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岩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830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岩桩,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桩基、柱座,柱座包括设置于桩基上的台座,台座顶面上开设有接柱孔,台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柱,凸柱背离台座的端面上向靠近台座方向依次开设有外滑孔、内滑孔,内滑孔中滑动设置有锁柱滑杆,锁柱滑杆背离安装插孔的一端设置有与外滑孔滑动配合的锁柱滑板,锁柱滑杆上套设有一端与外滑孔孔底相抵,另一端与锁柱滑板相抵的推板弹簧。本嵌岩桩与预制柱之间通过插接配合的锁柱滑杆和锁柱插孔以及设置于两者对接面上的高强混凝土砂浆实现连接,嵌岩桩与预制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嵌岩桩与预制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嵌岩桩与预制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岩桩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础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嵌岩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嵌岩桩是指桩的下部有相当一段长度浇筑于坚硬岩层中的钻孔灌注桩,下端嵌入微风化、中等风化或新鲜基岩的桩。无论是嵌入风化岩还是嵌入新鲜基岩的桩,桩身载荷均随深度递减,这表明,基岩以上覆盖土层的侧阻力在桩身受荷变形过程中同样可以调动起来,对深长大执行钻孔嵌岩桩而言,它的承载性状与非嵌岩桩是一致的,特点是桩端反力较小,嵌岩段具有较高的侧阻力,嵌岩的作用主要在其侧阻力而不在其端承力。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208664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嵌岩桩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内管、套筒、出浆管,内管一端伸入基岩桩孔中,另一端伸入套筒中,内管包括钢管、填充混凝土、注浆管,注浆管穿过内管直至伸出,填充混凝土和注浆管预制于钢管中,内管外壁与桩孔、套筒之间都存在间隙,间隙由骨料混凝土填充,砾石作为骨料。骨料混凝土可以使内管与套筒成为一体,骨料混凝土可以消除桩孔与套筒的间隙,使桩孔与外界封闭。套筒通过导管法灌注混凝土,出浆管一端插于骨料混凝土中,另一端伸出套筒。
[0004]在插入嵌岩部分的内管预先灌注混凝土,并伸入套筒内一定长度。该钢管混凝土内管可以大大提高嵌岩部分的水平承载力,但是对嵌岩桩内的混凝土施工要求也更高。特别是,当嵌岩成孔施工采用泥浆护壁时,一般采用导管法浇注混凝土,即浇注混凝土的导管管口在浇注过程中始终埋在混凝土里面,并随着混凝土面的抬升而同步提升导管管口,利用混凝土把泥浆和混凝土浮浆顶托出嵌岩桩套筒。由于钢管混凝土内管的存在,浇注混凝土的导管只能下到内管顶部,因此内管外面与套筒之间和与嵌岩孔壁之间的空隙无法用混凝土来置换泥浆。对于岩面上缺少覆盖层,套筒能够抵达岩面的嵌岩桩,可以不用泥浆护壁嵌岩成孔,但是由于钢管混凝土内管与套筒和与嵌岩孔壁之间充满了混沌的水,如果不用导管法浇注混凝土,则从内管顶部往下浇注的混凝土会在水的作用下引起含水量增加和离析现象,而且也难以保证混凝土充满内管外的所有空隙,其结果是大大降低混凝土强度和嵌岩桩的承载力。
[0005]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嵌岩桩与预制柱之间通过水泥砂浆层相连,嵌岩桩与预制柱之间存在连接强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嵌岩桩及其施工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嵌岩桩与预制柱连接强度低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嵌岩桩,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桩基、柱座,所述柱座包括设置于桩基上的台座,所述台座顶面上开设有接柱孔,所述台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柱,所述凸柱背离台座的端面上向靠近台座方向依次开设有外滑孔、内滑孔,所述内滑孔中滑动设置有锁柱滑杆,所述锁柱滑杆背离安装插
孔的一端设置有与外滑孔滑动配合的锁柱滑板,所述锁柱滑杆上套设有一端与外滑孔孔底相抵,另一端与锁柱滑板相抵的推板弹簧。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滑孔远离内滑孔的孔口处设置有封口塞,所述封口塞上开设头与外滑孔连通的注浆孔。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基包括设置于台座下方的基体,所述基体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台座插接配合的安装插孔,所述安装插孔的孔壁上开设有锁座环槽,所述台座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锁座环槽对齐的下安装环槽,所述下安装环槽中滑动设置有锁座卡环,所述台座中设置有推环机构。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台座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上安装环槽,所述上安装环槽位于下安装环槽的上方,所述下安装环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藏轮槽,所述台座上开设有多个将上安装环槽和藏轮槽连通的装轴孔,所述推环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藏轮槽内且凸角与锁座卡环朝向藏轮槽的端面相抵的四角凸轮、同轴设置于四角凸轮上并与装轴孔转动配合的联动轴、转动设置于上安装环槽内并同轴设置于联动轴顶部的驱动齿轮、内圈嵌入上安装环槽并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环。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台座的底面上开设有砂浆槽,所述接柱孔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砂浆槽连通的穿筋孔,所述穿筋孔和砂浆槽中填充有混凝土砂浆。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体内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顶部伸出基体并伸入穿筋孔的立筋、设置于立筋内侧的加强筋、螺旋设置于立筋外侧的螺旋箍筋,所述穿筋孔的直径大于立筋的直径。
[001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嵌岩桩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施工准备;步骤2:埋设钢护筒;步骤3:开挖泥浆池;步骤4:开挖桩孔;步骤5:吊装钢筋笼;步骤6:灌注成形桩基;步骤7:拔出钢护筒;步骤8:桩基质量检测;步骤9:吊装预制座。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场地清理:在钻机就位前,将原地面的淤泥及流砂清除,再平整整个场地并夯实作为钻机的施工作业平台,并保证场地有一定硬度以免钻机沉陷或倾斜,若场地软土较厚,硬度不够,则在表面铺设30cm厚的片石并平整碾压;步骤1.2,测量放样:测量放线,划出路线中心线及各桩中心线,确定孔位准确位置。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4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4.1,钻机就位:钻机安装处事先整平夯实,以免在钻孔过程中钻机发生倾斜和下陷而影响成孔的质量,钻机用吊车安装就位,用测量仪器将护桩点引到孔口护筒壁上,形成十字交叉来进行钻机主绳定位,钻机定位偏差应小于50mm;
步骤4.2,钻孔:开钻前,往钢护筒内添加粘土,地表土层松疏时,还要混合加入小片石,并注入泥浆和清水,借助钻头的冲击把泥膏、石块挤向孔壁,钻孔时,随时查看钻机主绳的回弹情况,耳听钻锥的冲击声,以辨别孔底情况,孔内泥浆水平面须高出护筒脚0.5m以上,以免泥浆面荡漾损坏护筒脚孔壁,但比护筒顶面低0.3m,防止泥浆溢出,冲击过程中勤检查钢丝绳和钻头的磨损情况;步骤4.3,清孔:先用检孔器检验孔径、孔的垂直度、孔深,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且成孔质量符合图纸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清孔,应将附着于护筒的泥浆清洗干净,并将孔底钻渣及泥砂的沉淀物清除,确保清孔后孔底钻渣沉淀厚度符合设计规范及规范要求。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9中,起吊车将预制式的柱座吊至桩基的正上方,接着下放柱座,使得柱座插入基体的安装插孔中,此时下安装环槽与锁座环槽对齐,接着工人通过转动驱动齿环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会通过联动轴带动四角凸轮转动,直至四角凸轮的长凸角与锁座卡环朝向四角凸轮的端面相抵时,四角凸轮会推动锁座卡环滑出下安装环槽并插入锁座环槽中。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嵌岩桩与预制柱之间通过插接配合的锁柱滑杆和锁柱插孔以及设置于两者对接面上的高强混凝土砂浆实现连接,嵌岩桩与预制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嵌岩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半座体和推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岩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桩基(1)、柱座(4),所述柱座(4)包括设置于桩基(1)上的台座(5),所述台座(5)顶面上开设有接柱孔(6),所述台座(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柱(18),所述凸柱(18)背离台座(5)的端面上向靠近台座(5)方向依次开设有外滑孔(19)、内滑孔(20),所述内滑孔(20)中滑动设置有锁柱滑杆(23),所述锁柱滑杆(23)背离安装插孔(21)的一端设置有与外滑孔(19)滑动配合的锁柱滑板(24),所述锁柱滑杆(23)上套设有一端与外滑孔(19)孔底相抵,另一端与锁柱滑板(24)相抵的推板弹簧(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岩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滑孔(19)远离内滑孔(20)的孔口处设置有封口塞(26),所述封口塞(26)上开设头与外滑孔(19)连通的注浆孔(2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岩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1)包括设置于台座(5)下方的基体(2),所述基体(2)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台座(5)插接配合的安装插孔(21),所述安装插孔(21)的孔壁上开设有锁座环槽(22),所述台座(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锁座环槽(22)对齐的下安装环槽(10),所述下安装环槽(10)中滑动设置有锁座卡环(13),所述台座(5)中设置有推环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嵌岩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上安装环槽(9),所述上安装环槽(9)位于下安装环槽(10)的上方,所述下安装环槽(10)的槽壁上开设有藏轮槽(11),所述台座(5)上开设有多个将上安装环槽(9)和藏轮槽(11)连通的装轴孔(12),所述推环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藏轮槽(11)内且凸角与锁座卡环(13)朝向藏轮槽(11)的端面相抵的四角凸轮(14)、同轴设置于四角凸轮(14)上并与装轴孔(12)转动配合的联动轴(15)、转动设置于上安装环槽(9)内并同轴设置于联动轴(15)顶部的驱动齿轮(16)、内圈嵌入上安装环槽(9)并与驱动齿轮(16)啮合的驱动齿环(1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嵌岩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5)的底面上开设有砂浆槽(7),所述接柱孔(6)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砂浆槽(7)连通的穿筋孔(8),所述穿筋孔(8)和砂浆槽(7)中填充有混凝土砂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嵌岩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内设置有钢筋笼(3),所述钢筋笼(3)包括顶部伸出基体(2)并伸入穿筋孔(8)的立筋(31)、设置于立筋(31)内侧的加强筋(32)、螺旋设置于立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卫荣刘红雨李亚辉杜修桥戴紫阳张九齐郭鑫豪殷南方王明艳杨佑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启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