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网机组统一调整的决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29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网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网机组统一调整的决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以机组综合调整量最小为目标,考虑电网安全、潜在风险、分区备用、全网备用、跨区域互济等约束,构建全网机组协调互济模型,使用高性能求解器对模型进行快速求解,在不增加电网运行风险前提下,挖掘电网区域资源协调互济能力,形成更加合理、安全的电网运行方式,为电网实时运行控制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助决策。助决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全网机组统一调整的决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调度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网机组统一调整的决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电网在电源侧、电网侧、需求侧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电源侧,以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广泛接入电网,随着其占比不断攀升,常规火电电源占比相应降低,电力平衡和新能源消纳之间的矛盾突出,保电网平衡、保新能源消纳的难度越来越大。电网侧,随着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的建设,各区域电网完成了直流互联,系统的优化调度更加复杂,特高压直流闭锁故障等都将给受区电网造成严重的功率缺额,在备用不足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跨区域资源协调互济以保证电网安全。
[0003]需求侧,电力市场体系下,需求侧不仅仅是用电侧,可根据市场价格信号或者激励机制,调整其负荷用量和用时参与电网运行,由于电价、环境及用户主观意愿等不确定性因素,实际与预期的需求负荷存在较大偏差,引起较大的负荷波动,致使日前预留的系统备用不满足电网实际运行的需求。
[0004]跨区互联电网协同调度模式下,根据送受端的负荷水平、风光预测、火电机组投运情况等信息,将联络线功率视为区域间电力资源转移和分配的协调量,针对互联电网中源、网两侧资源进行调度计划的制定,优化对象包括跨区联络线、跨省联络线、火水电机组。送端电网通过规划各时段风光电及水火电机组出力,在保障自身用电的基础上提供各时段联络线计划功率,将多余电力外送其他区域,受端电网在联络线传输功率的支撑下,根据区域内负荷及火电机组状况,规划火电机组出力以保障负荷用电。
[0005]当电网备用预留不足,无法通过仅调节本地机组保证电网运行安全时,可通过送出或受入电力资源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对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的安全经济调度,实现区域电网之间的优势互补,提升互联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及新能源消纳能力。
[0006]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电网源荷双侧有功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新能源预测、负荷预测难度增大,预测结果存在不确定误差,从而导致日内实际运行方式与日前计划存在偏差,日前预留备用可能存在不足的情况,输电通道阻塞、设备故障等情况将导致电网发受电存在功率缺额,难以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全网机组统一调整的决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日内实际运行方式与日前计划存在偏差,日前预留备用可能存在不足的情况,当出现输电通道阻塞、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将导致电网发受电存在功率缺额,难以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全网机组统一调整的决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当目标电网出现功率缺额时,确定目标电网内的可调机组集合、联络线数据集合、越限约束数据集合、地区集合;
[0011]构建目标电网内的机组调整变量、联络线松弛变量、越限松弛变量和备用松弛变量;
[0012]根据所述可调机组集合、联络线数据集合、越限约束数据集合、地区集合,以及机组调整变量、联络线松弛变量、越限松弛变量和备用松弛变量,构建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其中,所述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以综合调整量最小为目标;
[0013]确定所述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的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机组出力上下限约束、功率平衡约束、网络安全约束、联络线松弛变量约束、联络线计划约束和机组爬坡约束,以及备用约束;
[0014]基于所述约束条件对所述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区域资源互济机组调整方案。
[0015]进一步的,所述当目标电网出现功率缺额时的步骤中,判断是否功率缺额的方法如下:
[0016][0017]当出现不满足上述任意一种情形时,判定发生功率缺额;
[0018]其中,P
G,max
为区域内所有机组的出力上限值,P
G,min
为区域内所有机组的出力下限值,P
G
为区域内所有机组当前出力值,P
LOAD
为预测的负荷功率,Δ为给定的负荷最大波动量,P
positive

spare
为正备用规定数值,P
negtive

spare
为负备用规定数值。
[0019]进一步的,所述构建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的步骤中,构建的所述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如下所示:
[0020][0021]其中,n为调整时段数;VG
t
为可调节机组集合;L
i
为机组i的出力调整罚因子,为t时刻出力上调节量,为t时刻出力下调节量;V
tieline
为联络线数据集合;N
tie
为联络线tie的松弛量罚因子,联络线上松弛变量,为联络线下松弛变量;V
l1
为支路越限约束数据集合;R
l
为越限支路l有功调节松弛量罚因子,Slack
l,t
为支路松弛变量,V
section1
为断面越限约束数据集合;M
s
为越限断面s有功调节松弛量罚因子,Slack
s,t
为断面松弛变
量;V
district
为地区集合;Q
spare

d
为地区d的备用松弛量罚因子;为地区d的备用上松弛变量;为地区d的备用下松弛变量。
[0022]进一步的,在构建目标电网内的机组调整变量、联络线松弛变量、越限松弛变量和备用松弛变量的步骤中,所述越限松弛变量具体包括:支路松弛变量和断面松弛变量。
[002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全网机组统一调整的决策装置,包括:
[0024]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目标电网出现功率缺额时,确定目标电网内的可调机组集合、联络线数据集合、越限约束数据集合、地区集合;
[0025]变量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目标电网内的机组调整变量、联络线松弛变量、越限松弛变量和备用松弛变量;
[0026]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调机组集合、联络线数据集合、越限约束数据集合、地区集合,以及机组调整变量、联络线松弛变量、越限松弛变量和备用松弛变量,构建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其中,所述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以综合调整量最小为目标;
[0027]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的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机组出力上下限约束、功率平衡约束、网络安全约束、联络线松弛变量约束、联络线计划约束和机组爬坡约束,以及备用约束;
[0028]模型求解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约束条件对所述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区域资源互济机组调整方案。
[00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中,判断是否功率缺额的方法如下:
[0030][0031]当出现不满足上述任意一种情形时,判定发生功率缺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网机组统一调整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当目标电网出现功率缺额时,确定目标电网内的可调机组集合、联络线数据集合、越限约束数据集合、地区集合;构建目标电网内的机组调整变量、联络线松弛变量、越限松弛变量和备用松弛变量;根据所述可调机组集合、联络线数据集合、越限约束数据集合、地区集合,以及机组调整变量、联络线松弛变量、越限松弛变量和备用松弛变量,构建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其中,所述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以综合调整量最小为目标;确定所述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的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机组出力上下限约束、功率平衡约束、网络安全约束、联络线松弛变量约束、联络线计划约束和机组爬坡约束,以及备用约束;基于所述约束条件对所述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区域资源互济机组调整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网机组统一调整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目标电网出现功率缺额时的步骤中,判断是否功率缺额的方法如下:当出现不满足上述任意一种情形时,判定发生功率缺额;其中,P
G,max
为区域内所有机组的出力上限值,P
G,min
为区域内所有机组的出力下限值,P
G
为区域内所有机组当前出力值,P
LOAD
为预测的负荷功率,Δ为给定的负荷最大波动量,P
positive

spare
为正备用规定数值,P
negtive

spare
为负备用规定数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网机组统一调整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的步骤中,构建的所述区域资源协调互济模型如下所示:其中,n为调整时段数;VG
t
为可调节机组集合;L
i
为机组i的出力调整罚因子,为t时刻出力上调节量,为t时刻出力下调节量;V
tieline
为联络线数据集合;N
tie
为联络线tie的松弛量罚因子,联络线上松弛变量,为联络线下松弛变量;V
l1
为支路越限约束数据集合;R
l
为越限支路l有功调节松弛量罚因子,Slack
l,t
为支路松弛变量,V
section1

断面越限约束数据集合;M
s
为越限断面s有功调节松弛量罚因子,Slack
s,t
为断面松弛变量;V
district
为地区集合;Q
spare

d
为地区d的备用松弛量罚因子;为地区d的备用上松弛变量;为地区d的备用下松弛变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网机组统一调整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目标电网内的机组调整变量、联络线松弛变量、越限松弛变量和备用松弛变量的步骤中,所述越限松弛变量具体包括:支路松弛变量和断面松弛变量。5.一种基于全网机组统一调整的决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目标电网出现功率缺额时,确定目标电网内的可调机组集合、联络线数据集合、越限约束数据集合、地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闫李理杨楠孙略孙博王淼石上丘罗雅迪陈灵陈斌郭久煜范海威陈郑平李立新李劲松於益军狄方春李杰沙立成张再驰宁剑郭骏王少芳张印马晓忱郎燕生宋旭日陶蕾刘升门德月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