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858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方法,涉及企业信息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多个综合评价维度,并在每个综合评价维度下设立多个子维度和多项评价指标;定综合评价标准,并制定各维度的指标得分加权;根据各个子维度和多项评价指标构建设计企业能力评价系统;结合设计企业能力评价系统,确定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得分∑(各项综合评价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企业信息化
,具体涉及一种对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行业工程设计资质被划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不同级别有明确的门槛条件和要求,分别从资历和信誉,技术力量,技术水平,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管理水平,业务成果6个方面对电力设计进行考核评价。但该考核标准存在一下问题:1、无法对参与考核评价的电力设计企业进行横向评比;2、缺少对企业经营情况连续性的指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对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方法。该对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方法基于电力设计企业的企业特殊性,从组织管理,安全质量,业务承载,设计创新4大维度,每个评价维度分为子维度、评价指标两个层级,设计企业评价导向安全是基础、业务承载是关键、运营效率是核心。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对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构建多个综合评价维度,并在每个综合评价维度下设立多个子维度和多项评价指标;
[0007]S2、设定综合评价标准,并制定各维度的指标得分加权;
[0008]S3、根据各个子维度和多项评价指标构建设计企业能力评价系统;
[0009]并构建评价系统内各项评价指标的内容以及评分标准;
[0010]其中,设计企业能力承载力计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1]S31、设定对电力设计企业考核评价的对象,并确定该对象下参与考核评价的目标以及目标下对应的人数;
[0012]S32、确定本次考核评价对象在本年度完成的项目以及对应完成的数量;
[0013]S33、构建本次能力考核的评价系统,设立企业能力承载力加权量的计算模型:
[0014]企业能力承载力加权量=∑(各项目完成的数量
×
对应的评分标准)/目标下对应的人数;
[0015]S34、根据企业能力承载力加权量与企业系统最大承载量对比,划分考核评价目标的得分;
[0016]其中,最高5分,企业能力承载力加权量超出企业系统最大承载量时,每偏差10%扣0.5分;
[0017]S35、确定本次考核评价对象的得分=∑(各考核评价目标的得分)/各考核评价目标的数量。
[0018]S4、结合设计企业能力评价系统,确定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得分∑(各项综合评
价维度
×
对应维度的指标得分加权),根据考核得分最终得出评价结果。
[0019]进一步的,所述综合评价维度包括组织管理维度、安全质量维度、业务承载维度和设计创新维度。
[0020]进一步的,所述组织管理维度包括4个子维度和14项评价指标,其中,4个子维度为机构管理,制度建设,用工管理和运营能力;14项评价指标为法人治理完成情况,制度体系完整率,制度建设执行情况,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度,社会保险覆盖率,培训工作完成率,人均营业收入,人事费用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0021]进一步的,所述安全质量维度包括3个子维度和12项评价指标,其中,3个子维度为安全管控,质量管控和分包管理,12项评价指标为安全体系建设,安全风险管理,职业健康体系,安全教育培训,办公区检查及外业现场防护,应急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工程项目勘察和服务过程,工程项目设计和服务过程,工程项目成品质量,分包商管理和分包工作管理。
[0022]进一步的,所述业务承载维度包括7个子维度和14项评价指标,其中,7个子维度为队伍建设,资质等级,工程业绩,设计能力,专业室建设,标准化,软硬件配置情况和服务品质,14项评价指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比,注册类人员数量,重点发展专业人员数量,专家人员数量,设计相关资质,三标体系认证,当年完成设计业绩,当年设计自营率,设计业务承载力,数字化设计应用率,一线设计人员占比,设计专业软件完整度,设计硬件配置和客户满意度。
[0023]进一步的,所述设计创新维度包括4个子维度和11项评价指标,其中,4个子维度包括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数字化建设和新兴业务,11项评价指标为专业、质量管理,行业、企业贡献度,知识产权,科技论文,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转化,优秀设计工程数量,设计档案数据数字化管理,设计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建立数字化资源库和开展新兴电力业务数量。
[0024]进一步的,所述组织管理维度、安全质量维度、业务承载维度和设计创新维度的权重分别为15%、35%、35%、15%,
[0025]进一步的,所述构建设计企业能力评价系统通过检查查阅的方式结合评价标准,确定各个子维度的评价得分。
[002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对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方法,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考核指标的分数分布,使得考评更加全面合理,通过对企业承载力的计算,实现对设计企业建设能力的全面考核。具体地:
[0027](1)、本专利技术可使得对参评电力设计进行全方面的比较,通过对企业从自身能力以及横向对比两个角度来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并达成对参评企业进行打分排名的目标。
[0028](2)、本本专利技术可使得考核包含企业的近3年财务经营情况,更能突出企业经营的连续性,同时鼓励企业在组织管理,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投入。
附图说明
[002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框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关于设计企业能力承载力计算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点。
[0034]参见图1

2,一种对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步骤一、构建多个综合评价维度,并在每个综合评价维度下设立多个子维度和多项评价指标,其中,多个综合评价维度包括组织管理维度、安全质量维度、业务承载维度和设计创新维度。组织管理维度包括4个子维度和14项评价指标;安全质量维度包括3个子维度和12项评价指标;业务承载维度包括7个子维度和14项评价指标;设计创新维度包括4个子维度和11项评价指标。
[0036]步骤2、设定综合评价标准,并制定各维度的指标得分加权,组织管理维度、安全质量维度、业务承载维度和设计创新维度的权重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多个综合评价维度,并在每个综合评价维度下设立多个子维度和多项评价指标;步骤2、设定综合评价标准,并制定各维度的指标得分加权;步骤3、根据各个子维度和多项评价指标构建设计企业能力评价系统;并构建评价系统内各项评价指标的内容以及评分标准;其中,设计企业能力承载力计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1、设定对电力设计企业考核评价的对象,并确定该对象下参与考核评价的目标以及目标下对应的人数;步骤32、确定本次考核评价对象在本年度完成的项目以及对应完成的数量;步骤33、构建本次能力考核的评价系统,设立企业能力承载力加权量的计算模型:企业能力承载力加权量=∑(各项目完成的数量
×
对应的评分标准)/目标下对应的人数;步骤34、根据企业能力承载力加权量与企业系统最大承载量对比,划分考核评价目标的得分;其中,最高5分,企业能力承载力加权量超出企业系统最大承载量时,每偏差10%扣0.5分;步骤35、确定本次考核评价对象的得分=∑(各考核评价目标的得分)/各考核评价目标的数量。步骤4、结合设计企业能力评价系统,确定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得分∑(各项综合评价维度
×
对应维度的指标得分加权),根据考核得分最终得出评价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评价维度包括组织管理维度、安全质量维度、业务承载维度和设计创新维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电力设计企业能力考核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管理维度包括4个子维度和14项评价指标,其中,4个子维度为机构管理,制度建设,用工管理和运营能力;14项评价指标为法人治理完成情况,制度体系完整率,制度建设执行情况,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度,社会保险覆盖率,培训工作完成率,人均营业收入,人事费用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季利达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