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UV涂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60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性UV涂料及其应用。所述水性UV涂料以质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包括:水性UV树脂40份~65份、水性单组份丙烯酸树脂5份~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2份~2份、水性润湿剂0.1份~1.5份、水性消泡剂0.1份~1份、流平剂0.2份~2份、水性流变助剂0.2份~2份、光引发剂1份~5份、pH调节剂0.1份~1份、水性成膜助剂2份~15份,以及水5份~20份;所述水性UV树脂包含质量比为(1~5):1的官能度为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性UV涂料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性UV涂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3C产品领域,塑料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3C产品的外壳通常采用塑料并在其上进行涂层装饰,以提高其外观质感。现有3C产品外观表面的涂层装饰中银色涂料占据比较大的比例,涂装工艺为一涂UV银粉涂料。但现有的UV银粉涂料大多为溶剂型体系,存在较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污染。
[0003]同时,传统的3C产品的外壳工艺生产中,对于一次生产中造成的涂装缺陷一般不做修补处理,直接报废基材,如此造成较大的浪费和不良率。也有些生产厂家使用UV返修水,其工艺是先将不良品整体打磨好,再预喷一层返修水,再重涂UV辐射固化涂料来达到重涂附着力的效果,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但喷涂返修水,需额外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施工工艺繁琐,降低了生产率。因此亟需一种能够直接重涂,且重涂附着力好的UV涂料。
[0004]另外,3C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其外壳与人体接触时间长,对抗污性(即防涂鸦性能)有较大需求,否则容易沾染指纹和污渍,影响外观。传统的防涂鸦涂料的防涂鸦性能的实现一般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1)添加纳米助剂,利用纳米物质的小尺寸效应及疏水疏油性来达到防污的目的;(2)直接添加耐粘污助剂,降低涂膜的表面张力,使污物粘不上去。
[0005]以上两种方法虽然可以提供防涂鸦性能,但会导致涂层基本无重涂附着力,同时难以长时间维持好的防涂鸦性能。且如添加纳米助剂的方法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应用。
专利技术内容
[0006]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涂附着力和防涂鸦性能优异的水性UV涂料及其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性UV涂料,以质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包括:水性UV树脂40份~65份、水性单组份丙烯酸树脂5份~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2份~2份、水性润湿剂0.1份~1.5份、水性消泡剂0.1份~1份、流平剂0.2份~2份、水性流变助剂0.2份~2份、光引发剂1份~5份、pH调节剂0.1份~1份、水性成膜助剂2份~15份,以及水5份~20份;
[0008]所述水性UV树脂包含质量比为(1~5):1官能度为6

8的水性UV树脂与官能度为2的水性UV树脂。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选自多丙烯酸酯官能团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量为6000~20000。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性UV树脂包含质量比为(2~5):1官能度为6

8的高官水性UV树脂与官能度为2的低官水性UV树脂。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性UV树脂选自聚酯型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低聚物。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性单组份丙烯酸树脂选自水性脂肪族聚氨酯

丙烯酸酯分散体。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性单组份丙烯酸树脂与所述水性UV树脂的质量比为1:(2~10)。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性润湿剂选自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水性润湿剂;及/或
[0016]所述水性消泡剂选自水性聚合物型消泡剂;及/或
[0017]所述流平剂选自丙烯酸聚合物流平剂;及/或
[0018]所述水性流变助剂选自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及/或
[0019]所述pH调节剂选自二甲基乙醇胺、2

氨基
‑2‑
甲基

丙醇、叔丁基二乙醇胺和N

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及/或
[0020]所述水性成膜助剂选自二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甲醚和二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料组分还包括水性银粉3份~10份。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水性UV涂料以质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包括:水性UV树脂40份~65份、水性单组份丙烯酸树脂5份~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2份~2份、水性润湿剂0.1份~1.5份、水性消泡剂0.1份~1份、流平剂0.2份~2份、水性流变助剂0.2份~2份、光引发剂2份~4份、pH调节剂0.1份~1份、水性成膜助剂2份~15份,以及水5份~20份;
[0023]所述水性UV树脂包含质量比为(2~5):1官能度为6

8的高官水性UV树脂与官能度为2的低官水性UV树脂;
[0024]所述光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2):1的深层固化引发剂与表层固化引发剂的组合。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料组分还包括水性分散剂0.2份~2份和/或水性蜡助剂0.5份~3份。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性分散剂选自含有颜料亲和基团的共聚物溶液;及/或
[0027]所述水性蜡助剂选自改性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蜡(EVA)乳液。
[002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如上所述的水性UV涂料在电子产品表面涂装中的应用。
[0029]上述水性UV涂料,在合理控制各原料组分的比例基础上,采用质量比为(1~5):1的官能度为6

8(高官)的水性UV树脂与官能度为2(低官)的水性UV树脂作为基础树脂,并协同采用了水性单组份丙烯酸树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水性单组份丙烯酸树脂能够在改善该体系的重涂性能,且不影响漆膜的其它力学性能,如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有机硅结构可以降低漆膜表面的表面张力,带来滑爽的防涂鸦效果。更重要的是,需要对水性单组份丙烯酸树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二者的质量份进行合理控制,过多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会影响水性单组份丙烯酸树脂改善体系的重涂性能的发挥,过少则达所需的防涂鸦效果,同时需要对前述高官水性UV树脂和低官水性UV树脂之间的比例进行合理控制,高官水性UV树脂添加量过少会造成漆膜的硬度、耐磨性等物理性能不足,过多会造成漆膜收缩性过大导致附着力变差,且高官水性UV树脂粘度较高,需要添加更多的水稀释至合适的粘度。低官水性UV树脂添加量过少会降低漆膜的柔韧性导致附着力降低,过多会造成漆膜的硬度、耐磨性等物理性能不足,此外当体系中加入了银粉时,还会降低银粉的定向排列效果。
[0030]基于此,水性UV涂料能够兼具良好的防涂鸦效果以及重涂附着力,使用时更美观
舒适,生产时通过重涂即可满足涂装加工厂产品返工的要求,降低了报废率,提高了合格率,无需额外打磨和使用返修水,降低了工艺复杂度和工时消耗,提高生产率。同时配方简单、成本低。
[0031]另外,该水性UV涂料能够满足所需的力学性能,如硬度、耐磨性佳、耐水、耐酸碱汗水、耐化学品等,且绿色环保,大大减少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水性UV涂料及其应用作进一步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UV涂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包括:水性UV树脂40份~65份、水性单组份丙烯酸树脂5份~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2份~2份、水性润湿剂0.1份~1.5份、水性消泡剂0.1份~1份、流平剂0.2份~2份、水性流变助剂0.2份~2份、光引发剂1份~5份、pH调节剂0.1份~1份、水性成膜助剂2份~15份,以及水5份~20份;所述水性UV树脂包含质量比为(1~5):1的官能度为6

8的水性UV树脂与官能度为2的水性UV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选自丙烯酸酯官能团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量为6000~200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UV树脂包含质量比为(2~5):1的官能度为6

8的高官水性UV树脂与官能度为2的低官水性UV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UV树脂选自聚酯型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低聚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单组份丙烯酸树脂选自水性脂肪族聚氨酯

丙烯酸酯分散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单组份丙烯酸树脂与所述水性UV树脂的质量比为1:(2~1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润湿剂选自聚醚改性硅氧烷溶液;及/或所述水性消泡剂选自水性聚合物型消泡剂;及/或所述流平剂选自丙烯酸聚合物流平剂;及/或所述水性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罗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凯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