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状结构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98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一种片状结构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且均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检测元件和第二检测元件,第一检测元件和第二检测元件之间通过外壳隔开,使得彼此不接触;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检测通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一层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空隙,检测通道的内端与空隙连通;第一检测元件的第一采集端设置在外壳的外表面上,第一检测元件的第一检测端设置在空隙内且紧邻检测通道;第二检测元件的第二采集端设置在外壳的外表面上,第二检测元件的第二检测端设置在空隙内且紧邻检测通道。该装置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性。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状结构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一种片状结构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领域(如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的快速发展,使锂离子动力电池、铅酸蓄电池等电化学电池被应用。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环境均需要采用大量的电池并联和/或串联组成高压电池组。由于电池数量巨多、工艺不合格、滥用等原因,电池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电池漏液是存在的问题。电池漏液是指:电池内部的液体从电池的气安全阀或者其他接缝处向外流出。电池漏液一方面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严重时会引发电池短路。电池短路是电池失效模式中最危险的,会引发电池燃烧甚至爆炸。因此,电池漏液检测对电池安全运行十分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电池安全有效地运行,主要通过电池管理模块对电池的状态进行检测、管理。目前的电池管理模块主要检测电池的电压、温度、充放电电流和对系统做绝缘监测等。只有当电池漏液到一定程度,例如电池与电池箱短路时,会发出系统绝缘降低预警,从而告知相关人员对电池进行维修。但这样的方式对电池漏液检测的时效性有一定的局限,即只有在电池与电池箱短路时才会发出预警,检测结果具有滞后性,不能及时预警电池漏液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片状结构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对电池的漏液状态快速检测,降低检测结果的滞后性,及时反馈检测信息。
[0005]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一种片状结构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且均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检测元件和第二检测元件,第一检测元件和第二检测元件之间通过外壳隔开,使得彼此不接触;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检测通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一层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空隙,检测通道的内端与空隙连通;第一检测元件的第一采集端设置在外壳的外表面上,第一检测元件的第一检测端设置在空隙内且紧邻检测通道;第二检测元件的第二采集端设置在外壳的外表面上,第二检测元件的第二检测端设置在空隙内且紧邻检测通道。
[0006]作为优选,外壳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方的盖板,底板上设置有检测区,所述的检测通道位于检测区内;盖板的底面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容置区,容置区的外形与检测区相适应并且容置区位于检测区的上方,从而在底板和盖板之间形成所述的空隙。
[0007]作为优选,外壳为薄板状或薄片状;底板上检测区的厚度不超过2mm。
[0008]作为优选,检测通道的高度不超过2mm;若干条检测通道密集设置在检测区内,以覆盖大部分表面。
[0009]作为优选,第一检测元件具有多个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元件设置有多个第二检
测端,每个检测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并且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沿着检测通道同步延伸。
[0010]作为优选,第一检测元件和第二检测元件分别设置在检测通道的一端,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0011]作为优选,第一检测元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一侧的第一主干,第一主干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条第一分支,第一分支即为所述的第一检测端;第一分支沿着检测通道的一侧延伸,并且第一分支的端部终止在检测通道的端部;第一主干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采集块,第一采集块的端部伸出到外壳的表面。
[0012]作为优选,第二检测元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一侧的第二主干,第二主干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条第二分支,第二分支即为所述的第二检测端;第二分支沿着检测通道的一侧延伸,并且第二分支的端部终止在检测通道的端部;第二主干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采集块,第二采集块的端部伸出到外壳的表面。
[00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在外壳的底部设置检测通道,使得漏液能从检测通道中进入外壳内部的空隙内,进而将检测通道两侧的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检测元件和第二检测元件被导通,第一采集端和第二采集端之间的电阻减小,从而判断电池漏液。该装置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电池漏液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0015]图2为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去除盖板后的俯视图。
[0016]图3为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0017]图4为图3中增加上基板后的剖视图。
[0018]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去除盖板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申请提供一种片状结构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通常设置在电池的安全阀上,或者电池外壳的接缝处,该装置用于对这些位置进行漏液检测。
[0020]图1示出了电池漏液检测装置的俯视图,该装置包括一个由绝缘材料制成盖板100,作为举例,盖板100可以是PCB板,此外盖板100可以为硬质材料或柔性材料。
[0021]图2示出了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去除盖板100后的俯视图,该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盖板100下方的底板200,底板200同样由绝缘材料制成,也可以是PCB板,并且也可以为硬质材料或柔性材料。底板200和盖板100共同组成该装置的外壳,外壳为薄片状或薄板状。使用时,底板200的底面设置在电池的外表面上,通常的,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设置在电池的外表面上。
[0022]为了方便底板200和盖板100之间的组装,两者可以通过例如插接、卡接在内的可拆卸方式连接,或者底板200和盖板100一体成型。作为举例,本实施例中,底板200和盖板100之间通过凹凸配合实现插接。具体的,底板20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圆柱形的凸起点210,盖板100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凸起点210对应的凹槽(未示出),组装时,凸起点210插入凹槽内,从而将盖板100和底板200组装在一起。显然,凸起点210和凹槽的位置可以互换,不影
响底板200和盖板100的组装。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的中部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开口120,该开口120与电池的安全阀对应,即在本实施例中,外壳设置在安全阀上。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外壳上也可以不设置开口120,此时该装置可以设置在电池的接缝处。
[0024]如图2和4所示,底板200上设置有用于对漏液进行检测的检测区220,检测区220覆盖底板200的大部分区域,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防止漏检。盖板100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检测区220对应的容置区110,容置区110的外形与检测区220接近或略大于检测区220。容置区110向上凹陷并且配合在检测区220上方,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空隙500。
[0025]如图2和4所示,检测区220内设置有贯穿底板200上下表面的若干条检测通道230,检测通道230的高度(或者说底板200中检测区220的厚度)不超过2mm,从而保证当检测通道230的底部存在漏液时,漏液能沿着检测通道230向上流动,使其进入底板200和盖板100之间的空隙500(参见图4)内。并且由于检测通道230的高度很小,即使底板200的底部只存在少量的漏液,检测通道230也能对漏液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结构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且均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检测元件(300)和第二检测元件(400),第一检测元件(300)和第二检测元件(400)之间通过外壳隔开,使得彼此不接触;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检测通道(230),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一层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空隙(500),检测通道(230)的内端与空隙(500)连通;第一检测元件(300)的第一采集端(301)设置在外壳的外表面上,第一检测元件(300)的第一检测端(302)设置在空隙(500)内且紧邻检测通道(230);第二检测元件(400)的第二采集端(401)设置在外壳的外表面上,第二检测元件(400)的第二检测端(402)设置在空隙(500)内且紧邻检测通道(230);通过测量第一采集端(301)和第二采集端(401)的电阻值,判断是否漏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底板(200)和设置在底板(200)上方的盖板(100),底板(200)上设置有检测区(220),所述的检测通道(230)位于检测区(220)内;盖板(100)的底面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容置区(110),容置区(110)的外形与检测区(220)相适应并且容置区(110)位于检测区(220)的上方,从而在底板(200)和盖板(100)之间形成所述的空隙(5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为薄板状或薄片状;底板(200)上检测区(220)的厚度不超过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通道(230)的高度不超过2mm;若干条检测通道(230)密集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益夏晨强徐剑虹林存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