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向A星算法的卫星网络路由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网络路由规划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向A星算法的卫星网络路由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当前地面移动通信主要依靠基站进行无线通信,但是其信号覆盖范围有限,且会受到包括地形、天气、外部环境在内的各种影响。卫星通信有效克服了以上缺陷,广泛运用于灾难救援、天气检测、地形勘探等地面通信网络适用性较差的任务中。现有一些研究将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运用于卫星网络,提出了基于SDN的网络架构,实现对卫星的高效控制。
[0003]现有对软件定义卫星网络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卫星运动的特点和软件定义网络的优势,是解决大规模卫星网络组网路由问题的关键因素。软件定义卫星网络路由规划方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难点。首先,路由性能要求多样。为了保证网络性能,路由策略需要满足路由开销小、可靠性高、包传输成功率高、合理性的要求。其次,信息时变性强。节点发现拓扑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向A星算法的卫星网络路由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卫星总数量,卫星位置,卫星轨道,卫星运动速度;步骤2,建立考虑链路时效性和跳数的网络拓扑动态模型,确定模型约束条件;步骤3,基于可接受程度,对当前可行路由策略集合进行评估,确立评价指标;步骤4,根据评价指标,确立优化目标;步骤5,设计单向A星算法评估函数,计算参考路由;步骤6,设计双向A星算法评估函数,根据参考路由求取总体可接受程度最高的路由策略集合,作为当前最优路由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A星算法的卫星网络路由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步骤2
‑
1,卫星网络模型定义为G(N,C,L,T),其中N表示卫星节点的集合,|N|=V,V为卫星总数量;C=(c
ij
)
V
×
V
是描述链路代价的矩阵,矩阵C中的元素c
ij
用于描述卫星i和卫星j之间的链路代价;L=(l
ij
)
V
×
V
是描述卫星连接情况的矩阵,l
ij
=1表示卫星i和卫星j之间存在连接,l
ij
=0表示卫星i和卫星j之间不存在连接;是描述通信链路预计维持时间的矩阵,表示卫星i和卫星j之间的通信链路预计维持时间;步骤2
‑
2,建立如下链路代价方程:2,建立如下链路代价方程:2,建立如下链路代价方程:其中,t1表示路由规则成功下发至卫星后,在未来一段时间卫星的运动中,c
ij
最小的时刻,t2表示c
ij
最大的时刻;表示在t时刻,矩阵T中通信链路预计维持时间倒数最大的元素,表示在t时刻,矩阵T中通信链路预计维持时间的倒数最小的元素,hop(i,j)=1,表示卫星i和卫星j直接通信时,两者之间的跳数为1,c
ij
表示c
ij
在t1时刻对应的值,是其下限,是c
ij
在t2时刻对应的值,是其上限;步骤2
‑
3,建立如下约束方程:
其中,式(4)表示只有当卫星i和卫星j之间的距离d
ij
小于两者最大通信距离D
ij
时,才会存在通信链路,式(5)表示不同条件下c
ij
的取值,式(6)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取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向A星算法的卫星网络路由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步骤3
‑
1,使用平均值和区间半径的形式表示链路代价,如下方程所示:1,使用平均值和区间半径的形式表示链路代价,如下方程所示:步骤3
‑
2,对于任意两个链路(i,j)和(u,v),根据式(7)和式(8)分别表示为A=[m
ij
,w
ij
],B=[m
uv
,w
uv
];当m
ij
≤m
uv
时,记录为A<B,表示A比B具有更小的链路代价;定义ζ(A<B)为可接受程度,如下方程所示:步骤3
‑
3,建立如下可接受程度分类:其中,当ζ(A<B)=0时,假设“A比B具有更小的链路代价”不被接受;当0<ζ(A<B)<1时,决策者接受假设“A比B具有更小的链路代价”,满意程度为0到1;当ζ(A<B)≥1时,决策者对假设“A比B具有更小的链路代价”非常满意;步骤3
‑
4,对于任意两个卫星节点s和t,令P
st
表示所有s
‑
t的路由,并且对于任意s
‑
t的路由,进行如下定义:p={e1,e2,
…
,e
n
,
…
,e
Q
}
ꢀꢀꢀꢀ
(11)其中e
n
=(i,j),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链路,n=1,2,...,Q,Q表示路由策略p中的链路数量;步骤3
‑
5,建立如下路由策略代价方程:
其中,cost(p)表示路由...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