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板车车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滑板车
,特指一种滑板车车体。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滑板车是以传统人力滑板车为基础,采用轮毂电机加上电力套件的方式来实现电驱动的交通工具。
[0003]电动滑板车的电池组件通常是安装在车体的踏板部分,上面用盖板进行覆盖,之前的盖板是利用螺栓直接固定在车架上,这种方式不论是组装和是后续的更换电池或维修,都十分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盖板改成链接的形式安装在车体上,需要时只需打开锁具,转动盖板即可取出电池,
[0004]例如中国专利2020200891280公开的就是利用合页的形式来实现盖板与车体的铰接,但是这种合页结构之间的间隙较大,盖板会存在晃动幅度大,长时间后可能会造成合页结构断裂等情况,同时还存在折叠空间大,对应安装空间要求较高,而且合页会有部分结构置于外部,影响滑板车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板车车体,通过采用新的铰接组件,利用防脱转动结构与转动座一和转动座二之间的配合,解决现有的合页结构折叠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1),其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容纳腔(2);盖板(3),其前端通过铰接组件(4)连接在容纳腔(2)的前侧,盖板(3)后端与容纳腔(2)的后端活动卡接,用于密封容纳腔(2);其中,所述铰接组件(4)至少具有:转动座一(5),其安装在容纳腔(2)的上侧内壁上,且转动座一(5)上设置有滑动空间(6);转动座二(8),其安装在盖板(3)的前端内壁上;转动座二(8)通过防脱转动结构连接在转动座一(5)滑动空间(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转动结构至少包括:两个弧形滑槽一(7),该弧形滑槽一(7)位于滑动空间(6)两侧的转动座一(5)上;弧形滑槽二(9),其开设在转动座二(8)上,且该弧形滑槽二(9)贯穿转动座二(8)的两侧;固定销一(10),其中部置于弧形滑槽二(9)内,且两端固定在转动座一(5);固定销二(11),其安装在转动座二(8)的前端,且两端分别置于滑动空间(6)两侧的弧形滑槽一(7)内;所述转动座二(8)在滑动空间(6)内移动,使得固定销二(11)在弧形滑槽一(7)内移动,固定销一(10)在弧形滑槽二(9)内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二(8)包括:固定部(12),其与盖板(3)的前端内壁连接;转动部(13),其连接在固定部(12)的一侧,且转动部(13)的下侧设置有弧形面(14);转动座二(8)在转动座一(5)内转动时,所述弧形面(14)不凸出所述转动座一(5)的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一(5)的上端面的前后侧分别开设有避让口一(15)和避让口二(16);所述避让口一(15)用于容纳固定部(12),避让口二(16)用于容纳转动部(13)的前端,使得转动部(13)的前端置于避让口二(16)内时,所述固定部(12)的上端面与转动座一(5)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阻尼组件(17),该阻尼组件(17)至少具有:连接件(18),其安装在转动座一(5)上;阻尼件(19),其活动安装在连接件(18)上,且和转动座一(5)之间形成阻尼区域(20);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航,吴检兵,潘春强,付雨强,丁雪英,邹国富,丁旭斌,李美军,谢凯,贺道庆,李鹏驹,王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涛涛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