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智锋专利>正文

收缩式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70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收缩式墙体,包括至少两个立柱、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折叠墙、及安装在立柱上的移动组件;各立柱呈并列状间隔设置;所述折叠墙包括至少两个板体,各所述板体依次铰接,所述折叠墙呈往复蜿蜒状设置;所述移动组件用于驱动各所述立柱之间的相对移动。通过立柱进行支撑,在立柱之间设置由各板体依次铰接而成的折叠墙,并通过移动组件驱动立柱相对移动,折叠墙适应性的进行展开与折叠的操作,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进而组装操作,有利于房屋的快速拆装操作。装操作。装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缩式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收缩式墙体。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所掌握的建造技术手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而建筑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其结构与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在需要快速搭建临时住所时,大多采用预制板房。而对预制板房的搭建需要进行组装、拼接、固定等多个步骤,耗用时间和人力较多,拆卸时建筑废料造成浪费,所以折叠式房屋的理念与发展前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墙体作为房屋建筑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现有的临时房屋的墙体都是采用板材通过连接件(如锚固件)进行组装而成,操作复杂,不利于房屋的快速拆装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5]临时房屋的墙体组装操作复杂,不利于房屋的快速拆装操作。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缩式墙体,包括:
[0007]至少两个立柱,各立柱呈并列状间隔设置;
[0008]折叠墙,所述折叠墙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折叠墙包括至少两个板体,各所述板体依次铰接,所述折叠墙呈往复蜿蜒状设置;及
[0009]移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移动组件用于驱动各所述立柱之间的相对移动。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与所述折叠墙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折叠墙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折叠后的折叠墙。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交叉杆、第二交叉杆以及折叠驱动件;所述第一交叉杆与第二交叉杆的中间位置相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杆与所述第二交叉杆呈X状结构设置。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叉杆与所述第二交叉杆一端与所述立柱相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杆与所述第二交叉杆的另一端滑设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折叠驱动件与滑设的一端相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交叉杆与所述第二交叉杆之间的夹角。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立柱的端部;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衔接板、与所述衔接板连接的万向轮、与所述衔接板铰接的轮架、相对设置在所述轮架两侧的驱动轮、连接所述驱动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连接两侧的所述驱动轮,两侧的所述驱动轮相对独立驱动。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衔接板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所述万向轮呈矩形阵列状设置于所述衔接板的四个拐角位置,所述轮架设置于所述衔接板的中心位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包括基柱、滑设在所述基柱上的升降柱、与所述升
降柱连接的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柱相对所述基柱移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柱与所述基柱平行设置,所述升降柱设置在所述基柱的一侧,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基柱并列设置,所述升降驱动件穿设在所述升降柱内。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柱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升降柱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滑设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块的截面呈H状结构设置,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块的形状相对应。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折叠墙,两个所述折叠墙分别连接所述基柱与所述升降柱,两个所述折叠墙并列交错设置。
[0019]上述收缩式墙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0]通过立柱进行支撑,在立柱之间设置由各板体依次铰接而成的折叠墙,并通过移动组件驱动立柱相对移动,折叠墙适应性的进行展开与折叠的操作,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进而组装操作,有利于房屋的快速拆装操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收缩式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立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收缩式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0026]100、收缩式墙体;
[0027]10、立柱;11、基柱;12、升降柱;13、升降驱动件;15、容置槽;16、导向槽;17、导向块;
[0028]20、折叠墙;21、板体;
[0029]30、移动组件;31、衔接板;32、万向轮;33、轮架;34、驱动轮;35、驱动电机;
[0030]200、收缩式墙体;
[0031]50、移动组件;51、第一交叉杆;52、第二交叉杆;5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缩式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立柱,各立柱呈并列状间隔设置;折叠墙,所述折叠墙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折叠墙包括至少两个板体,各所述板体依次铰接,所述折叠墙呈往复蜿蜒状设置;及移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移动组件用于驱动各所述立柱之间的相对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所述折叠墙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折叠墙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折叠后的折叠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交叉杆、第二交叉杆以及折叠驱动件;所述第一交叉杆与第二交叉杆的中间位置相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杆与所述第二交叉杆呈X状结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缩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杆与所述第二交叉杆一端与所述立柱相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杆与所述第二交叉杆的另一端滑设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折叠驱动件与滑设的一端相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交叉杆与所述第二交叉杆之间的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立柱的端部;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衔接板、与所述衔接板连接的万向轮、与所述衔接板铰接的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智锋
申请(专利权)人:梁智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