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恢复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968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恢复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快恢复二极管包括阴极金属层、硅片、场氧化层、阳极金属层,所述阴极金属层、所述硅片、所述场氧化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硅片的上部具有有源区,所述场氧化层具有与所述有源区相对应的有源区窗口,所述阳极金属层覆盖所述有源区窗口和所述场氧化层,其中,在所述有源区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高掺杂P区,每两个高掺杂P区之间设置有层叠区,所述层叠区包括位于下半部的低掺杂P区和位于上半部的低掺杂N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快恢复二极管正面注入效率,在反向偏置时提供正面空穴电荷的抽取通道,更快地使器件进入截止状态,大大降低反向恢复损耗,提升反向恢复能力。提升反向恢复能力。提升反向恢复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恢复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具体涉及一种快恢复二极管和一种快恢复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电力电子应用中,快恢复二极管作为与开关器件配套的器件,其反向恢复时间短,反向软恢复特性越来越多的影响到开关器件和系统的性能。快恢复二极管内部结构主要为PIN结构,主要包括正面阳极的高掺杂P区,中部的低掺杂N型基区用于承受高压,和高掺杂的N型区做背面欧姆接触的阴极区域。在施加正向偏压时,低掺杂的基区会被高掺杂的P型区和N区注入的载流子充满,低掺杂区载流子浓度增加,形成对低掺杂N型基区的电导调制,以便降低压降。在施加反向偏压时,基区中注入的载流子需要漂移出基区,空穴和电子相应的通过正面和背面流出。
[0003]目前相关技术中经常使用的快恢复二极管包括图1所示的有源区整体的低掺杂P区结构,或图2所示的高掺杂P区和低掺杂P区相间隔的结构,来实现阳极可控的方式。然而上述结构在反向恢复时,由于正面没有给空穴提供相应的通道,反向截止形成慢,反向恢复中贮存时间长,不利于反向恢复。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金属层、硅片、场氧化层、阳极金属层,所述阴极金属层、所述硅片、所述场氧化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硅片的上部具有有源区,所述场氧化层具有与所述有源区相对应的有源区窗口,所述阳极金属层覆盖所述有源区窗口和所述场氧化层,其中,在所述有源区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高掺杂P区,每两个高掺杂P区之间设置有层叠区,所述层叠区包括位于下半部的低掺杂P区和位于上半部的低掺杂N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掺杂P区的厚度为4~6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掺杂N区的厚度为3~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掺杂P区的厚度为8~15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金属层的厚度为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快恢复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氧化、光刻有源区:对带有N型外延层的硅片清洁处理后进行氧化处理,在硅片的上面形成场氧化层,然后在硅片的上面经光刻、腐蚀出有源区窗口;(2)、低掺杂P型杂质离子注入:用离子注入机将P型离子注入到有源区内和终端区,注入能力在60~180KeV,注入剂量7E12~7E13;(3)、低掺杂P型杂质推进:将硅片放置于高温扩散炉中,对P型杂质进行推进,在有源区形成低掺杂P区和终端P型场限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茂戚丽娜俞义长赵善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