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进行多对象操作的触控板及应用其中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935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可供进行多对象操作的触控板及应用其中的方法,所述触控板至少包含触控式结构与控制器,且所述触控板可用以感测在所述结构的上方表面进行触控的第一及第二对象的第一及第二触控位置,以产生相对应的位置坐标;其中,当所述第二对象于所述结构的上方表面进行位移,且自所述第二触控位置位移至第三触控位置时,所述触控板可依据所述第一触控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二及所述第三触控位置间的不同位置关系,计算出所述第二对象的位移量与位移方向,以控制软件对象的行为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触控板及应用其中的操作方法,尤指一种可供同时进 行多对象操作的触控板及应用其中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具有触控板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显己逐渐取得市场的认同并成为一 股消费流行的风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当属美国苹果计算机所推出的iPhone手机。因此,如何使触控感应的接口功能更加丰富与更人性化,即 成为目前触控感应技术的发展主流。不论是提供单指操作功能的触控屏幕(touch panel),或者是触控板(touch pad),显然皆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目前己有改以具有两指操作功 能为诉求的触控屏幕被推出上市;以前述iPhone手机为例,其即可由两根手 指同时于触控屏幕上进行縮小或放大的手势操作,以达到将所显示的软件对 象(例如,影像图文件等)同步进行縮小或放大的目的;至于在上述触控屏幕表 面进行前/后移动、左/右移动或旋转等各方向的操作手势,则仍以单指操作为 主。于前述iPhone手机中,虽可以使用两指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的操作手势, 以让所述软件对象能同步地进行縮小或放大的动作,但因与iPhone手机中的 触控屏幕相互搭配的操作手势判读软件,采用设计较为复杂的移动控制 (moving contml)方式进行,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更简单且能更快速进行手势判 断的方法,应用于采用电容式或电阻式的触控板产品中,即成为本专利技术关心 的技术课题。况且,于上述公知技术中,仍仅能以单指操作方式在触控屏幕表面进行前/后移动、左/右移动或旋转等各方向的操作手势,而无法同时使用两指表达 以某一种角度进行旋转或不同方向的位移的手势,使得所述软件对象能同步 地以某一种角度进行旋转或不同方向的位移;当然,此也正是本专利技术要改善 的另一技术课题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希望提供一种可于触控板上同时进行多指操作, 达到使软件对象能以某一种角度进行旋转、前/后位移、左/右位移或缩小/放大 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即希望提供--种可供同时进行多指操作而达到使软 件对象能以某一种角度进行旋转、前/后位移、左/右位移或縮小/放大的触控板。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于触控板中进行多对象控制的方法,包含感测第一及 第二对象在触控板中的位置,以分别产生第一及第二位置坐标;感测所述第 二对象在触控板中的移动状态,且于所述第二对象停止移动时,产生第三位 置坐标;根据所述不同位置坐标间的坐标差值,分别计算产生至少两组不同 的动量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坐标间的坐标差值,可用以计 算产生第一动量控制信息;以及根据所述至少两组不同的动量控制信息,产 生输出动量控制信号。根据上述较佳的做法,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对象,可分别为第一及第二 根手指,且所述第一至第三位置坐标,皆可为绝对二维坐标,或者皆为相对 二维坐标。根据上述较佳的做法,其中还包含下列步骤根据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 坐标间的坐标差值,以产生属于所述第一动量控制信息的第一夹角;根据所 述第一与第三位置坐标间的坐标差值,以产生属于第二动量控制信息的第二夹角;以及计算所述第一与第二夹角间的差值,并根据所述角度差值与正负 号变化,以产生并输出所述动量控制信号,以控制软件对象的行为表现。根据上述较佳的做法,其中所述软件对象至少可为音量控制键,或者为 数字影像,且所述软件对象的行为表现至少可为音量控制键的位移量与位移 方向、或者为影像旋转量与旋转方向。根据上述较佳的做法,其中还包含下列步骤分别根据所述第一与第二 位置坐标间、所述第一与第三位置坐标间以及所述第二与第三位置坐标间的 坐标差值,以分别产生属于所述第一动量控制信息的第一斜率值,与产生属 于第二至第三动量控制信息的第二至第三斜率值;根据所述第一、第二斜率 值皆分别大于或等于0、所述第三斜率值小于0、所述第二与第三位置坐标间的垂直方向的坐标差值大于o,且所述第二与第三位置坐标间的水平方向的坐 标差值小于o时,或者所述第一、第二斜率值皆分别小于或等于o、所述第三斜率值大于0、所述第二与第三位置坐标间的垂直方向的坐标差值小于O,且 所述第二与第三位置坐标间的水平方向的坐标差值小于0时,产生并输出可 进行第一旋转位移动作的所述动量控制信号,以控制软件对象的行为表现;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第二斜率值皆分别大于或等于o、所述第三斜率值小于0、 所述第二与第三位置坐标间的垂直方向的坐标差值小于o时,且所述第二与第三位置坐标间的水平方向的坐标差值大于O,或者所述第--、第二斜率值皆 分别小于或等于0、所述第三斜率值大于0、所述第二与第三位置坐标间的垂 直方向的坐标差值大于0,且所述第二与第三位置坐标间的水平方向的坐标差 值大于0时,产生并输出可进行第二旋转位移动作的所述动量控制信号,以 控制所述软件对象的行为表现。根据上述较佳的做法,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旋转位移动作,分别为顺吋 针与逆时针旋转位移动作。根据上述较佳的做法,其中所述软件对象至少可为音量控制键,或者为 数字影像,且所述软件对象的行为表现至少可为音量控制键的位移量与位移 方向、或者为影像旋转量与旋转方向。根据上述较佳的做法,其中还包含下列步骤分别根据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坐标间、所述第一与第三位置坐标间以及所述第二与第三位置坐标间的 坐标差值,以分别产生属于所述第一动量控制信息的第一斜率值,与产生属于第二至第三动量控制信息的第二至第三斜率值;根据所述第一至第三斜率 值皆分别大于或等于0,或者所述第一至第三斜率值皆分别小于O,且所述第 一与第二位置坐标间的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坐标差值,皆分别大于所述第一与 第三位置坐标间的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坐标差值时,产生并输出可进行第一縮 放位移动作的所述动量控制信号,以控制软件对象的行为表现;以及根据所 述第一至第三斜率值皆分别大于或等于0,或者所述第一至第三斜率值皆分别小于0,且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坐标间的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坐标差值,皆分别 小于所述第一与第三位置坐标间的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坐标差值时,产生并输 出可进行第二缩放位移动作的所述动量控制信号,以控制软件对象的行为表 现。根据上述较佳的做法,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縮放位移动作,分别为缩小 与放大位移动作。根据上述较佳的做法,其中所述软件对象至少可为数字影像,且所述软 件对象的行为表现至少可为影像縮放量与縮放方向。根据上述较佳的做法,其中还包含下列步骤感测所述第一对象在所述 触控板中的移动状态,且于所述第一对象停止移动时,产生第四位置坐标; 根据所述第二与所述第三位置坐标间的坐标差值,计算产生第三动量控制信 息;根据所述第一与所述四位置坐标间的坐标差值,计算产生第四动量控制 信息;根据所述第四与所述第三位置坐标间的坐标差值,计算产生第五动量 控制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所述第三至第五动量控制信息,产生输出所 述动量控制信号。根据上述较佳的做法,其中所述第一、所述第三至第五动量控制信息分 别为第一、第三至第五斜率值。根据上述较佳的做法,其中还包含下列步骤根据所述第一、所述第三至第五斜率值皆分别大于或等于O,或者所述第一、所述第三至第五斜率值皆分别小于o,且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坐标间的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坐标差值,皆分别大于所述第三与第四位置坐标间的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坐标差值时,产生 并输出可进行第一缩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于触控板中进行多对象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 感测第一及第二对象在触控板中的位置,以分别产生第一及第二位置坐标; 感测所述第二对象在触控板中的移动状态,且于所述第二对象停止移动时,产生第三位置坐标; 根据 所述不同位置坐标间的坐标差值,分别计算产生至少两组不同的动量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坐标间的坐标差值,可用以计算产生第一动量控制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至少两组不同的动量控制信息,产生输出动量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文刘智民陈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