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感导湿涤纶坯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40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凉感导湿涤纶坯布,涉及涤纶坯布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散湿层、吸湿层和导湿层,散湿层、导湿层与吸湿层的固定连接处间隔阵列设置,吸湿层的弹力小于散湿层、导湿层的弹力,吸湿层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凹陷槽,吸湿层背离设置有凹陷槽的一侧形成有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粘胶纤维,粘胶纤维的表面光滑穿着凉爽,且粘胶纤维的吸湿性好,加快对体表汗液的传递,提高体表汗液的导湿速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凉感导湿涤纶坯布


[0001]本技术涉及涤纶坯布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凉感导湿涤纶坯布。

技术介绍

[0002]涤纶坯布是通过聚酯纤维编织形成的,涤纶坯布的结构稳定,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
[0003]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热情得到显著提升,人们在运动时会选择穿着速干衣,在户外运动结束后,需要及时进行保温处理,避免空气的流通加速汗液的蒸发速度,导致体表温度快速下降引发伤风感冒,通常此类速干衣的结构强度高,运动过程中肌肉充血使得肌肉扩张,扩张的肌肉支撑速干衣的形变量小,影响运动过程中的导湿速度,降低出汗后体表的舒适度。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凉感导湿涤纶坯布,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面料导湿速度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凉感导湿涤纶坯布,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散湿层、吸湿层和导湿层,所述散湿层、导湿层与吸湿层的固定连接处间隔阵列设置,所述吸湿层的弹力小于散湿层、导湿层的弹力,所述吸湿层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凹陷槽,所述吸湿层背离设置有凹陷槽的一侧形成有凸起。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湿层上开设有若干排湿孔,所述吸湿层上开设有与排湿孔连通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孔径小于排湿孔的孔径。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湿层上开设有与导流孔连通的若干散湿孔,所述散湿孔的孔径大于排湿孔的孔径。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层设置为泡泡纱,所述吸湿层通过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编织而成。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湿层设置为平纹组织,所述导湿层通过导湿弹力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导湿弹力纱线包括芯层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周壁上的排湿线,所述芯层通过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排湿线通过异形截面纤维和丙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湿层设置为缎纹组织,所述缎纹组织的上经组织点为浮,所述缎纹组织的上纬组织点为沉,所述缎纹组织自左向右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湿层通过弹力吸湿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弹力吸湿纱线包括氨纶纤维以及交替螺旋缠绕在其外周壁的吸湿线一和吸湿线二,所述吸湿线一通过粘胶纤维和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吸湿线二通过黄麻纤维和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当面料在松弛状态下时,吸湿层的截面呈泡泡纱状固定在散湿层与导湿层间,使得导流孔的孔径较小,面料的保温效果较好,由于散湿层、导湿层的弹力优于吸湿层的弹力,当面料受到拉伸后,吸湿层拉伸平整,使得导流孔的孔径变大,提高面料的透气效果,加快面料的导湿速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缎纹组织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导湿弹力纱线的切片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弹力吸湿纱线的切片图。
[0019]图中:1、散湿层;2、吸湿层;3、导湿层;4、凹陷槽;5、凸起;6、排湿孔;7、导流孔;8、散湿孔;9、导湿弹力纱线;10、氨纶纤维;11、异形截面纤维;12、丙纶纤维;13、弹力吸湿纱线;14、粘胶纤维;15、棉纤维;16、黄麻纤维;17、锦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1]该凉感导湿涤纶坯布,如图1所示,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散湿层1、吸湿层2和导湿层3,散湿层1、导湿层3与吸湿层2的固定连接处间隔阵列设置,吸湿层2的弹力小于散湿层1、导湿层3的弹力,吸湿层2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凹陷槽4,吸湿层2背离设置有凹陷槽4的一侧形成有凸起5。
[0022]如图1所示,导湿层3将体表的汗液传递至吸湿层2上,且吸湿层2对液体的吸收速度快能够加速对导湿层3上液体的吸引,提高体表汗液的传递速度,保持体表的干燥性,吸湿层2的弹力较小,使得散湿层1、导湿层3与吸湿层2间隔固定连接为吸湿层2的拉伸形变提供了距离,保证面料受到拉伸后吸湿层2的稳定性,避免吸湿层2受到拉扯后发生断裂,吸湿层2呈波浪形,从而吸湿层2支撑散湿层1和导湿层3间形成空间,提高了面料的蓬松效果。
[0023]如图1所示,导湿层3上开设有若干排湿孔6,吸湿层2上开设有与排湿孔6连通的导流孔7,导流孔7的孔径小于排湿孔6的孔径,散湿层1上开设有与导流孔7连通的若干散湿孔8,散湿孔8的孔径大于排湿孔6的孔径,排湿孔6、导流孔7与散湿孔8连通,当面料在松弛状态时,吸湿层2呈波浪状固定在导湿层3与散湿层1之间,吸湿层2在松弛状态下时导流孔7的孔径较小,保证了面料的舒适性,当面料在拉伸时,导湿层3和散湿层1的弹力好,因此导湿层3和散湿层1拉伸后的形变量大,吸湿层2被拉伸后呈平面固定在导湿层3与散湿层1间,且吸湿层2在拉伸后导流孔7的孔径变大,使得导流孔7与排湿孔6、散湿孔8的连通面积变大,提高面料的透气效果,加快体表汗液的蒸发速度。
[0024]如图1所示,吸湿层2设置为泡泡纱,吸湿层2通过棉纤维15和涤纶纤维编织而成,将棉纤维15作为经线,涤纶纤维作为纬线按照一上一下的方式通过喷水织机进行喷织得到吸湿层2,吸湿层2进行碱减量处理,得到呈泡泡纱状的吸湿层2,吸湿层2通过激光打孔机进行切割在吸湿层2上形成若干导流孔7。
[0025]如图1、3所示,导湿层3设置为平纹组织,导湿层3通过导湿弹力纱线9编织而成,导湿弹力纱线9包括芯层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周壁上的排湿线,芯层通过氨纶纤维10加捻而
成,排湿线通过异形截面纤维11和丙纶纤维12加捻而成,氨纶纤维10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芯层,异形截面纤维11和丙纶纤维12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排湿线,氨纶纤维10的弹性好,异形截面纤维11设置为Y形,异形截面纤维11的外周壁上形成若干沟槽,实现对体表汗液的传递,丙纶纤维12能够快速将汗液传递至空气中,提高导湿弹力纱线9的导湿效果,导湿弹力纱线9按照平纹方式通过喷水织机进行喷织得到导湿层3,导湿层3通过激光打孔机进行切割在导湿层3上形成若干排湿孔6。
[0026]如图1

4所示,散湿层1通过弹力吸湿纱线13编织而成,弹力吸湿纱线13包括氨纶纤维10以及交替螺旋缠绕在其外周壁的吸湿线一和吸湿线二,吸湿线一通过粘胶纤维14和棉纤维15加捻而成,吸湿线二通过黄麻纤维16和锦纶纤维17加捻而成,粘胶纤维14和棉纤维15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吸湿线一,粘胶纤维14的吸湿性好,棉纤维15的吸湿透气效果好,黄麻纤维16和锦纶纤维17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吸湿线二,黄麻纤维16吸湿速度快,锦纶纤维17的吸湿效果差,能够将吸湿线二上的液体进行扩散,吸湿线一和吸湿线二通过走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凉感导湿涤纶坯布,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散湿层(1)、吸湿层(2)和导湿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湿层(1)、导湿层(3)与吸湿层(2)的固定连接处间隔阵列设置,所述吸湿层(2)的弹力小于散湿层(1)、导湿层(3)的弹力,所述吸湿层(2)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凹陷槽(4),所述吸湿层(2)背离设置有凹陷槽(4)的一侧形成有凸起(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感导湿涤纶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层(3)上开设有若干排湿孔(6),所述吸湿层(2)上开设有与排湿孔(6)连通的导流孔(7),所述导流孔(7)的孔径小于排湿孔(6)的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凉感导湿涤纶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湿层(1)上开设有与导流孔(7)连通的若干散湿孔(8),所述散湿孔(8)的孔径大于排湿孔(6)的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华孙桂花雷启亮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舜南丝绸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