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照明模组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17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照明模组及灯具。其中,该防眩照明模组,包括格栅以及光源,格栅具有至少两个格栅条。栅条的曲率从格栅条的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两个格栅条分别设于光源的两侧,光源的出射光线在C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照明模组及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模组
,尤其涉及一种防眩照明模组及灯具。

技术介绍

[0002]灯具造成的眩目现象是指在视野内由于光的亮度分布或者亮度的范围不适当,或者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亮度对比悬殊,以致使引起眼睛不舒适或者降低观察能力的现象。
[0003]现有技术中利用格栅对灯具出光进行防眩处理,目前的防眩光照明模组,包括散热灯体、安装在散热灯体底部的配光装置,配光装置内设有LED光源和格栅板,LED光源上罩有光学透镜。格栅板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格栅板与纵向设置的纵格栅板,横格栅板与纵格栅板交错排列形成格栅反光器。横格栅板和纵格栅板均采用对称结构,不能实现非对称的顺光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照明模组采用对称结构格栅板的灯具不能实现非对称的顺光照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眩照明模组及灯具。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眩照明模组,包括:
[0006]格栅,具有至少两个格栅条,所述格栅条的曲率从所述格栅条的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以及
[0007]光源,两个所述格栅条分别设于所述光源的两侧,所述光源的出射光线在C0
°‑
C180
°
平面方向具有多个出射角度,所述光源两侧的所述格栅条分别对出射角度在C0
°‑
C180
°
平面方向的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二角度范围之间的出射光线进行反射,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为第一分界角至-90<br/>°
,所述第二角度范围为第二分界角至90
°
,所述第一分界角和所述第二分界角均不等于0
°
且两者与0
°
位置的夹角不相同,出射角度在所述第一分界角和所述第二分界角之间的出射光线直接出射至外界空间。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分界角为-45
°
;和/或
[0009]所述第二分界角为65
°

[0010]可选地,所述防眩照明模组用于道路照明,所述光源的C0
°‑
C180
°
平面方向与车辆行进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位于所述光源相对于所述车辆行进方向的逆光方向,所述第二角度范围位于所述光源相对于所述车辆行进方向的逆光方向。
[0011]可选地,若干所述光源沿直线等距布置,所述光源和所述格栅条交替设置。
[0012]可选地,一所述格栅条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光源之间且所述格栅条的两侧面分别朝向两个相邻的所述光源,所述格栅条的两侧面分别反射其中一个所述光源在C0
°‑
C180
°
平面方向的第一角度范围的出射光线以及另外一个所述光源在C0
°‑
C180
°
平面方向的第二角度范围的出射光线。
[0013]可选地,所述光源的发光面设有透镜。
[0014]可选地,所述格栅条表面为镜面电镀材质。
[0015]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具有所述的防眩照明模组。
[0016]可选地,所述灯具的眩光阈值增量眩光阈值增量TI≤2%。
[0017]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防眩照明模组的格栅为非对称顺光防眩格栅,可以实现非对称的顺光照明,通过格栅条反射光线,实现反射光的再次利用,提高照明模组的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眩照明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眩照明模组的工作示意图。
[0020]附图标号说明:
[0021]10、光源;20、格栅条;θ1、第一分界角;θ2、第二分界角;30、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
[00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防眩照明模组,包括格栅以及光源10,格栅具有至少两个格栅条20。
[0026]为了实现反射光的再次利用,提高照明模组的出光效率,格栅条20的曲率从格栅条20的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
[0027]为了对光源10在C0
°‑
C180
°
平面方向的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二角度范围之间的出射光线进行反射利用,两个格栅条20分别设于光源10的两侧,光源10的出射光线在C0
°‑
C180
°
平面方向具有多个出射角度,光源10两侧的格栅条20分别对出射角度在C0
°‑
C180
°
平面方向的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二角度范围之间的出射光线进行反射,第一角度范围为第一分界角θ1至-90
°
,第二角度范围为第二分界角θ2至90
°
,第一分界角θ1和第二分界角θ2均不等于0
°
且两者与0
°
位置的夹角不相同,出射角度在第一分界角θ1和第二分界角θ2之间的出射光线直接出射至外界空间。
[0028]优选地,第一分界角θ1为-45
°
。相应地,第一分界角θ1与0
°
位置的夹角为45
°
。第一角度范围为-45
°
至-90
°

[0029]优选地,第二分界角θ2为65
°
。相应地,第二分界角θ2与0
°
位置的夹角为65
°
。第二角度范围为65
°
至90
°

[0030]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该防眩照明模组用于道路照明,光源10的C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具有至少两个格栅条,所述格栅条的曲率从所述格栅条的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以及光源,两个所述格栅条分别设于所述光源的两侧,所述光源的出射光线在C0
°‑
C180
°
平面方向具有多个出射角度,所述光源两侧的所述格栅条分别对出射角度在C0
°‑
C180
°
平面方向的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二角度范围之间的出射光线进行反射,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为第一分界角至-90
°
,所述第二角度范围为第二分界角至90
°
,所述第一分界角和所述第二分界角均不等于0
°
且两者与0
°
位置的夹角不相同,出射角度在所述第一分界角和所述第二分界角之间的出射光线直接出射至外界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界角为-45
°
;和/或所述第二分界角为65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照明模组用于道路照明,所述光源的C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奕光刘燕娟黄安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