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式液压盖电阻加热炉,包括炉体及炉体上的炉盖,炉盖的开闭通过机械臂控制,炉胆设置在炉体内,其特征是,炉体内壁与炉胆之间排列有一层由耐火砖构成的环形隔热层,隔热层内壁纵向间隔设有多个加热单元,所述的加热单元包括环形扦插在隔热层上数个均匀间隔的耐火钉,发热元件呈W型(或M型)缠绕在耐火钉上。所述的加热单元上的耐火钉的分布特点是一高一低交错间隔分布,发热元件依次循环缠绕悬挂在高处耐火钉及低处耐火钉上。这样的缠绕方式能增加发热元件高低落差,使发热元件能更加均匀的分布在炉胆外侧,加热更均匀、加热效果更好。匀、加热效果更好。匀、加热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式液压盖电阻加热炉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阻加热炉,尤其涉及一种井式液压盖电阻加热炉。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釆用电阻加热的方式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退火、淬火等应用非常广泛,在航空、工业、交通、建筑等各种行业都得到了应用。但是电阻加热能源消耗高,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中国专利201310032236.9公开了一种井式液压盖真空电阻炉,他通过増设液压密封装置,使其在生产过程中,杜绝了外界空气的渗透,达到了金属产品退火、淬火的光亮目标,实现了节约能源的技术效果。但是,这类真空电阻炉往往采用的是电阻丝进行加热,电阻丝在长时间高温状态下工作容易烧断,同时电阻丝安放在炉体升温后还存在易形变的缺陷,一定程度影响了加热效果,不仅影响产品品质,还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容易加热稳定、使用寿命长不易烧断电加热件、易摆放和易维护的井式液压盖电阻加热炉。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井式液压盖电阻加热炉,包括炉体及炉体上的炉盖,炉盖的开闭通过机械臂控制,炉胆设置在炉体内,其特征是,炉体内壁与炉胆之间排列有一层由耐火砖构成的环形隔热层,隔热层内壁纵向间隔设有多个加热单元,所述的加热单元包括环形扦插在隔热层上数个均匀间隔的耐火钉,发热元件呈W型(或M型)缠绕在耐火钉上。
[0005]所述的加热单元上的耐火钉的分布特点是一高一低交错间隔分布,发热元件依次循环缠绕悬挂在高处耐火钉及低处耐火钉上。这样的缠绕方式能增加发热元件高低落差,使发热元件能更加均匀的分布在炉胆外侧,加热更均匀、加热效果更好。
[0006]所述的炉体设有真空抽取装置,所述的真空抽取装置包括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真空抽气管与炉体或炉盖密封连接。
[0007]所述的炉盖顶部设有真空表,所述的炉盖上还设有密封保险栓。
[0008]所述的炉体与炉盖交接处设有耐高温密封垫圈。
[0009]所述炉胆设有炉胆盖。
[0010]所述的耐火砖为耐火棉或硅酸棉,所述的耐火砖呈长方体状。
[0011]所述的发热元件为呈齿状的连续钨排。
[0012]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3]1、由于耐火砖是采用耐火棉或硅酸棉压制而成的长方体,其结构较为紧实,使得加热单元中的耐火钉扦插在上面能够承受足够的重量,因此,悬挂后的发热元件(即钨排)结构稳定,不易脱落;
[0014]2、由于耐火钉很长,露出在耐火砖外的一侧宽度足够,使得能够悬挂足够宽的连续发热元件(即钨排),这种具有一定宽度的钨排较传统电热丝而言能够承受的高温远超传
统温度上限,且能够承受的加热时长也远超传统时长,使得电阻炉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长能够突破上限,能够加工难度更大的产品。并且这种具有一定宽度的发热元件几乎不会发生形变;
[0015]3、如附图1所示,由于加热单元上的耐火钉的分布特点是一高一低交错间隔分布,发热元件依次循环缠绕悬挂在高处耐火钉及低处耐火钉上。其一是这样的缠绕方式能增加发热元件高低落差,使发热元件能更加均匀的分布在炉胆外侧,加热更均匀、加热效果更好;其二是这样的缠绕悬挂方式稳固效果好,发热元件不易从耐火钉上滑落;其三是易于维护,便于取下或安装发热元件;
[0016]4、真空抽取装置的目的是为了使炉内达到真空状态,当真空泵开启,真空泵就会通过真空抽气管抽掉炉内空气,降低气压使炉内接近真空状态。真空表可以便于读取炉内真空数值,了解炉内真空状态。耐高温密封垫圈能够对炉体与炉盖交接处进行密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处于真空状态下的加热,可蒸发分解产品表面残留的润滑油、乳化液等油脂类杂质,并被真空泵抽取,从而获得产品表面光洁等技术效果,产品加工质量更高。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采用了悬挂齿状连续钨排加热的方式替代传统加热丝加热,不仅提升了加热高温上限、延长了加热时长上限、增加了器材使用寿命,还节约了材料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并且能够加工更为复杂工艺的产品。由此可见,进步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井式液压盖电阻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井式液压盖电阻加热炉的A
‑
A剖视示意图。
[0020]附图序号说明:1机械臂、2真空表、3密封保险栓、4炉盖、5耐高温密封垫圈、6炉胆盖、7炉胆、8炉体、9耐火砖、10耐火钉、11发热元件、12真空抽气管、13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歩详述。
[0022]实施例1,参加附图1
‑
2,井式液压盖电阻加热炉,包括炉体8及炉体上的炉盖4,炉盖的开闭通过机械臂1控制,炉胆7设置在炉体内,其特征是,炉体内壁与炉胆之间排列有一层由耐火砖9构成的环形隔热层,隔热层内壁纵向间隔设有多个加热单元,所述的加热单元包括环形扦插在隔热层上数个均匀间隔的耐火钉10,发热元件11呈W型(或M型)缠绕在耐火钉上。
[0023]所述的加热单元上的耐火钉的分布特点是一高一低交错间隔分布,发热元件依次循环缠绕悬挂在高处耐火钉及低处耐火钉上。这样的缠绕方式能增加发热元件高低落差,使发热元件能更加均匀的分布在炉胆外侧,加热更均匀、加热效果更好。
[0024]所述的炉体设有真空抽取装置,所述的真空抽取装置包括真空泵13,真空泵通过真空抽气管12与炉体或炉盖密封连接。
[0025]所述的炉盖顶部设有真空表2,所述的炉盖上还设有密封保险栓3。
[0026]所述的炉体与炉盖交接处设有耐高温密封垫圈5。
[0027]所述炉胆设有炉胆盖6。
[0028]所述的耐火砖为耐火棉或硅酸棉,所述的耐火砖呈长方体状。
[0029]所述的发热元件为呈齿状的连续钨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井式液压盖电阻加热炉,包括炉体及炉体上的炉盖,炉盖的开闭通过机械臂控制,炉胆设置在炉体内,其特征是,炉体内壁与炉胆之间排列有一层由耐火砖构成的环形隔热层,隔热层内壁纵向间隔设有多个加热单元,所述的加热单元包括环形扦插在隔热层上数个均匀间隔的耐火钉,发热元件呈W型缠绕在耐火钉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式液压盖电阻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单元上的耐火钉的分布特点是一高一低交错间隔分布,发热元件依次循环缠绕悬挂在高处耐火钉及低处耐火钉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式液压盖电阻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炉体设有真空抽取装置,所述的真空抽取装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泉胜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