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7831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点是:所述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热膨胀系数不同的两种材料分别作为面层材料和底层材料制作薄膜,所述面层与底层通过镀膜、喷涂或黏合方法结合形成双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的柔性致动器薄膜;步骤S2:将所述柔性致动器薄膜通过切割或膜裂制成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利用柔性致动器制成纤维并应用到面料及服装产品中,解决现有技术中温度调节性能与可穿戴性难以兼容的问题。可以在温度变化时通过刺激响应的方式进行自适应形变,从而调控服装的厚度、气流量和静态空气含量,起到自适应调温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柔性致动器以及调温纤维、纺织品制备的
,具体说是一种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作为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界面,在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基于个人热管理(Personal Thermal Management, PTM)的先进纺织品研究越来越被研究者重视,更好地控制人体散热,是实现人体热舒适和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节能途径。个人热管理,顾名思义,包括个人冷却、加热、绝缘和温度调节,为了提高人体热舒适,降低采暖和制冷带来的大量能耗,强调人体及其所在环境的能量管理。传统的PTM策略包括人体空气/液体冷却服装(Personal

Cooling Garment,PCG)、人体主动加热服装(Personal

Heating Garment,PHG)以及相变热管理服装(Phase

Change Thermoregulation Garment,PTG)。随着科学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热膨胀系数不同的两种材料分别作为面层材料和底层材料制作薄膜,所述面层与底层通过镀膜、喷涂或黏合方法结合形成双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的柔性致动器薄膜;步骤S2:将所述柔性致动器薄膜通过切割或膜裂制成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致动器薄膜面积大于1 cm2,厚度为10~5000μm;所述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的宽度为1~500 mm,长度为5~1000 mm,长宽比>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面层或底层采用热膨胀系数大于50 p.p.m.K
‑1的高分子膜材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尼龙及聚丙烯,所述底层或面层采用热膨胀系数小于50 p.p.m.K
‑1的材料,包括铜、银金属材料及聚酰亚胺膜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碳材料及MXene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致动器薄膜的多层结构为所述面层与底层的中间或两外侧增加黏合层或者功能助剂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合层为胶黏材料,所述功能助剂层包括低密度聚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铜、银、聚酰亚胺、石墨烯、碳纳米管、发光材料及变色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6.一种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自适应调温纤维制成的温度自适应调温织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希丽田明伟曲丽君张波史文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