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07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包括腕带主体,所述腕带主体包括均由硅胶材质制成的直尺带和可调节带,可调节带位于直尺带的一面,可调节带的一端与直尺带的一端铰接连接,可调节带的另一端位置可调节地与直尺带的另一端相连,直尺带背离可调节带的一面有刻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带有刻度,方便用来测量臂围及血管长度。方便用来测量臂围及血管长度。方便用来测量臂围及血管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

技术介绍

[0002]动静脉内瘘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通路。动静脉内瘘通路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血流量大、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也相对降低,如护理得当,可长期使用。
[0003]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腕部需要佩戴专用腕带,以提示患者造瘘后的注意事项,比如:禁止测血压,禁止负重等,以避免内瘘作废。专利号为CN20202153998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动静脉内瘘患者专用手腕识别带,其包括腕带主体、调节孔、针扣、信息标签,腕带主体中部连接有一密封盒,所述密封盒上安装有定时提醒装置,所述密封盒内设有所述信息标签。这种手腕识别带不仅能用来提示患者造瘘后的注意事项,避免内瘘作废,而且还通过将信息标签设于密封盒内对信息标签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信息标签损坏造成信息丢失,另外还通过在密封盒内的定时提醒装置提醒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定时进行日常锻炼以防止内瘘闭塞。但是这种手腕识别带不带刻度,不能用来测量臂围及血管长度。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带有刻度,方便用来测量臂围及血管长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包括腕带主体,所述腕带主体包括均由硅胶材质制成的直尺带和可调节带,可调节带位于直尺带的一面,可调节带的一端与直尺带的一端铰接连接,可调节带的另一端位置可调节地与直尺带的另一端相连,直尺带背离可调节带的一面有刻度。
[0006]优选的,所述可调节带的另一端近侧上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定位槽,每相邻的两个定位槽之间连接有一窄槽,定位槽的直径大于窄槽的宽度,直尺带在朝向可调节带的一面并且在接近直尺带两端的位置分别有一铰接轴部和一定位轴部,可调节带的一端转动套装在铰接轴部上,定位轴部可在窄槽内移动并且可选择移动定位在不同的定位槽内,定位轴部的直径大于窄槽的宽度,定位轴部与定位槽大小吻合。
[0007]优选的,所述铰接轴部和定位轴部自直尺带朝向可调节带的表面凸出形成与直尺带一体成型。
[0008]优选的,所述铰接轴部和定位轴部的末端为扩大端,铰接轴部和定位轴部的直径小于各自的扩大端的直径。
[0009]优选的,所述直尺带的两面和可调节带的两面均有夜光层。
[0010]优选的,所述可调节带在背离直尺带的一侧并且在该侧的夜光层表面有定时电子
表。
[0011]优选的,所述可调节带在背离直尺带的一侧并且在该侧的夜光层表面以及在定时电子表的一边有可手写信息层。
[0012]优选的,所述可调节带在背离直尺带的一侧并且在该侧的夜光层表面以及在定时电子表的另一边有警示话语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通过在直尺带背离可调节带的一面设置刻度,方便用直尺带来测量臂围,以便于发现患者臂围有无隐性水肿、穿刺肿胀及判断水肿消减情况;也方便用直尺带来测量血管长度,以利于计划穿刺图进行绳梯式计划穿刺,以及判断血管发育情况。
[0015](2)通过设计直尺带和可调节带,直尺带的两端和可调节带的两端相连,从而能够构成一个戴在手上的腕带。
[0016](3)通过使可调节带的另一端可调节地与直尺带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可以根据手腕大小来调整腕带大小。
[0017](4)采用多个定位槽和多个窄槽,使定位轴部可选择移动定位在不同的定位槽内,窄槽可以阻挡定位轴部移位,窄槽也可以供定位轴部移动通过。
[0018](5)采用扩大端,防止直尺带和可调节带彼此脱离。
[0019](6)采用夜光层,使患者睡觉时容易发现手腕带,更为注意不要压迫到内瘘手臂。
[0020](7)采用定时电子表,可以看时间,具有定时功能,能够提醒患者定时进行日常锻炼以防止内瘘闭塞。
[0021](8)采用可手写信息层,可用笔手写患者的相关信息和紧急联系电话。
[0022](9)采用警示话语贴,以提醒患者注意保护好血管通路。
[0023]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的组合示意图一。
[0025]图2为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的组合示意图二。
[0026]图3为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的分解示意图。
[0027]图4为直尺带的示意图。
[0028]图5为直尺带的侧面示意图。
[0029]图6为可调节带的侧面示意图。
[0030]附图标号说明:腕带主体1,直尺带11,刻度110,铰接轴部111,定位轴部112,扩大端a,可调节带12,定位槽121,窄槽122,夜光层2,定时电子表3,可手写信息层4,警示话语贴5。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0032]请参考图1

6,所述的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包括腕带主体1,所述腕带主体1包括
均由硅胶材质制成的直尺带11和可调节带12,可调节带12位于直尺带11的一面,可调节带12的一端与直尺带11的一端铰接连接,可调节带12的另一端位置可调节地与直尺带11的另一端相连。
[0033]所述直尺带11背离可调节带12的一面有刻度110。所述可调节带12的另一端近侧上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定位槽121,每相邻的两个定位槽121之间连接有一窄槽122,定位槽121的直径大于窄槽122的宽度。直尺带11在朝向可调节带12的一面并且在接近直尺带11两端的位置分别有一铰接轴部111和一定位轴部112,可调节带12的一端转动套装在铰接轴部111上,定位轴部112可在窄槽122内移动并且可选择移动定位在不同的定位槽121内,定位轴部112的直径大于窄槽122的宽度,定位轴部112在窄槽122处移动时,由于硅胶材质的特性,窄槽122的两边会被定位轴部112挤压变形,从而定位轴部112能够沿着窄槽122移动且可以顺利进入到其他的定位槽121内。定位轴部112与定位槽121大小吻合,定位轴部112位于定位槽121内时,窄槽122的两侧壁可以阻挡定位轴部112移出定位槽121外。所述铰接轴部111和定位轴部112自直尺带11朝向可调节带12的表面凸出形成与直尺带11一体成型,制作简便。所述铰接轴部111和定位轴部112的末端为扩大端a,防止直尺带11和可调节带12彼此脱离。铰接轴部111和定位轴部112的直径小于各自的扩大端a的直径,防止直尺带11和可调节带12彼此脱离。
[0034]所述直尺带11的两面和可调节带12的两面均有夜光层2,使患者睡觉时容易发现手腕带,更为注意不要压迫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包括腕带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主体包括均由硅胶材质制成的直尺带和可调节带,可调节带位于直尺带的一面,可调节带的一端与直尺带的一端铰接连接,可调节带的另一端位置可调节地与直尺带的另一端相连,直尺带背离可调节带的一面有刻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带的另一端近侧上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定位槽,每相邻的两个定位槽之间连接有一窄槽,定位槽的直径大于窄槽的宽度,直尺带在朝向可调节带的一面并且在接近直尺带两端的位置分别有一铰接轴部和一定位轴部,可调节带的一端转动套装在铰接轴部上,定位轴部可在窄槽内移动并且可选择移动定位在不同的定位槽内,定位轴部的直径大于窄槽的宽度,定位轴部与定位槽大小吻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静脉内瘘专用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部和定位轴部自直尺带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云兰丽君李青霞陈怡黄金谊刘东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