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数码喷墨印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纺织面料双面喷墨打印设备,其中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设置在同一打印平面,且相互错位布置,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分别设置在纺织面料的两侧,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在打印过程中沿同一方向同时运动;每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均包括喷头和与喷头连通的双负压循环墨路系统,双负压循环墨路系统包括两个密封式二级墨盒,本申请采用双负压墨路循环系统,墨水在喷头里面至上而下的循环,保持每个喷嘴处于同样负压来维持墨水在喷嘴处的弯液面,提升了打印稳定性和待机性能。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为竖向错位分布,更容易在打印过程中对喷头表面吸附的毛屑进行清洁。洁。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纺织面料双面喷墨打印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码喷墨印花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纺织面料双面喷墨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数码喷墨印花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按需打印的方式,可以打印在任何材料表面,与传统印花相比,数码打印过程中无墨水排放,具有更环保的特性,数码喷墨印花方式通过计算机图像数据的输入实现纺织品的印花,无需制版等复杂的过程,具有生产周期快,更灵活等特点。
[0003]现有的可实现双面打印的设备改进是将两组打印头竖向对齐布置,纺织面料从两组打印头之间穿过,从而实现对纺织面料的双面打印。虽然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对纺织面料的双面快速打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两组对齐布置的打印头在喷墨的过程中是同时对同一位置进行喷墨,不利于工人在打印过程中对喷嘴表面进行清洗,还容易对对面一侧的纺织面料造成污染,并且打印头的喷嘴由于是竖向设置的,在喷嘴开机、待机或者喷墨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压力不稳定而导致的进气或者滴墨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现在提出能够实现纺织面料在双面打印的过程中两组打印头在喷墨打印时不会相互影响,以及打印头喷嘴压力不稳定的问题,现在提出一种适用于纺织面料双面喷墨打印设备。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适用于纺织面料双面喷墨打印设备,包括纺织面料的送布滚轮单元,纺织面料张力控制单元,纺织面料的收卷单元,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和红外烘干加吸风单元;
[0007]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设置在同一打印平面,且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相互错位布置,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分别设置在纺织面料的两侧,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在打印过程中沿同一方向同时运动;
[0008]每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均包括喷头和与喷头连通的双负压循环墨路系统,所述喷头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双负压循环墨路系统包括第一密封式二级墨盒和第二密封式二级墨盒,第一密封式二级墨盒通过循环墨路管道与喷头连通,喷头再通过循环墨路管道与第二密封式二级墨盒连通,墨水由第一密封式二级墨盒流至喷头由多个喷嘴喷出后,剩余部分回流到第二密封式二级墨盒。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式二级墨盒通过第一墨泵与主墨盒连通,所述第二密封式二级墨盒通过第二墨泵与主墨盒连通,所述第一密封式二级墨盒中预设有低液位刻度,所述低液位刻度处安装有第一液面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液面检测传感器与第一墨泵相连,所述第二密封式二级墨盒预设有高液位刻度,所述高液位刻度处安装有第二液面检测
传感器,所述第二液面检测传感器与第二墨泵相连。
[0010]进一步地,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以固定的一个小车位的距离相互错位布置。
[0011]进一步地,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为前后错位布置或者上下错位布置。
[0012]进一步地,每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与驱动板卡相连,所述驱动板卡用于控制喷嘴的开合,每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固定在打印小车单元上,所述打印小车单元设置在打印小车导轨上,打印小车单元沿打印小车导轨运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纺织面料的送布滚轮单元包括放料气涨辊、多个转向辊和多个支持辊;所述纺织面料张力控制单元包括面料拉力重量缓冲辊;所述纺织面料的收卷单元包括收料气涨辊。
[0014]再进一步地,纺织面料经过放料气涨辊和转向辊后,经过面料拉力重量缓冲辊,再经过转向辊和支持辊之下而上从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之间穿过进行喷墨打印,喷墨打印完成后的纺织面料经过支持辊后进入位于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上方的红外烘干加吸风单元,烘干后的纺织面料经过支持辊后进入收料气涨辊。
[0015]再进一步地,所述面料拉力重量缓冲辊位于两个转向辊之间,且所述面料拉力重量缓冲辊可在两个转向辊之间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0016]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烘干加吸风单元包括双红外烘干系统和负压吸风系统。
[0017]本申请的优点为:
[0018]1、在织物打印过程中容易产生毛屑污染打印喷头表面,当两个喷嘴同一位置相对的时候,难以实现喷嘴表面清洗,本申请的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为竖向错位分布,更容易在打印过程中对喷头表面吸附的毛屑进行清洁,从而实现更稳定的打印输出。
[0019]2、由于双面喷打印过程喷头是竖起来从侧面打印,不同以往喷头朝下打印方式,喷头竖起来打印的缺势在于由于喷头的上部分喷嘴和下部分的喷嘴对墨水的压力不同,很难控制二级墨盒的墨水负压来维持墨水在喷孔出的弯液面,是每个立式双面喷打印机所遇到的问题,最终停机或者待机的时候喷嘴由于负压的不均匀造成容易近空气的问题,影响开始打印的启喷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双负压墨路循环系统,墨水在喷头里面至上而下的循环,保持每个喷嘴处于同样负压来维持墨水在喷嘴处的弯液面,避免了停机和待机过程中易进气的问题,同时,墨水在喷头中循环,也防止墨水在喷孔处与空气接触时照成的干头,喷嘴处的气泡和大颗粒的墨水粒子也可以随着墨水的循环所带走,提升了打印稳定性和待机性能。
[0020]3、本专利技术采用自下而上的走料方向,红外烘干加吸风单元放置在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上方,红外烘干加吸风单元产生的热量会向上传递,不会影响打印机头的打印稳定性。
[0021]4、本专利技术的拉力面料拉力重量缓冲辊通过上下移动实现对纺织面料拉力的调节,当布料拉力超过拉力要求,面料拉力重量缓冲辊会向上提升来缓解拉力达到平衡,当布料拉力低于拉力要求时,面料拉力重量缓冲辊会向下运动来增加拉力达到平衡,这样可以使布料保持始终恒定的拉力。
[0022]5、本专利技术的红外烘干加吸风单元除了采用双红外烘干干燥系统外,同时采用负压吸风系统,可以快速的把水蒸气从打印好的面料表面移走,提升干燥速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5]图3为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工作状态俯视示意图。
[0026]图4为双负压循环墨路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1
‑
纺织面料,2
‑
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3
‑
红外烘干加吸风单元,4
‑
驱动板卡,5
‑
打印小车导轨,6
‑
放料气涨辊,7
‑
转向辊,8
‑
支持辊,9
‑
面料拉力重量缓冲辊,10
‑
收料气涨辊,21
‑
喷头,22
‑
喷嘴,23
‑
第一密封式二级墨盒,24
‑
第二密封式二级墨盒,25
‑
循环墨路管道,26
‑
墨水液面,27
‑
主墨盒,28
‑
第一墨泵,29
‑
第二墨泵,30
‑
第一液面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纺织面料(1)双面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织面料(1)的送布滚轮单元,纺织面料(1)张力控制单元,纺织面料(1)的收卷单元,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2)和红外烘干加吸风单元(3);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2)设置在同一打印平面,且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2)相互错位布置,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2)分别设置在纺织面料(1)的两侧,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在打印过程中沿同一方向同时运动;每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2)均包括喷头(21)和与喷头(21)连通的双负压循环墨路系统,所述喷头(21)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喷嘴(22),所述双负压循环墨路系统包括第一密封式二级墨盒(23)和第二密封式二级墨盒(24),第一密封式二级墨盒(23)通过循环墨路管道(25)与喷头(21)连通,喷头(21)再通过循环墨路管道(25)与第二密封式二级墨盒(24)连通,墨水由第一密封式二级墨盒(23)流至喷头(21)由多个喷嘴(22)喷出后,剩余部分回流到第二密封式二级墨盒(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纺织面料(1)双面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式二级墨盒(23)通过第一墨泵(28)与主墨盒(27)连通,所述第二密封式二级墨盒(24)通过第二墨泵(29)与主墨盒(27)连通,所述第一密封式二级墨盒(23)中预设有低液位刻度,所述低液位刻度处安装有第一液面检测传感器(30),所述第一液面检测传感器(30)与第一墨泵(28)相连,所述第二密封式二级墨盒(24)预设有高液位刻度,所述高液位刻度处安装有第二液面检测传感器(31),所述第二液面检测传感器(31)与第二墨泵(29)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纺织面料(1)双面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数码喷码打印机头单元(2)以固定的一个小车位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阳,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吴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