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和转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908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1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和转移方法,属于光电子制造技术领域。该转移装置包括:承载板、紧固环、夹具、垫高件和顶升组件;承载板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具有通孔,紧固环位于第一侧面且通孔位于紧固环中,紧固环远离承载板的表面用于支撑承载膜;垫高件与第一侧面相连,夹具位于垫高件远离第一侧面的表面上,且围绕紧固环布置,夹具具有夹持面,夹持面用于夹持承载膜的边缘,夹持面到第一侧面的距离不大于紧固环远离承载板的表面到第一侧面的距离;顶升组件位于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且与通孔相对,顶升组件用于通过通孔和紧固环顶推承载膜。本公开能改善发光二极管转移至承载膜后出现排列错位的问题。光二极管转移至承载膜后出现排列错位的问题。光二极管转移至承载膜后出现排列错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和转移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光电子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和转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光二极管(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作为光电子产业中极具影响力的新产品,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颜色丰富多彩、能耗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屏、信号灯、背光源、玩具等领域。制作完成的LED通常会采用分选机进行转移作业,以待存储或使用。转移作业是指将各LED排列粘附在承载膜上。
[0003]相关技术中,分选机通常包括摆臂和位于摆臂上的吸嘴,在进行转移时,先通过吸嘴吸附发光二极管,然后转动摆臂至承载膜所在的位置,控制摆臂下放,并控制摆臂下放至承载接触高度,并停止抽真空。接着,通过顶升装置顶升蓝膜,让蓝膜与发光二极管接触,并依靠承载膜粘性,将发光二极管转移至承载膜上。
[0004]由于发光二极管数量较多,需要经过多次转移,因此,承载膜在频繁顶升的情况下,承载膜的张力和回缩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转移至承载膜上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出现排列错位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包括:承载板(10)、紧固环(20)、夹具(30)、垫高件(50)和顶升组件(60);所述承载板(10)具有相反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所述第一侧面(11)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12)的通孔,所述紧固环(20)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1)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紧固环(20)中,所述紧固环(20)远离所述承载板(10)的表面用于支撑承载膜(40);所述垫高件(50)与所述第一侧面(11)相连,所述夹具(30)位于所述垫高件(50)远离所述第一侧面(11)的表面上,且围绕所述紧固环(20)布置,所述夹具(30)具有夹持面(31),所述夹持面(31)用于夹持所述承载膜(40)的边缘,所述夹持面(31)到所述第一侧面(11)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紧固环(20)远离所述承载板(10)的表面到所述第一侧面(11)的距离;所述顶升组件(60)位于所述第二侧面(12)所在的一侧,且与所述通孔相对,所述顶升组件(60)用于通过所述通孔和所述紧固环(20)顶推所述承载膜(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高件(50)的厚度为0.5mm至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30)与所述承载板(10)通过螺栓相连,所述垫高件(50)套在所述螺栓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60)的伸缩距离为800mm至1000mm。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还包括摆臂(71)和吸嘴(72),所述吸嘴(72)位于所述摆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卫建肖和平陈建南刘康王士康
申请(专利权)人: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