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条折断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折板装置,其包括底座、料仓、位于料仓的出料口处的折断件、设置于折断件上的折断通孔、设置于底座上的推料连杆组件、与推料连杆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的推料组件、转动设置于底座上的旋转体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折断连杆组件,所述折断通孔与料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折断连杆组件的输出端与旋转体传动连接,所述折断件偏心地插设于旋转体内。灯芯板折断时的精准度高;折断连杆组件和推料连杆组件在分别带动折断件和推料组件运动时的可靠性高、运动速度快及运动状态稳定;节约了驱动折断件或推料组件运动的动力源,以简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减少了生产和制造成本。减少了生产和制造成本。减少了生产和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灯条折断
,尤其是指一种折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装饰灯、广告灯和外露灯等灯具内均包含一个必不可少的零件:灯芯板,灯芯板也可叫做贴片灯珠。灯芯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整块的灯板折断为整排的灯条板,再将整排的灯条板折断为单一的灯芯板。在申请号为CN202122577139.0、申请名称为一种自动折板机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二、与驱动装置二的输出端连接的推动件、折断件、复位装置及分别设置于机架上的储板组件和驱动装置一,所述驱动装置二的输出端用于与折断件驱动连接,所述复位装置连接于折断件和机架,所述推动件能突伸至储板组件内并与储板组件滑动连接。此专利申请需要两个驱动机构分别带动推动件运动,还需要一个驱动机构带动折断件折断灯板,此专利申请的驱动机构的成本高,安装和调试过程复杂。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板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折板装置,其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料仓、位于料仓的出料口处的折断件、设置于折断件上的折断通孔、设置于底座上的推料连杆组件、与推料连杆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的推料组件、转动设置于底座上的旋转体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折断连杆组件,所述折断通孔与料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折断连杆组件的输出端与旋转体传动连接,所述折断件偏心地插设于旋转体内;所述推料连杆组件用于驱动推料组件伸入或伸出料仓,所述推料连杆组件还能用于驱动推料组件在料仓内滑动。
[0006]进一步地,所述料仓包括仓本体、设置于仓本体内的容置腔及设置于仓本体上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容置腔连通,所述推料组件能贯穿第一滑槽并伸入容置腔内,所述推料组件能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动件及设置于推动件上的多个限位爪,所述限位爪能贯穿第一滑槽并伸入容置腔内,所述限位爪能能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推动件与推料连杆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推料连杆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推料连杆结构和第二推料连杆结构,所述第一推料连杆结构和第二推料连杆结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推料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料连杆结构用于带动推料组件向上伸入或向下伸出料仓;所述第一推料连杆结构用于带动推料组件向靠近或远离折断件的方向运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料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中部与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推料组件铰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料连杆结构包括第四连杆、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滑动座、与第一滑动座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块、设置于第一滑动块的一端的第二滑动座及与第二滑动座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推料组件传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折断连杆组件包括第五连杆及与第五连杆的一端铰接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套设于旋转体外并与旋转体卡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折板装置还包括送料部,所述送料部包括定位组件、设置于底座上的送料连杆组件及设置于送料连杆组件的输出端的夹持组件,所述折断件转动地设置于定位组件的进料口与料仓的出料口之间,所述送料连杆组件用于驱动夹持组件向靠近或远离定位组件的方向移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座、沿定位座的长度方向贯穿定位座设置的定位腔、沿定位座的高度方向贯穿定位座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定位腔连通,所述定位腔与折断通孔连通。
[0014]进一步地,所述送料连杆组件包括第六连杆、第八连杆、中部与底座铰接的第七连杆、设置于底座上第三滑动座、与第三滑动座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动块、设置于第三滑动块的一端的第四滑动座及与第四滑动座滑动连接的第四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的另一端与第七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七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滑动块的一端与第八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滑动块的另一端与夹持组件传动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灯芯板折断时的精准度高;通过外部凸轮传动机构分别带动折断连杆组件或/和推料连杆组件运动;通过折断连杆组件带动折断件转动,通过推料连杆组件带动推料组件运动;折断连杆组件和推料连杆组件在分别带动折断件和推料组件运动时的可靠性高、运动速度快及运动状态稳定;节约了驱动折断件或推料组件运动的动力源,以简化本技术的结构,减少了生产和制造成本,同时减少了动力源分别对折断件或推料组件进行驱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实现了高效、精准地折断灯条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料仓与折断连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推料组件和推料连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定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送料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灯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底座;2、料仓;3、推料连杆组件;4、折断连杆组件;5、折断件;6、折断通孔;7、推料组件;8、旋转体;9、送料部;100、灯芯板;101、折断线;21、仓本体;22、容置腔;23、第一滑槽;24、感应器;31、第一推料连杆结构;32、第二推料连杆结构;41、第五连杆;42、转动件;
71、推动件;72、限位爪;91、定位组件;92、送料连杆组件;93、夹持组件;94、定位座;95、定位腔;96、第二滑槽;97、连接座;98、夹持气缸;99、夹爪;311、第一连杆;312、第二连杆;313、第三连杆;321、第一滑动座;322、第二滑动座;323、第一滑动块;324、第二滑动块;325、第四连杆;921、第六连杆;922、第七连杆;923、第八连杆;924、第三滑动座;925、第三滑动块;926、第四滑动座;927、第四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7]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板装置,其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料仓2、位于料仓2的出料口处的折断件5、贯穿折断件5设置的折断通孔6、设置于底座1上的推料连杆组件3、与推料连杆组件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的推料组件7、转动设置于底座1上的旋转体8及设置于底座1上的折断连杆组件4,所述折断通孔6与料仓2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折断连杆组件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料仓(2)、位于料仓(2)的出料口处的折断件(5)、设置于折断件(5)上的折断通孔(6)、设置于底座(1)上的推料连杆组件(3)、与推料连杆组件(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的推料组件(7)、转动设置于底座(1)上的旋转体(8)及设置于底座(1)上的折断连杆组件(4),所述折断通孔(6)与料仓(2)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折断连杆组件(4)的输出端与旋转体(8)传动连接,所述折断件(5)偏心地插设于旋转体(8)内;所述推料连杆组件(3)用于驱动推料组件(7)伸入或伸出料仓(2),所述推料连杆组件(3)还能用于驱动推料组件(7)在料仓(2)内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2)包括仓本体(21)、设置于仓本体(21)内的容置腔(22)及设置于仓本体(21)上的第一滑槽(23),所述第一滑槽(23)与容置腔(22)连通,所述推料组件(7)能贯穿第一滑槽(23)并伸入容置腔(22)内,所述推料组件(7)能与第一滑槽(23)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7)包括推动件(71)及设置于推动件(71)上的多个限位爪(72),所述限位爪(72)能贯穿第一滑槽(23)并伸入容置腔(22)内,所述限位爪(72)能能与第一滑槽(23)滑动连接;所述推动件(71)与推料连杆组件(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连杆组件(3)包括分别设置于底座(1)上的第一推料连杆结构(31)和第二推料连杆结构(32),所述第一推料连杆结构(31)和第二推料连杆结构(32)的输出端分别与推料组件(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料连杆结构(32)用于带动推料组件(7)向上伸入或向下伸出料仓(2);所述第一推料连杆结构(31)用于带动推料组件(7)向靠近或远离折断件(5)的方向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料连杆结构(31)包括第一连杆(311)、第二连杆(312)及中部与底座(1)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杆(313),所述第一连杆(311)的一端与第三连杆(31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31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1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12)的另一端与推料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华,蒲小明,黄树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享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