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79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风机组件、阀门组件和密封组件,柜体内具有工作腔和气流循环腔,柜体内设有隔断件,以将气流循环腔分隔为第一循环腔和第二循环腔,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机单元和第二风机单元,第一风机单元被配置为工作腔提供负压力,第二风机单元被配置为驱动气流循环腔内的气体循环流动,柜体具有补风口和排风口,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设置于补风口,且密封组件设置于第一阀门和补风口的至少一者,以密封第一阀门和补风口之间的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安全柜同时兼具多种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护模式,且补风口关闭时气密性较好。且补风口关闭时气密性较好。且补风口关闭时气密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安全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过滤排风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安全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生物安全柜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疾病预防与控制、食品卫生、生物制药,环境监测以及各类生物实验室等领域,生物安全柜是一种能防止实验操作处理过程中某些含有危险性或未知性生物微粒发生气溶胶散逸的箱型空气净化负压安全装置。
[0003]生物安全柜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大类,以满足不同的生物研究和防护要求,目前常用的二级生物安全柜主要为二级A2型和二级B2型,当进行挥发性有毒化学品和放射性核素为辅助剂的微生物实验应当选择B2型生物安全柜,当进行常规实验时,采用A2型生物安全柜即能满足要求。用户可以根据待处理实验样本的特点,选用采用A2型生物安全柜或者B2型生物安全柜。
[0004]但是同时配备多台不同型号的生物安全柜会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同时兼具多种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且补风口关闭时的密封性较好。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风机组件、阀门组件和密封组件,柜体内具有相互连通的工作腔和气流循环腔,柜体内设有隔断件,以将气流循环腔分隔为第一循环腔和第二循环腔,风机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循环腔的第一风机单元和设置于第二循环腔的第二风机单元,第一风机单元被配置为工作腔提供负压力,第二风机单元被配置为驱动气流循环腔内的气体循环流动,柜体具有补风口和排风口,补风口连通于第一循环腔和柜体外侧,排风口连通于第二循环腔和柜体外侧;
[0007]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设置于补风口,且密封组件设置于第一阀门和补风口的至少一者,以密封第一阀门和补风口之间的间隙。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设置于第一阀门和补风口中的一者。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第一阀门和补风口中的一者设有密封槽,密封槽沿第一阀门或补风口的周向边缘延伸一周,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密封槽;
[0010]第一阀门和补风口中的另一者与第一密封件抵接。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第一密封件为可充气的密封圈,密封槽具有开口,密封圈充气时,密封圈朝向开口外侧鼓起。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设置于第一阀门和补风口中的一者。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第二密封件设置于密封槽的朝向柜体外侧的槽壁,且第二密封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密封件的延伸方向一致。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第二密封件为密封条。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阀门组件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连接于第一阀门,并被配置为驱动第一阀门打开或关闭补风口。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驱动件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主体和驱动杆,驱动杆可相对于电机主体沿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电机主体连接于隔断件,驱动杆连接于第一阀门的背离补风口一侧,第一阀门与柜体转动连接,驱动杆被配置为在电机主体的驱动下带动第一阀门相对于补风口转动。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二阀门,第二阀门被配置为控制第一循环腔和第二循环腔之间的通断状态。
[0018]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风机组件、阀门组件和密封组件,柜体包括工作腔、气流循环腔、补风口和排风口,气流循环腔包括第一循环腔和第二循环腔,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通过设置第一风机单元和第二风机单元用于驱动柜体内的气体循环流动,通过设置工作腔用于提供实验操作空间,通过设置补风口用于为工作腔补充气体,通过设置排风口用于将工作腔的气体排出,通过设置第一循环腔和第二循环腔,以与补风口和排风口共同形成不同的气流模式,进而使生物安全柜形成不同等级生物安全防护模式,通过设置第一阀门用于根据不同等级生物安全防护模式来打开或关闭排风口,通过在第一阀门和/或补风口设置密封组件,以提高补风口关闭时的气密性,进而避免第一阀门关闭时,气体经第一阀门和补风口之间的间隙流动,从而影响气体循环。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安全柜兼具至少两种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且补风口关闭时的气密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附图为: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23]图3是图2的A

A向剖面视图;
[0024]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图5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中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安全柜中第一阀门和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00

柜体;110

工作腔;120

气流循环腔;121

第一循环腔;122

第二循环腔;130

隔断件;140

补风口;141

密封槽;150

排风口;
[0032]200

风机组件;210

第一风机单元;220

第二风机单元;230

第三风机单元;
[0033]300

阀门组件;310

第一阀门;320

驱动件;321

驱动电机;3211

电机主体;3212

驱动杆;330

第二阀门;340

第三阀门;350

第四阀门;
[0034]400

密封组件;410

第一密封件;411

密封圈;420

第二密封件;421

密封条;
[0035]500

排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6]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风机组件、阀门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柜体内具有相互连通的工作腔和气流循环腔,所述柜体内设有隔断件,以将所述气流循环腔分隔为第一循环腔和第二循环腔,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循环腔的第一风机单元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腔的第二风机单元,所述第一风机单元被配置为工作腔提供负压力,所述第二风机单元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气流循环腔内的气体循环流动,所述柜体具有补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补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一循环腔和所述柜体外侧,所述排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循环腔和所述柜体外侧;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补风口,且所述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补风口的至少一者,以密封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补风口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补风口中的一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补风口中的一者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沿所述第一阀门或所述补风口的周向边缘延伸一周,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密封槽;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补风口中的另一者与所述第一密封件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可充气的密封圈,所述密封槽具有开口,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刚刘占杰刘润东孔维益刘飞飞丁兆武王宁赵建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