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高精度时延估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968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高精度时延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信号发射机将训练序列通过OFDM调制得到的信号末尾加循环后缀和同步序列,并进行组帧、上变频后,得到射频发射信号并发射;S2.信号接收机对接收到的信号依次进行下变频和时间粗同步得到接收信号,并对其进行频偏估计并补偿;S3.针对时频粗同步后的接收信号,信号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的训练序列通过FFT变换与本地训练序列共轭相乘,将结果进行FFT时域加窗;S4.选取加窗后的结果前后相等的两段进行共轭相乘、累加、求相角、算出时延的操作,完成对数据进行高精度时延估计的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时延估计的精度,保证了接收数据采样的准确性。的准确性。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高精度时延估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时间同步,特别是涉及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高精度时延估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无线通信中,时间同步精度对信号是否能正确解调起着决定性作用,整数倍采样率时延估计只能得到粗略时间延时,时延精度不高。如果不进行高精度时延估计和同步,会使通信信号存在相位偏差,使得最终通信信号解调正确率降低,影响通信质量,现有的高精度时延估计方法,容易受多径和频偏的影响,在复杂电子环境下几乎失去了时延估计的能力,在对时间同步精度高的通信系统中使用效果很差。
[0003]多径和噪声会导致接收机时间同步的性能急剧恶化、使得通信质量大大降低,现有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只通过累加初步消除噪声的影响,导致时延估计性能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高精度时延估计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在复杂电子环境下时延估计的准确性,为复杂电子环境下的时间同步提供了条件。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杂电磁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高精度时间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信号发射机将训练序列通过OFDM调制得到的信号末尾加循环后缀和同步序列,并进行组帧、上变频后,得到射频发射信号并发射;S2.信号接收机对接收到的信号依次进行下变频和时间粗同步得到接收信号,并对其进行频偏估计并补偿;S3.针对时频粗同步后的接收信号,信号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的训练序列通过FFT变换与本地训练序列共轭相乘,将结果进行FFT时域加窗;S4.选取加窗后的结果前后相等的两段进行共轭相乘、累加、求相角、算出时延的操作,完成对数据进行高精度时延估计的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电子环境下高精度时延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本地的训练序列是长度为N,取值为
±
1的伪随机序列x(n),经过OFDM调制,在末尾加上长度为m的循环后缀,在每帧的帧头加入长度为n的同步序列,该同步序列在时域上分为两段重复的GOLD序列,然后进行组帧,上变频,通过射频发射,得到发射信号f(t)的表达式为:其中,C(t)为组帧后的数据,f
c
为射频调制的中心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高精度时延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设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R(t),其表达式为:其中,ω
d
为多普勒频移,T为延时,n(t)为高斯噪声;将接收信号R(t)缓存,然后进行下变频和时频粗同步;其中时间粗同步采用时域滑动相关算法,产生帧同步信息,频率粗同步时估计并抵消接收信号因为多普勒效应而造成的频偏,将同步序列从时间粗同步后的信号中提取出来,并将同步序列前后两段长度相等的数据对应共轭相乘,然后对得到的乘积进行累加、去相位,估算出频差值,然后补偿给接收到的信号;经时频粗同步后的接收数据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舰徐强赵玲巧邵士海武者东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