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胺类扩链剂,以及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弹性体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胺类扩链剂,以及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也称作聚氨基甲酸酯,是大分子链中含有大量氨基甲酸酯键重复单元的一类聚合物,该重复单元主要通过异氰酸酯基团(
‑
NCO)和羟基(
‑
OH)的加成反应获得。自1937年Otto Bayer等开发出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加成路线,聚氨酯开始具有工业实用价值的发展。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其已经成为高分子材料家族中重要一员,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包括化工、电子、建筑、纺织、汽车、医疗、国防、航天等领域。
[0003]氨基甲酸酯键是聚氨酯材料的特征官能团,该键的特点是同时具有氢键的供体和受体。在氢键的作用下,多个氨基甲酸酯键聚集而形成硬段微区。硬段微区的存在使材料宏观体现在高强度、耐磨性等物理性能。另一方面,多元醇组分通常是指不同分子量、末端含有羟基的低聚物。除羟基官能团发生化学反应后参与氢键中,其余链段部分则以“松散”的状态存在,被称作软段,高聚物分子软段部分聚集一起被称作软段微区。软段微区的存在使材料宏观具有高弹性、高延伸等性能。由于软、硬段微区的存在,聚氨酯材料集弹性、强度、耐磨损、硬度等优异性能集于一体。
[0004]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种类宽泛的可选择性,通过不同的搭配,能够开发出性能各异的材料。比如,聚氨酯材料的性能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异氰酸酯、多元醇(聚醚、聚酯等)、催化剂、助剂,或者不同的成型加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胺类扩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胺类扩链剂为环状碳酸酯化合物与氨基扩链剂通过以下反应式(I)获得:其中,R1为C2‑
C
n
烷基(n大于或等于2)、卤代芳香烃或卤代烷基、醚键、酯键、羰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分子链段;R2、R3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C1‑
C
n
烷基(n大于或等于1)、卤代基、不饱和烃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胺类扩链剂,其特征在于,R2、R3各自独立地为H、CH3、CH2‑
CH3、Cl、Br、I、烯基、炔基中的任何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胺类扩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扩链剂为芳香类、脂肪类、硅氧烷基类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胺类扩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扩链剂为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3,3
’‑
二氯
‑
4,4
’‑
二苯基甲烷、3,5
‑
二甲硫基甲苯二胺、4,4
’‑
二氨基二苯甲烷、间苯二甲胺,二乙基甲苯二胺、甲基环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1,6
‑
已烷二胺,4,4
’‑
亚基双环己胺,丙二胺,戊二胺,辛二胺,1,3
‑
双(氨甲基)环己烷,1,3
‑
双(氨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聚醚胺等芳香胺、脂肪胺、硅氧烷基胺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胺类扩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碳酸酯为碳酸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丙烯酯,氯代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环己烯酯,乙烯基碳酸环己烯酯,苯乙烯环状碳酸酯等的一种或多种。6.一种利用前述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改性胺类扩链剂制备的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所述聚氨酯涂料包括以下主要原料:异氰酸酯:3
‑
17重量份;多元醇:10
‑
45重量份;氨基扩链剂:1
‑
15重量份;环状碳酸酯:0.1
‑
10重量份增塑剂:10
‑
30重量份;分散剂:0.05
‑
0.5重量份;无机粉料:20
‑
60重量份;消泡剂:0
‑
1重量份;附着力促进剂:0
‑
2重量份;催化剂:0
‑
0.5重量份;溶剂:0
‑
10重量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至50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扩链剂为芳香胺。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类、氯化石蜡中的一种或多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52号氯化石蜡中的一种或两种。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多元羧酸类。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多元羧酸的烷基铵盐溶液BYK
‑
AT203。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粉料为有机膨润土、碳酸钙、滑石粉等的一种或多种。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辰中,胡伟,徐萌,刘金景,刘伟,韩海军,高利伟,王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