外管,包括若干浸润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呈管状的缠绕于铜质接头以及芯管的外表面外上后浸润的环氧树脂硬化成型;所述铜质接头呈T型并具有直径较小的第一端和直径较大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防退螺纹,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还设置至少一条轴向延伸的分断槽,以将防退螺纹分断,所述玻璃纤维与防退螺纹同向螺旋的缠绕于芯管和第一端上,玻璃纤维缠绕于第一端上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伯明,杨冰杰,吴志峰,陆敏飞,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天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