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凝灰组分的火山-湖泊岩相命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871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岩相划分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凝灰组分的火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凝灰组分的火山

湖泊岩相命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相划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凝灰组分的火山

湖泊岩相命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它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研岩相划分主要从岩石矿物组分特征、岩石沉积构造、颜色及有机质含量等方面进行划分;
[0003]现有火山

湖泊沉积研究当中,往往根据岩相及其组合特征进行沉积相的划分,但国内对于火山

湖泊沉积体系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出现科学规范定量化的岩相划分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凝灰组分的火山

湖泊岩相命名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基于凝灰组分的火山

湖泊岩相命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根据岩石组成成分特征,以“三端元法”进行划分,以黏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凝灰组分的火山

湖泊岩相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岩石组成成分特征,以“三端元法”进行划分,以黏土矿物、火山碎屑矿物和碳酸盐岩矿物作为三个端元;S2:以50%作为界线区分泥岩、碳酸盐岩和凝灰岩,将占比最高的矿物组分作为基本名,依据含量的不同将其以
“××
质”作为前缀命名,根据粒度的不同将凝灰岩划分为:火山角砾岩、粗粒凝灰岩、中粒凝灰岩以及细粒凝灰岩;S3:根据沉积构造分为纹层状、薄层状和块状,在命名过程中,火山凝灰组分>50%以“凝灰岩”作为基本名,火山凝灰组分在10%

50%以“凝灰质”作为基本名,火山凝灰组分<10%以“含凝灰”作为基本名;S4:根据研究区的宏观10公里露头及微观50余张薄片镜像观察的基本情况,结合岩相划分的基本依据,将岩石的组分特征和特殊的沉积构造特征作为划分依据,对研究区岩相进行划分;S5:根据划分标准,将火山

湖泊岩相划分为火山碎屑岩相、碳酸盐岩相和泥岩相共十种岩相亚类;S6:十种岩相亚类中的七种凝灰岩岩相包括:块状火山角砾岩、块状粗粒凝灰岩、块状中粒凝灰岩、块状细粒凝灰岩、薄层状细粒凝灰岩、纹层状细粒凝灰岩和薄层状钙质细粒凝灰岩;两种碳酸盐岩相包括:块状凝灰质碳酸盐岩和纹层状凝灰质碳酸盐岩;泥岩相包括纹层状凝灰质泥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凝灰组分的火山

湖泊岩相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火山角砾岩为火山物质颗粒大于2mm的岩石,粗粒凝灰岩粒径在0.1

2mm之间,中粒凝灰岩粒径在0

0.01mm之间,细粒凝灰岩粒径小于0.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凝灰组分的火山

湖泊岩相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粒径<1cm定名为纹层状,粒径1

10cm定名为薄层状,粒径>10cm定名为块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凝灰组分的火山

湖泊岩相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块状火山角砾岩的主要特征为角砾成分为火山晶屑,块状粗粒凝灰岩的主要特征为成分以火山岩屑为主,块状中粒凝灰岩的主要特征为含晶屑、玻屑,呈斑状,块状细粒凝灰岩的主要特征为含石英晶屑及有机质。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思源姜在兴徐杰张家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