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林业便于移植的苗木栽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54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农林业便于移植的苗木栽培器,其结构包括:移动模块、平行层、支撑柱、承重板、培育机构,移动模块顶部与平行层为一体化结构,支撑柱通过平行层固定于移动模块顶部中心,承重板边缘嵌入于支撑柱的侧边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培育机构进一步改进后,其依据恒温箱的拆分装置加持下,拆分装置的防锈箱将苗木与土壤完全接壤后,待苗木长成后,作业人员将整体防锈箱从适配槽取出,使得苗木与当前土壤能全部被带出,最后将防锈箱底部挡板卸下即可将当前土壤与苗木进行完全移入特定种植区域,完成移栽,从而可替代原有的挖掘移植特点,保护了苗木的根茎,防止挖掘根茎断裂而降低后期的存活率以及提高苗木的移栽简易度。期的存活率以及提高苗木的移栽简易度。期的存活率以及提高苗木的移栽简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林业便于移植的苗木栽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苗木培育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农林业便于移植的苗木栽培器。

技术介绍

[0002]苗木是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从而苗木在完全投入自然环境种植前必须对其幼苗进行培育,使得栽培器可为苗木提供特定的成长区域,为此通过栽培器的定点培育能将大批量的苗木位置进行限定,从而达成利于人工的灌溉效果,以至于通过栽培器的定点培育能保证苗木在培育过程不受自然界动物的影响,进而提高苗木(幼苗)的长成稳定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苗木栽培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苗木栽培器通常以较高养分的土壤进行限定苗木(幼苗)位置,达成苗木能在栽培器内进行培育生根发芽时,苗木的根茎则会深藏于当前栽培器的土壤当中,然后苗木在长成后进行人工挖掘移植时极易产生破坏当前根茎的情况,使得所破坏的根茎会残留于栽培器当中,最终会降低苗木移植后的存活性;为此我们将对当前苗木栽培器提出改进,使得栽培器在培育苗木后能安全有效的将全部苗木与苗木根茎进行完全取出移植,替代原有挖掘工艺导致的破坏苗木根茎的缺陷,进一步的提高栽培器的苗木存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农林业便于移植的苗木栽培器,其结构包括:移动模块、平行层、支撑柱、承重板、培育机构,所述移动模块顶部与平行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柱通过平行层固定于移动模块顶部中心,所述承重板边缘嵌入于支撑柱的侧边区域,所述培育机构安装于承载板顶部并且两侧与支撑柱相连接。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育机构设有卡块、恒温箱、限位框、适配槽、拆分装置,所述卡块焊接于恒温箱的侧端中心,所述恒温箱顶部与限位框相贴合,所述适配槽贯穿于限位框中心开拓于恒温箱的中心区域,所述拆分装置通过适配槽落入于恒温箱内部并相贴合,所述拆分装置通过恒温箱与支撑柱进行间距配合;所述卡块在恒温箱两侧各设有一块并以完全对称方位进行布置,所述限位框为长方形形状,所述适配槽内部装有多组拆分装置,所述多组拆分装置通过适配槽限定均处于同一中心线。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拆分装置设有挡板、防锈箱、拉块、种植槽、贴合壁、透气孔,所述挡板安装于防锈箱的底部,所述防锈箱顶部边缘与拉块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种植槽嵌入于防锈箱的中心区域,所述贴合壁设置于种植槽的左右两侧,所述透气孔贯穿于贴合壁表层与种植槽相通,所述挡板通过防锈箱的拉块落入于恒温箱内层底部并相贴合;所述挡板面积与防锈箱面积为一致,所述防锈箱名副其实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制成,所述种植槽内部为精抛光形态,所述贴合壁上开拓有多处方形透气孔。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设有主体、磁吸层、滑杆、辅助块、承载板,所
述主体顶部与磁吸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磁吸层表层边缘与滑杆进行焊接连接,所述辅助块落入于滑杆顶部圆心,所述承载板嵌入于磁吸层的中心区域并与滑杆进行间距配合,所述承载板通过主体、磁吸层、滑杆定位于种植槽下方并与防锈箱底部相接触;所述主体上的磁吸层为强磁吸盘制品,所述滑杆以垂直方位进行设定并且在磁吸层边缘四端各设有一组,所述辅助块直径小于滑杆直径,所述承载板表层为完全抛平形态。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板设有载物板、融合层、强化模板、抛平区、插块,所述载物板通过融合层与强化模板融为一体,所述强化模板与抛平区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插块通过抛平区水平布置于强化模板的中心区域,所述载物板通过强化模板的插块固定于磁吸层的表层中心区域;所述载物板与强化模板面积相适配,所述强化模板为碳钢材质所制成,所述抛平区上装有三块插块并且插块处于同一横向中心线。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恒温箱侧壁设有拼接区、气密壁、定位块、防偏件、防卡组件,所述拼接区设置于气密壁的两侧,所述定位块携带防偏件埋入于气密壁内部,所述定位块与防偏件相互垂直,所述防卡组件贯穿于气密壁表层与防偏件进行定位连接,所述防卡组件通过防偏件的定位可与适配槽边缘相通;所述气密壁为完全实心形态,所述定位块在防偏件两侧各设有一块,所述防偏件以横向直线方位进行延伸布置并且携带有多组防卡组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卡组件设有锁定栓、圆盘、限位环、滑槽、滚珠,所述锁定栓嵌入于圆盘的背部圆心,所述限位环落入于圆盘的表层圆心区域,所述滑槽贯穿于限位环中心开拓于圆盘的中心区域,所述滚珠嵌入于滑槽内部并与限位环进行间隙配合,所述圆盘通过锁定栓固定于防偏件当中,所述锁定栓横向直线贯穿于恒温箱外部、气密壁与防偏件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锁定栓为普通螺栓制品,所述圆盘圆心包含有内螺纹,所述滑槽与滚珠的球体形态相互适配并滑槽边缘含有相应的拦截层。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培育机构进一步改进后,其依据恒温箱的拆分装置加持下,拆分装置的防锈箱将苗木与土壤完全接壤后,待苗木长成后,作业人员将整体防锈箱从适配槽取出,使得苗木与当前土壤能全部被带出,最后将防锈箱底部挡板卸下即可将当前土壤与苗木进行完全移入特定种植区域,完成移栽,从而可替代原有的挖掘移植特点,保护了苗木的根茎,防止挖掘根茎断裂而降低后期的存活率以及提高苗木的移栽简易度,从而能使栽培器可达成便于移植的特性。
[0011]2.本专利技术由挡板进一步改进后,其依据主体上的磁吸层、四根滑杆能提高自身与防锈箱底部的组装便利性以及通过滑杆的插入卡合与磁吸层(强磁)的吸附可增加两者之间的连接紧固性,从而可提高承载对苗木与土壤的承载稳定性,防止取出过程因重量影响产生的自动脱落造成移植失败情况,然后承载板可通过强化模块上的插块来提高自身与磁吸层的拆分效率,进而通过简易拆装可便于后续对部件的全方位养护。
[0012]3.本专利技术由恒温箱侧壁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气密壁上的多组定位块与防偏件的加持下能将防卡组件位置进行确定,然后依据防卡组件的滚珠能在拆分装置装入适配槽或从适配槽区域取出过程被推动,使得通过滚珠的定点滚动加持下能防止拆分装置的拆装流畅性,防止装入或取出因方位稍微倾斜等情况影响产生的卡死,进一步的提高拆分装置与恒温箱的装配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属于一种用于农林业便于移植的苗木栽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属于一种培育机构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属于一种拆分装置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属于一种挡板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属于一种承载板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属于一种恒温箱侧壁改进后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属于一种防卡组件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移动模块

1、平行层

2、支撑柱

3、承重板

4、培育机构

5、卡块

51、恒温箱

52、限位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林业便于移植的苗木栽培器,其结构包括:移动模块(1)、平行层(2)、支撑柱(3)、承重板(4)、培育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1)顶部与平行层(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柱(3)通过平行层(2)固定于移动模块(1)顶部中心,所述承重板(4)边缘嵌入于支撑柱(3)的侧边区域,所述培育机构(5)安装于承载板(4)顶部并且两侧与支撑柱(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林业便于移植的苗木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机构(5)设有卡块(51)、恒温箱(52)、限位框(53)、适配槽(54)、拆分装置(55),所述卡块(51)焊接于恒温箱(52)的侧端中心,所述恒温箱(52)顶部与限位框(53)相贴合,所述适配槽(54)贯穿于限位框(53)中心开拓于恒温箱(52)的中心区域,所述拆分装置(55)通过适配槽(54)落入于恒温箱(52)内部并相贴合,所述拆分装置(55)通过恒温箱(52)与支撑柱(3)进行间距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农林业便于移植的苗木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分装置(55)设有挡板(551)、防锈箱(552)、拉块(553)、种植槽(554)、贴合壁(555)、透气孔(556),所述挡板(551)安装于防锈箱(552)的底部,所述防锈箱(552)顶部边缘与拉块(55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种植槽(554)嵌入于防锈箱(552)的中心区域,所述贴合壁(555)设置于种植槽(554)的左右两侧,所述透气孔(556)贯穿于贴合壁(555)表层与种植槽(554)相通,所述挡板(551)通过防锈箱(552)的拉块(553)落入于恒温箱(52)内层底部并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农林业便于移植的苗木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51)设有主体(a1)、磁吸层(a2)、滑杆(a3)、辅助块(a4)、承载板(a5),所述主体(a1)顶部与磁吸层(a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磁吸层(a2)表层边缘与滑杆(a3)进行焊接连接,所述辅助块(a4)落入于滑杆(a3)顶部圆心,所述承载板(a5)嵌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诚鞠健王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人民政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