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76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包括:矫治器主体、舌肌相对部和训练组件;所述矫治器主体包括佩戴上颌牙齿的上主体和佩戴下颌牙齿的下主体;所述舌肌相对部设置在所述矫治器主体的背侧,所述背侧为远离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的一侧;所述训练组件设置在所述舌肌相对部上,所述训练组件的至少一训练轴可与舌肌相接触,并通过所述训练组件的可调节连接杆带动所述训练轴引导所述舌肌进行训练。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矫治器主体增加具有辅助舌肌训练的训练组件,可实现对舌体定位、引导训练等功能,使得舌肌可规范锻炼操作,能够达到静态、动态多种情况辅助舌肌训练,保障训练效果,更相比于现有技术更符合舌体运动情况。更相比于现有技术更符合舌体运动情况。更相比于现有技术更符合舌体运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矫正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儿童口腔畸形问题日益严重,矫治需求逐渐增加。牙齿畸形多伴随不良的口腔习惯,例如口呼吸、异常吞咽、舌位不正等。矫治过程中,除了佩戴需要的矫治器,还常需进行针对性的舌肌功能训练。舌肌训练是常见的一种训练内容,现有口腔矫治器在引导舌肌定位和训练方面功能缺乏,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缺少准确参考及引导,导致训练的效果减弱。
[0003]因此,如何实现对口腔矫治中的舌肌训练,并提升口腔矫治中舌肌训练的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实现对口腔矫治中的舌肌训练,并提升口腔矫治中舌肌训练的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包括:矫治器主体、舌肌相对部和训练组件;
[0006]所述矫治器主体包括佩戴上颌牙齿的上主体和佩戴下颌牙齿的下主体;
[0007]所述舌肌相对部设置在所述矫治器主体的背侧,所述背侧为远离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的一侧;
[0008]所述训练组件设置在所述舌肌相对部上,所述训练组件的至少一训练轴可与舌肌相接触,并通过所述训练组件的可调节连接杆带动所述训练轴引导所述舌肌进行训练。
[0009]可选的,所述训练组件还包括连接槽、连接基座和支撑组件;
[0010]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舌肌相对部上,所述连接基座的一端镶嵌于所述连接槽,所述连接基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节连接杆的第一端相连接;
[0011]所述可调节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训练轴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并在所述舌肌提供的外力作用下实现转动。
[0012]可选的,所述可调节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组件活动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可调节连接杆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轴、轴承和限位台;
[0014]所述限位台设置在所述可调节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限位台上具有容置所述轴承的凹槽,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凹槽;
[0015]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轴承,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可调节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撑组件可随所述转动轴转动。
[0016]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限力扭簧,所述限力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可调节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连接;
[0017]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未转动,所述限力扭簧未发生形变,所述限力扭簧处于初始
状态;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转动,所述限力扭簧发生形变,所述限力扭簧处于工作状态,并限定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的转动角度。
[0018]可选的,所述可调节连接杆沿第一方向分布,所述训练组件的至少一训练轴包括一个训练轴。
[0019]可选的,所述可调节连接杆沿第二方向分布,所述训练组件的至少一训练轴包括两个训练轴,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在同一直线上的相反方向。
[0020]可选的,所述可调节连接杆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外杆、可伸缩的内杆以及弹簧;
[0021]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外杆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杆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杆的第一端;
[0022]所述内杆的第一端插接于所述外杆的内侧,所述内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通过所述弹簧的弹力以带动所述内杆在所述外杆的内部作往复移动,并带动所述支撑组件同步移动。
[0023]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体和支撑轴,所述可调节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体,所述支撑轴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训练轴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
[0024]可选的,所述可调节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00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包括:矫治器主体、舌肌相对部和训练组件;所述矫治器主体包括佩戴上颌牙齿的上主体和佩戴下颌牙齿的下主体;所述舌肌相对部设置在所述矫治器主体的背侧,所述背侧为远离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的一侧;所述训练组件设置在所述舌肌相对部上,所述训练组件的至少一训练轴可与舌肌相接触,并通过所述训练组件的可调节连接杆带动所述训练轴引导所述舌肌进行训练。
[0027]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矫治器主体增加具有辅助舌肌训练的训练组件,可实现对舌体定位、引导训练等功能,使得舌肌可规范锻炼操作,能够达到静态、动态多种情况辅助舌肌训练,保障训练效果,更相比于现有技术更符合舌体运动情况。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训练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连接杆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调节连接杆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可调节连接杆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组件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训练组件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矫治器100,矫治器主体10,上主体1,下主体2,舌肌相对部3,训练组件4,可调节连接杆5,转动组件6,转动轴61,轴承62,限力扭簧63,伸缩组件7,外杆71,内杆72,弹簧73,连接槽41,连接基座42,支撑组件8,支撑体81,支撑轴82,训练轴9。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实施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实现对口腔矫治中的舌肌训练,并提升口腔矫治中舌肌训练的效果的技术问题。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训练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连接杆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调节连接杆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可调节连接杆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组件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训练组件的示意图。
[0038]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100,包括:矫治器主体10、舌肌相对部3和训练组件4,其中,矫治器主体10包括佩戴上颌牙齿的上主体1和佩戴下颌牙齿的下主体2,上主体1具有与上颌牙齿相适配的上牙槽,上主体1可实现对上牙齿的矫正,下主体2具有与下颌牙齿相适配的下牙槽,下主体2可实现对下牙齿的矫正。舌肌相对部3设置在矫治器主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治器主体、舌肌相对部和训练组件;所述矫治器主体包括佩戴上颌牙齿的上主体和佩戴下颌牙齿的下主体;所述舌肌相对部设置在所述矫治器主体的背侧,所述背侧为远离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的一侧;所述训练组件设置在所述舌肌相对部上,所述训练组件的至少一训练轴可与舌肌相接触,并通过所述训练组件的可调节连接杆带动所述训练轴引导所述舌肌进行训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组件还包括连接槽、连接基座和支撑组件;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舌肌相对部上,所述连接基座的一端镶嵌于所述连接槽,所述连接基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节连接杆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可调节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训练轴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并在所述舌肌提供的外力作用下实现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组件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连接杆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轴、轴承和限位台;所述限位台设置在所述可调节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限位台上具有容置所述轴承的凹槽,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凹槽;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轴承,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可调节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撑组件可随所述转动轴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舌肌训练功能的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限力扭簧,所述限力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凯王庆昱陈霞侯亚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普力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