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55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左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含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底部与基座固定连接,防护箱的内腔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含有放置网板,放置网板与防护箱固定连接,防护箱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可对稳压机构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可对稳压机构进行防护,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可对稳压机构进行散热,且散热空间密闭,可有效防尘,通过设置吹风机构,可加速防护箱内部的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稳压维护装置适用范围小,不适用于室内,不便于对电力稳压器进行固定,且散热效果有限的问题。且散热效果有限的问题。且散热效果有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稳压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稳压器是为稳定交流电压而研制的节能型产品,当外界供电网络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动造成电压波动时能自动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能承受瞬时超载,可长期连续工作,手控自控随意切换,设有过压、过流、相序、机械故障自动保护装置,以及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等特点。
[0003]目前电力稳压器都是配套安装在电压器的旁边,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力稳压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电力稳压器工作不稳定,专利公开号CN213817006U公开了“一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包括电力稳压维护装置本体,电力稳压维护装置本体的订单固定安装有蓄水机构,且蓄水机构包括水箱与内杆,水箱的低端与电力稳压维护装置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水箱的两侧内部对称插设有内杆,通过设置有水箱与滤板,通过滤板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使雨水储存在水箱的内部,便于对电力稳压维护装置本体进行作用,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导热板与导热杆,通过导热板与水箱内部的水配合使用,便于对电力稳压维护装置本体内部的温度进行降温,避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本体内部的温度过高,避免影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本体的稳定,但其适用范围小,不适用于室内,不便于对电力稳压器进行固定,且散热效果有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实现了适用范围广,便于对电力稳压器进行固定,且散热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稳压维护装置适用范围小,不适用于室内,不便于对电力稳压器进行固定,且散热效果有限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左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含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底部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的内腔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含有放置网板,所述放置网板与防护箱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右夹板,所述放置网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夹板,所述放置网板的顶部设置有稳压机构,所述稳压机构包含有电力稳压器本体,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含有冷却液箱和降温管,所述冷却液箱的底部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的底部与防护箱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高导热碳纤维棒,所述高导热碳纤维棒的底部贯穿防护箱并延伸至防护箱的内腔,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开设有与高导热碳纤维棒配合使用的预留孔,所述基座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
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冷却液箱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保温导流管,所述保温导流管的另一端与降温管连通,所述降温管底部的右侧连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底部与冷却液箱连通,所述冷却液箱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本体,所述半导体制冷器本体的右侧设置有排热端,所述排热端的右侧贯穿冷却液箱并延伸至冷却液箱的右侧,所述防护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吹风机构。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吹风机构包含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支架与防护箱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扇叶。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力稳压器本体的左侧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防护箱的左侧开设有走线孔。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护箱的正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且箱门的正面设置有把手。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却液箱的顶部连通有加液管,且加液管的顶部设置有旋盖。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降温管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管卡,且管卡与保温导流管固定连接。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座的左侧设置有电池箱,所述冷却液箱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可对稳压机构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可对稳压机构进行防护,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可对稳压机构进行散热,且散热空间密闭,可有效防尘,通过设置吹风机构,可加速防护箱内部的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稳压维护装置适用范围小,不适用于室内,不便于对电力稳压器进行固定,且散热效果有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防护箱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冷却液箱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基座;2、防护机构;201、防护箱;202、走线孔;203、预留孔;204、箱门;3、夹持机构;301、放置网板;302、电动推杆;303、左夹板;304、右夹板;4、稳压机构;401、电力稳压器本体;402、连接端口;5、降温机构;501、冷却液箱;502、水泵;503、降温管;504、保温导流管;505、排液管;506、加液管;507、排热端;508、管卡;509、半导体制冷器本体;510、高导热碳纤维棒;6、吹风机构;601、步进电机;602、扇叶;7、电池箱;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一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防护机构2,防护机构2包含有防护箱201,防护箱201的底部与基座1固定连接,防护箱201的内腔设置有夹持机构3,夹持机构3包含有放置网板301,放置网板301与防护箱201固定连接,防护箱201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302,电动推杆30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右夹板304,放置网板30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夹板3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稳压维护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防护机构(2),所述防护机构(2)包含有防护箱(201),所述防护箱(201)的底部与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201)的内腔设置有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包含有放置网板(301),所述放置网板(301)与防护箱(20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201)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302),所述电动推杆(30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右夹板(304),所述放置网板(30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夹板(303),所述放置网板(301)的顶部设置有稳压机构(4),所述稳压机构(4)包含有电力稳压器本体(401),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降温机构(5),所述降温机构(5)包含有冷却液箱(501)和降温管(503),所述冷却液箱(501)的底部与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503)的底部与防护箱(201)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50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高导热碳纤维棒(510),所述高导热碳纤维棒(510)的底部贯穿防护箱(201)并延伸至防护箱(201)的内腔,所述防护箱(201)的顶部开设有与高导热碳纤维棒(510)配合使用的预留孔(203),所述基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502),所述水泵(50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冷却液箱(501)连通,所述水泵(502)的输出端连通有保温导流管(504),所述保温导流管(504)的另一端与降温管(503)连通,所述降温管(503)底部的右侧连通有排液管(5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自国张婷王新新曹磊王明燕邹飞曹英华李鹏琳范立奎蒋境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冠县供电公司工会委员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