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840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栽培槽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排水管通过回水管连接到回收池;回收池滤板上方布设活性炭层;在滤板下方,设有引流部,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上下游连接的渗透膜过滤装置、紫外消毒装置,紫外消毒装置包括包括流水通道,以及置于流水通道内的紫外光发生装置;泵将滤液收集空间与渗透膜过滤装置进水口连接;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紫外消毒装置出水口。本申请将不使用化学或生物处理,仅通过物理处理进行灌溉循环水的回收利用,没有额外化学物质或生物材料对农作物造成不可预知的影响;并可以有效提高回收的灌溉循环水的清澈度,从而确保紫外消毒效果,降低回收的灌溉循环水水传播病害的几率。降低回收的灌溉循环水水传播病害的几率。降低回收的灌溉循环水水传播病害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灌溉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化农业的种植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直接在地面种植农作物,栽培槽、种植床等工具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种植对土地的依赖。
[0003]但是与地面种植农作物不同,栽培槽等方式种植农作物,由于不具备地面土壤的吸水能力和储水能力,不容易控制灌溉水的用量,经常会遇到灌溉水过多的情况,导致根系发育不良、甚至根部腐烂。
[0004]为此,大部分栽培槽都设置了排水口,用于将多余的水排出,但是,这会造成水的浪费。而且很多时候,灌溉水中还加入了营养液或肥料等农资产品,如果直接排放会导致种植成本上升,而且也会对排放地的土壤造成污染。
[0005]目前有部分现有技术公开了灌溉水的回收方案,如CN114467463A公开的智能水肥一体机,可以实现水肥回收;CN114568176A公开的辣椒育苗栽培方法,也可以实现灌溉水的回收。但是灌溉水回收后,内部可能混有从基质土中冲刷下来的很多物质,包括病毒、真菌、小颗粒等,并不一定能够再利用,这就给灌溉水的回收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如果对回收水进行化学处理(如消毒剂、明矾等),混入的消毒剂又会对脆弱的作物根系带来负面影响,明矾的K离子无法去除,也会影响后续钾肥施肥量的计算。紫外消毒虽然具有安全优势,但是消毒效果受水质影响较大,对于回收的灌溉水而言,并不能直接用紫外消毒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农作物灌溉水回收再利用的相关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包括:栽培槽、回收池、循环水净化装置、泵,栽培槽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排水管通过回水管连接到回收池;
[0008]其中,所述回收池包括滤板,滤板将回收池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滤板上方布设活性炭层;在滤板下方,设有引流部,引流部包括主体、以及主体内的引流通道,其中,引流通道为直线型倾斜通道或者非直线型通道;在引流部下游为滤液收集空间;
[0009]其中,所述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上下游连接的渗透膜过滤装置、紫外消毒装置,紫外消毒装置包括流水通道,以及置于流水通道内的紫外光发生装置;泵将滤液收集空间与渗透膜过滤装置进水口连接;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紫外消毒装置出水口。
[0010]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净化装置还包括离子交换装置,离子交换装置可以连接在紫外消毒装置与渗透膜过滤装置之间;或者也可以连接在紫外消毒装置之后,并且紫外消毒装置出水口进入离子交换装置后,在连接所述进水口。
[0011]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还包括肥料液容器,其中,
循环水净化装置的出水连接两个支管,第一支管连接到肥料液容器,肥料液容器出液管通过计量泵连接到进水管,第二支管直接连接到进水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各自独立地安装开关阀门。
[0012]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肥料液容器数量至少为两个,各个肥料液容器分别独立的通过各自计量泵连接到混合缓冲容器,混合缓冲容器通过第二泵连接到浇水管道。
[0013]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管出混合缓冲容器后,在连接到浇水管道之前,还连接第三支管,第三支管连通至营养液管道,营养液管道侧壁连接用于向基质土供液的注液针;第三支管独立地安装开关阀门。
[0014]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流通道可以是圆形管道、方形管道,或者引流板间隔形成的管道。
[0015]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型倾斜通道的倾斜角度(与竖直方向夹角)至少30
°

[0016]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流通道由引流板间隔而成,引流板为倾斜设置,并且,引流板表面设有横向圆弧形凸起,跨度不低于20cm,高度不高于5cm。
[0017]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引流通道下方、滤液收集空间下游,还设有第二滤板。
[0018]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滤液收集空间位于导流部的侧部;在第二滤板下方,设有横向导流槽,横向导流槽与滤液收集空间底部通过第三滤板连通。
[0019]其中,滤板和第二滤板都可以是与引流部集成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设置在引流部上。
[0020]本申请将不使用化学或生物处理,仅通过物理处理进行灌溉循环水的回收利用,没有额外化学物质或生物材料对农作物造成不可预知的影响。
[0021]本申请有效提高回收的灌溉循环水的清澈度,从而确保紫外消毒效果,降低回收的灌溉循环水水传播病害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一种实施例中回收池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包括:栽培槽5、回收池1、循环水净化装置、泵,栽培槽5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排水管52通过回水管连接到回收池1。
[0027]参照图1,其中,所述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上下游连接的渗透膜过滤装置2、离子交换装置3、紫外消毒装置4,紫外消毒装置4包括流水通道,以及置于流水通道内的紫外光发生装置。栽培槽5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51连接紫外消毒装置4的出水口。
[0028]参照图2,所述回收池1包括滤板12,滤板12将回收池1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滤板12上方布设活性炭层11,活性炭层11上方为循环水进水部分10;在滤板12下方,设有引流部13。引流部13包括主体、以及主体内的引流通道15,本实施例中,引流通道15为直线型倾斜
通道,所述直线型倾斜通道的倾斜角度至少30
°

[0029]回收池1侧壁设有支撑柱14,将截面为T型的引流部13架设在支撑柱14上,并与回收池1底部形成一个空间,在引流通道15的下方的该空间内,还设有第二滤板16。滤液收集空间19位于导流部13的侧部,在第二滤板16下方,设有横向导流槽17,横向导流槽17与滤液收集空间19底部通过第三滤板18连通。第二滤板16与引流部13可以是集成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模块。滤板12也可以是与引流部13集成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模块。
[0030]泵将滤液收集空间19与渗透膜过滤装置2进水口连接。
[0031]如果栽培槽5内灌溉水过多,则通过回水管送回到回收池1,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将回收池1设置低于栽培槽5的方式,通过重力作用将灌溉水回收到回收池1中。由于回收的水中,混有大量从基质土中冲刷而来的颗粒、病菌等,需要进行处理,尤其是消毒处理,紫外消毒虽然是可行的办法,但是颗粒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水的清澈度,紫外消毒效果不佳。
[0032]本实施例中,回收池1内,通过活性炭层11对颗粒(包括固体颗粒或胶体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槽、回收池、循环水净化装置、泵,栽培槽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排水管通过回水管连接到回收池;其中,所述回收池包括滤板,滤板将回收池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滤板上方布设活性炭层;在滤板下方,设有引流部,引流部包括主体、以及主体内的引流通道,其中,引流通道为直线型倾斜通道或者非直线型通道;在引流部下游为滤液收集空间;其中,所述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上下游连接的渗透膜过滤装置、紫外消毒装置,紫外消毒装置包括流水通道,以及置于流水通道内的紫外光发生装置;泵将滤液收集空间与渗透膜过滤装置进水口连接;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紫外消毒装置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净化装置还包括离子交换装置,离子交换装置可以连接在紫外消毒装置与渗透膜过滤装置之间;或者连接在紫外消毒装置之后,并且紫外消毒装置出水口进入离子交换装置后,在连接所述进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种植灌溉水循环系统还包括肥料液容器,其中,循环水净化装置的出水连接两个支管,第一支管连接到肥料液容器,肥料液容器出液管通过计量泵连接到进水管,第二支管直接连接到进水管;第一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江龙刘伟荆晶钱雷王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