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排放旋流燃烧装置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设备
,尤其涉及低排放旋流燃烧装置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显著提高,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NO
x
作为PM2.5的重要前体物,降低NO
x
排放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减少NO
x
排放,改善生活空气质量,全国各地区还陆续出台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部分城市对于燃气锅炉的NO
x
排放标准已经提高至<30mg/m。因此,降低NO
x
排放已成为燃烧装置设计的关键指标之一。
[0003]目前,传统燃烧器为燃料、空气在燃烧室内边混合边燃烧,存在局部高温及明显的火焰锋面,而NO
x
的生成对温度极其敏感,当温度超过1450℃时,热力型氮氧化物将会大量产生。因此,提高燃烧装置的热效率并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进一步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是燃烧应用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其中温和低氧稀释燃烧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排放旋流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高温烟气回流模块和旋流供给模块;所述旋流供给模块包括锥度螺旋导流管和点火装置,所述锥度螺旋导流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空气入口、第二空气入口、稀释烟气入口、燃料供给口、预热配空出口、换热管道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换热管道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锥度螺旋导流管为带锥度的螺旋管道结构,所述第一空气入口位于锥度螺旋导流管的入口,所述第一空气入口的方向与锥度螺旋导流管相切;所述预热配空出口为锥度螺旋导流管的出口,所述锥度螺旋导流管上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空气入口连通,该第一开口位于在第一空气入口与预热配空出口之间,所述锥度螺旋导流管上设有第二开口与稀释烟气入口连通,该第二开口位于第二空气入口和预热配空出口之间,所述稀释烟气入口的方向与锥度螺旋导流管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排放旋流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主体结构为圆柱体,所述炉体包含燃烧室、高温烟气出口、检修观察窗、炉体冷却单元、耐火保温层、支架;所述炉体分为炉体前部和炉体后部;所述燃烧室位于炉体内,所述燃烧室由第一圆台体空腔、第二圆台体空腔组成,所述第一圆台体空腔位于炉体前部,所述第二圆台体空腔位于炉体后部,所述第一圆台体空腔顶面和第二圆台体空腔顶面连通;所述燃烧室外部设有耐火保温层,所述炉体冷却单元位于第二圆台体空腔区域的耐火保温层内部;所述高温烟气出口设置在炉体前端,与燃烧室的第一圆台体空腔连通;所述检修观察窗位于炉体后端,并与燃烧室的第二圆台体空腔连通,所述炉体冷却单元由填埋在炉体内部的第一炉体冷却管和第二炉体冷却管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排放旋流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烟气回流模块为管道结构,固定于燃烧室中轴线位置,包括第一回流管道、第二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芬,杨秀淼,石建军,周孝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