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缆实际特性的地下电缆局放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放电检测
,尤其涉及基于电缆实际特性的地下电缆局放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主要通过对监测到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分析来实现对电缆故障的定位。局部放电信号是超高频信号,其的高频成分在传播过程中会先被衰减掉,导致信号波峰变小,波宽变大。局部放电信号的高频成分衰减程度决定了局放波的波峰与波宽,而衰减程度又由电缆物理本体的高频衰减常数决定。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假定一个高频衰减常数,进而基于该假定的高频衰减常数对地下电缆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分析。然而,由于不同地下电缆具有不同的物理结构与材料特性,不同地下电缆的高频衰减常数不同。假定的高频衰减常数经常会偏差较大,从而导致局部放电信号分析结果有很多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电缆实际特性的地下电缆局放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基于假定的高频衰减常数对地下电缆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分析的方案存在信号分析精度较差的缺陷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电缆实际特性的地下电缆局放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0006]步骤S1,获取对待测地下电缆的第一试验样品的高频特性进行测量得到的高频特性数据;
[0007]步骤S2,确定所述待测地下电缆的结构参数,根据所述结构参数构建待测地下电缆结构模型;
[0008]步骤S3,根据当前的待测地下电缆结构模型利用所述高频特性数据计算所述待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缆实际特性的地下电缆局放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获取对待测地下电缆的第一试验样品的高频特性进行测量得到的高频特性数据;步骤S2,确定所述待测地下电缆的结构参数,根据所述结构参数构建待测地下电缆结构模型;步骤S3,根据当前的待测地下电缆结构模型利用所述高频特性数据计算所述待测地下电缆的高频衰减总损耗,得到高频衰减总损耗计算值;步骤S4,根据得到的高频衰减总损耗计算值计算高频衰减常数;步骤S5,根据得到的高频衰减常数计算值对待测地下电缆的第二试验样品进行局部放电分析,得到局部放电分析位置;所述第二试验样品定位有实际局部放电位置;步骤S6,计算所述局部放电分析位置和所述实际局部放电位置的差异值,判断所述差异值是否大于预置差异阈值;若是,对当前的待测地下电缆结构模型进行调整,并返回步骤S3;若否,将当前的高频衰减常数计算值作为目标高频衰减常数,执行步骤S7;步骤S7,根据所述目标高频衰减常数对所述待测地下电缆进行局放故障检测,得到相应的局放故障检测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缆实际特性的地下电缆局放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的待测地下电缆结构模型利用所述高频特性数据计算所述待测地下电缆的高频衰减总损耗,得到高频衰减总损耗计算值,包括:根据当前的待测地下电缆结构模型确定有效接触点距离;所述有效接触点距离为半导体层与地线出现间隙时对应的间隙距离;根据所述有效接触点距离和所述高频特性数据计算所述待测地下电缆的不同材料部分的高频衰减损耗;所述不同材料部分的高频衰减损耗包括导体和地线间的趋肤效应损耗和半导体层的高频衰减损耗;将得到的不同材料部分的高频衰减损耗相加得到高频衰减总损耗计算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缆实际特性的地下电缆局放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效接触点距离和所述高频特性数据计算所述待测地下电缆的不同材料部分的高频衰减损耗,包括:根据所述高频特性数据计算导体和地线的趋肤效应损耗;根据所述有效接触点距离和所述高频特性数据计算半导体层的高频损耗电流,根据所述高频损耗电流和半导体层电阻部分的电阻参数计算半导体层的高频衰减损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缆实际特性的地下电缆局放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效接触点距离和所述高频特性数据计算半导体层的高频损耗电流,包括:按照下式计算半导体层的高频损耗电流:其中:
式中,I
r1
表示半导体层的高频损耗电流,σ为半导体层的电导率,j为虚部,ω为角频率,ε0为真空介电常量,ε1为半导体层的介电常数,I(x)为沿着地线分布的电流,x表示地线长度,V0为电压幅值,Z
c1
、Z
c
均为高频特性阻抗系数,K1为关于高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黠,陈兴尧,邓俊超,冯锦添,李健文,冯国全,李伟杰,钟玉城,苏瑜,申冀湘,许春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