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846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属于数据加密领域。其中,加密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待加密数据进行初始加密处理得到初始加密数据;建立发送端、中转端与接收端的传输联系;根据所述初始加密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中转加密数据;利用所述中转加密数据完成加密数据传输处理。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设置中转端,在中转端内对量子密钥进行验证,保证量子密钥的合格性有效防止量子密钥不合格对数据传输准确性的影响,并且采用标签标记不破坏数据的同时对传输数据进行验证,有效避免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泄露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据泄露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据泄露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加密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交互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量子密码通信体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科技界以及国家战略层面的广泛关注量子密码通信结合了量子物理原理和现代通信技术,量子密码通信由物理原理保障异地密钥协商过程和结果的安全性,可以实现不依赖算法复杂度的保密通信。避免密钥不合格对数据加密的影响或者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的泄露,在通过量子随机数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时,既需要量子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又需要对量子密钥的安全性进行验证,因此,需一种对量子密钥验证并对传输数据准确性验证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包括:S1、获取待加密数据进行初始加密处理得到初始加密数据;S2、建立发送端、中转端与接收端的传输联系;S3、根据所述初始加密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中转加密数据;S4、利用所述中转加密数据完成加密数据传输处理。
[0005]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待加密数据进行初始加密处理得到初始加密数据包括:S1

1、利用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得到初始量子随机数;S1

2、利用所述待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得到量子随机数标准长度n;S1

3、利用所述量子随机数标准长度n对初始量子随机数进行分割处理得到量子随机数;S1

4、利用所述量子随机数作为量子密钥;S1

5、利用所述量子密钥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初始加密处理得到初始加密数据;其中,所述初始量子随机数的字节长度大于所述待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
[0006]进一步的,所述建立发送端、中转端与接收端的传输联系包括:所述发送端与中转端建立双向数据传输作为第一传输联系;所述中转端与接收端建立双向数据传输作为第二传输联系;利用所述第一传输联系和第二传输联系作为传输联系。
[0007]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加密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中转加密数据包括:根据所述初始加密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验证结果;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利用所述传输联系中的第一传输联系在中转端内得到中转加密数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加密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验证结果包括:利用初始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信息作为第一标签;利用待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信息作为第二标签;判断所述第一标签与第二标签是否相同,若是,所述验证结果为成功,否则,验证结果为不成功。
[0009]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利用所述传输联系中的第一传输联系在中转端内得到中转加密数据包括:判断所述验证结果是否为成功,若是,则利用初始加密数据作为中转加密数据,否则,利用验证结果为不成功时对应待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进行扩张处理得到迭代量子随机数标准长度n1;利用所述迭代量子随机数标准长度n1作为当前量子随机数标准长度n返回S1

3;其中,扩张处理为n1=n+1,n为量子随机数标准长度,n1为迭代量子随机数标准长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利用所述中转加密数据完成加密数据传输处理包括:S4

1、根据所述中转加密数据利用所述传输联系中的第二传输联系在接收端内得到待传输加密数据;S4

2、根据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得到待解密数据列表;S4

3、根据所述待解密数据列表进行解密处理得到传输数据。
[0011]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加密数据利用所述传输联系中的第二传输联系得到待传输加密数据包括:S4
‑1‑
1、获取所述中转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信息作为第三标签;S4
‑1‑
2、获取所述中转加密数据对应的量子密钥的字节长度信息;S4
‑1‑
3、根据所述中转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信息与所述中转加密数据对应的量子密钥的字节长度信息得到动态标签生成算法;S4
‑1‑
4、根据所述第三标签对应的中转加密数据基于动态标签生成算法在接收端内得到标签信息为第四标签的加密数据作为待传输加密数据;其中,所述动态标签生成算法如下:X=Y
Z
X为加密数据的第四标签,Y为所述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Z为所述加密数据对应的量子密钥的字节长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得到待解密数据列表包括:当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的标签信息中只存在第三标签时,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为第一状态;当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的标签信息中只存在第四标签时,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为第二状态;当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的标签信息中存在第三标签和第四标签时,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为第三状态;根据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作为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的状态信息得到待解密数据列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的状态信息得到待解密数据列表包括:
当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的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时,返回S4
‑1‑
1;当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的状态信息为第二状态时,保存待传输加密数据到待解密数据列表;当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的状态信息为第三状态时,放弃所述待传输加密数据。
[0014]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设置中转端,在中转端内对量子密钥进行验证,若验证合格使用该量子密钥加密数据,若验证不合格增强量子密钥的复杂程度直至找到复杂程度适合数据的量子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通过迭代步骤,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了保密性,保证了待传输数据的高安全性,保证量子密钥的合格性有效防止量子密钥不合格对数据传输准确性的影响,且利用传输数据字节长度信息作为量子密钥的标签对量子密钥的合格性进行验证,提高数据验证的效率。
[0015](2)本专利技术采用标签标记不破坏数据的同时对传输数据进行验证,先利用数据字节长度作为标签对量子密钥的合格性进行验证,再利用数据字节长度和量子密钥长度对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动态标签信息相互独立避免相互影响,利用动态标签完成数据完整性的验证克服了现有使用单一标签信息的验证方法,有效避免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泄露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的验证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19]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基于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待加密数据进行初始加密处理得到初始加密数据;S2、建立发送端、中转端与接收端的传输联系;S3、根据所述初始加密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中转加密数据;S4、利用所述中转加密数据完成加密数据传输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加密数据进行初始加密处理得到初始加密数据包括:S1

1、利用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得到初始量子随机数;S1

2、利用所述待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得到量子随机数标准长度n;S1

3、利用所述量子随机数标准长度n对初始量子随机数进行分割处理得到量子随机数;S1

4、利用所述量子随机数作为量子密钥;S1

5、利用所述量子密钥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初始加密处理得到初始加密数据;其中,所述初始量子随机数的字节长度大于所述待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发送端、中转端与接收端的传输联系包括:所述发送端与中转端建立双向数据传输作为第一传输联系;所述中转端与接收端建立双向数据传输作为第二传输联系;利用所述第一传输联系和第二传输联系作为传输联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加密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中转加密数据包括:根据所述初始加密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验证结果;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利用所述传输联系中的第一传输联系在中转端内得到中转加密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加密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验证结果包括:利用初始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信息作为第一标签;利用待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信息作为第二标签;判断所述第一标签与第二标签是否相同,若是,所述验证结果为成功,否则,验证结果为不成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加密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利用所述传输联系中的第一传输联系在中转端内得到中转加密数据包括:判断所述验证结果是否为成功,若是,则利用初始加密数据作为中转加密数据,否则,利用验证结果为不成功时对应待加密数据的字节长度进行扩张处理得到迭代量子随机数标准长度n1;利用所述迭代量子随机数标准长度n1作为当前量子随机数标准长度n返回S1

3;其中,扩张处理为n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智彬邹晟许超刘勇邓永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